【人物專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訪張正琪老師

分享至

●11/26 張正琪老師主講:「部落衝突:癌細胞的發生與預防」的生殖細胞」點此報名

16-7撰文|高英哲
攝影|黃道佐

服務於台灣大學醫學院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的張正琪老師,為什麼研究專長是毒物學?這是我們在準備訪談資料時,產生的第一個疑問。結果不問還好,一問不得了,發現張老師跨足的領域可多了。老師大學唸的是物理治療,後來在台大醫院實習的過程中,發現醫學上有很多問題,值得好好去研究。當時是分子生物學起飛的年代,老師就遠赴劍橋大學攻讀藥理學;由於藥毒本一家,回國後就進入了毒物學這一塊。

張老師也為我們提點了毒物學的基本概念。老師說所有的東西其實都有毒,就連水喝太多了都會水中毒,重點是在劑量多寡;人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解毒能力,只要注意攝入劑量,其實不需要聽到媒體報導什麼東西有毒,就避之唯恐不及。不過民眾普遍欠缺這些基本的毒物學觀念,因此老師在接任中華民國毒物學會秘書長之後,就開始著手與國高中教師合作,希望能夠透過生物科的教學,把正確的毒物學知識傳遞給學生。除此之外,目前毒物學研究所訂出的毒物參考劑量,絕大多數是根據西方人體質所得到的結果;同樣的劑量在東方人身上會有何變化,是國內毒物學界一個研究的重點,希望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能夠訂出以東方人做為標準的毒物參考劑量。

癌症是毒物學很重要的一個研究領域,傳統上認為癌症會發生,是因為受到致癌物的刺激。這些致癌物有些是無可避免的,比方說就連陽光內的紫外線都是致癌物,所以重點還是在劑量多寡;有些則是可以避免的,比方說買燒臘便當經常會附送的活菌飲品,最好就不要跟便當一起食用,因為燒臘紅肉所含的亞硝酸鹽,會跟活菌飲品產生生物轉化現象,因而可能產生致癌物亞硝胺。傳統毒理觀念將癌化過程分為三階段:暴露於致癌因子之下的起始期,癌細胞二次突變增生的促進期,最後是腫瘤長大的惡化期。其中最關鍵的是第二階段的促進期,因為這時候的癌細胞,在經過起始期的一次突變之後,還需要經過第二次的突變,才會真正進入惡化期;若能在這個時期予以調節,就能控制癌細胞的進程。

這次講座以「部落衝突」為題,又有什麼樣的涵義?老師說我們可以把癌細胞跟正常細胞,都看成是兩個部落,彼此爭奪身體的營養資源跟領地;癌細胞算是後來者,因此它必須比正常細胞更為強悍,才能夠在人體內佔有一席之地。比方說癌細胞運輸葡萄糖的能力,就是正常細胞的四倍;癌細胞也會建造屬於自己的「高速公路」,也就是血管新生的現象,這個主題在李心予老師的講次,會有更詳細的介紹。我們從這個觀點來看,若要對抗癌細胞,針對癌細胞加以攻擊,是一個順理成章的想法;傳統的化療、放療,以及比較新近的標靶治療,都是基於這樣的概念。或者我們也可以從正常細胞著手,想辦法把它們武裝起來,增強它們跟癌細胞爭奪資源的能力,這就是所謂免疫療法的觀念。

從「部落衝突」的觀點來看,癌症治療之所以會失敗,就是我們無法抑止癌細胞爭奪身體營養資源,而癌細胞又不懂得見好就收,把所有資源吃光之後,就跟著宿主一起死掉。但是癌細胞增生到把宿主害死,是很不正常的自然反應,因為一般的共生現象,寄生者跟宿主之間會找到一個平衡,不會搞到玉石俱焚。所以現在在醫學界有一種新觀念,認為人體本身就具有癌症幹細胞,一味地搞對抗很沒有效率,而且代價過高;不如想辦法把癌症調整成一種慢性病,只要想辦法抑止癌細胞無限制地增生,讓體內的癌細胞跟正常細胞和平共存,大家比鄰而居相安無事就好。不過這個新觀念成型的時間不長,雖然在臨床上不乏病人在不進行任何傳統療程的情況下,癌細胞跟身體達到相對穩定平衡態的例子,不過在醫療實務上,尚無可供採用的療程。除非是癌症末期的病患,所有可用的治療手段都已經無效,不然站在醫學倫理的立場,仍然不應該建議病患採用這種接近無為而治的「自然療法」。

台灣逐漸步入高齡化社會,癌症的發生隨著人均壽命增加,愈來愈不可避免;而伴隨著物質文明的興盛,我們生活中接觸到的致癌毒物,似乎也是愈來愈多,防不勝防。張老師希望透過這次的講座,跟大家介紹主動跟被動預防癌症的做法,對於會增加罹癌風險的各種因子,我們要盡量加以避免,至少也必須學會控管風險,不要讓自己陷入退無可退的不利境地。張老師也鼓勵我們,如果不幸碰上了,也要盡量保持樂觀開朗的態度去面對——人體的免疫系統真的是很神奇的機制,經常會在所有療法都束手無策時,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而根據經驗法則顯示,放開心的人最能夠活化身體的免疫功能。

●11/26 張正琪老師主講:「部落衝突:癌細胞的發生與預防」的生殖細胞」點此報名

 

加入好友

(Visited 194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