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魚線盡頭的生態系──邵廣昭

■他,潛入珊瑚礁,研究臺灣的海底生態;數十年的研究生涯,建置「臺灣魚類資料庫」;致力於研究以及魚類知識推廣還不夠,眼看繽紛的海底世界慢慢失色,他自掏腰包買下紀錄片「魚線的盡頭」授權、 為臺灣民眾撰寫「海鮮指南」,希望更多人注意過度捕撈的議題。
他是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金屬方框眼鏡背後,閃爍著對於海洋生態的熱愛,以及關懷。

Read more

看見盲鰻,聽見海平面下的聲音風景——莫顯蕎教授的海洋研究世界

■滿身黏液、外表古怪的盲鰻,為何會讓臺灣被學界推論為脊椎動物早期發展的重要區域呢?在日照不及之處優游的魚隻,又會有什麼樣的聲景(Soundscape)呢?畢生投注於海洋動物研究的國立中山大學榮譽教授莫顯蕎,從基礎的分類研究進入這個學門,此後悠遊於多種不同的研究途徑之中,但對海洋動物的熱愛與關懷未曾稍減。且由他來為您解惑,看/聽見另一個不同的水下風光。

Read more

「三心二意」的學術人生:中山大學榮譽教授莫顯蕎

■岸邊的魚要自己撈,淺海的魚可以潛水捕捉,但深海魚就難以親自下海,通常要由漁民代勞了。中山大學位在西子灣、距離南部各主要漁港都不算遠,因此莫顯蕎就不時往來於各漁港間,從漁獲中找出研究對象。只不過,從漁獲中找到深海魚,往往也反映出漁源枯竭、漁民捕魚時必須向下探底的無奈:「後來你看看漁民抓,越抓抓不到魚,他就越抓越深……所以漁船)拖上來的魚就不一樣。」

Read more

守護讓人著迷的水底世界:淡水魚專家清大生科曾晴賢教授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曾晴賢教授,水底世界讓他深深著迷。他在臺灣大學的窄小的魚房中餵養、觀察,然後就一頭栽進淡水魚的研究。為了解開櫻花鉤吻鮭是否已經絕種的謎,他曾經帶隊進山一整個禮拜,找尋櫻花鉤吻鮭的蹤跡。為了研究淡水魚的分類以及物種的地理分布,上窮碧落下黃泉。

Read more

【DNA65週年】幕後花絮——插圖的作者

■不知道DNA雙螺旋結構是由華生(James D. Watson,1928-)與克里克(Francis Crick,1916-2004)兩人解出的人,應該很少;但是有多少人讀過1953年四月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的那篇論文呢?雖然刊登在《自然》與《科學》(Science)兩大期刊上的論文一般都很短,但這篇論文更是短中之短,只有一頁多一點點(842個字)與一個插圖。
插圖以一種寫意的方式,將DNA的雙螺旋優雅地描繪出來。那,繪者究竟是誰呢?

Read more

【DNA65週年】後來他們怎麼了——羅莎琳‧富蘭克林

■提到羅莎琳‧富蘭克林(Rosalind E. Franklin,1920-1958),很多人應該馬上想到:那個實驗結果被偷走的科學家;但有多少人知道,第一個菸草嵌紋病毒(TMV,Tobacco Mosaic Virus)的模型是在她的實驗室用「二十四打」腳踏車把手建立的?
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三日,富蘭克林拿出「第五十一號片子」,開始仔細計算B型DNA。第二天,她在筆記上下了這樣的結論:A型與B型DNA都是雙螺旋結構。不到一週後的二月二十八日,華生(James D. Watson,1928-)領悟到了腺嘌呤與胸腺嘧啶、鳥糞嘌呤與胞嘧啶以氫鍵結合,第一個幾乎完全正確的DNA模型,在一週後誕生了…。

Read more

【DNA65週年】後來他們怎麼了——華生

■一九五三年3月7日,在威爾金斯(Maurice H. F. Wilkins,1916-2004)與富蘭克林(Rosalind E. Franklin,1920-1958)不知情的狀況下,根據他們的實驗結果建構的第一個DNA原子模型由克里克(Francis H. C. Crick,1916-2004)與華生(James D. Watson,1928-)完成了。五天後,當威爾金斯與富蘭克林站在這個模型前面,他意識到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已被眼前這兩個人搶得先機完成了。
科學界一直以來的「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風氣,使布拉格爵士(Sir William Lawrence Bragg,1890-1971)在不願再度痛失發表先機的壓力下,應允了華生與克里克插手威爾金斯與富蘭克林的研究;而取得先機的兩人,後來分別的發展又如何呢?

Read more

【DNA65週年】後來他們怎麼了——克里克

一九五三年四月,華生(James D. Watson,1928-)與克里克憑著「看」來的研究資料,破解了去氧核糖核酸(DNA)的結構:雙股反平行、磷酸根在外、含氮鹼基在內的螺旋狀結構。這個發現,讓他們在九年後得到諾貝爾獎;得獎後的他們,是否從此就一帆風順平步青雲了?

Read more

【女科學家】開啟植物生物技術革命的農桿菌女王──瑪麗-戴爾‧奇爾頓

瑪麗-戴爾‧奇爾頓從1955年想要製作更好的天文望遠鏡的高中生、到1970年代為了找出農桿菌是否真的會把自己的 DNA 放進植物的學者,奇爾頓一直都是讓自己的心帶領著自己往前走。
雖然尚未獲得諾貝爾獎,但是奇爾頓的發現對全人類的影響非常重要且深遠。對於近年來基改作物的種種爭議,她認為許多其實是針對著個別生物科技公司而來,同時她也指出,基改生物技術的潛力尚未被完全發揮,應該可以有比抗病蟲害、抗殺草劑更好的應用,來造福全人類。

Read more

【女科學家】舞動於代數之美的數學家──埃米·諾特

埃米·諾特 (Emmy Noether, 1882-1935)一生的成就在兩個方面:抽象代數和理論物理學。
她研究抽象代數,如微分不變量理論及伽羅瓦理論,將不同領域中類似的數學現象抽取出來抽象化及公理化,然後統一的用代數來描述。理論物理學的研究上,她推導出了諾特定理。根據她的定理,物理學家知道了有對稱性的公式具有守恆的性質。諾特再進一步推導成一個通用的數學定理:在一個物理系統內,任何一種數學上的連續對稱性,都必定對應到一種物理上的守恆定律。諾特定理的普遍性讓它在古典物理學內威力無窮,甚至有人認為可以跟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相媲美。

Read more

【女科學家】醣類代謝的巨人──格蒂‧柯里

格蒂生於1896年的布拉格,她的名字 Gerty 是從一艘奧地利的戰艦來的,但常被誤會成是小名。她的父親是化學家,同時也經營甜菜糖的精製工廠,家境不錯,所以她十歲以前就可以在家上學,十歲以後就被送到「新娘學校」(Finishing School)去繼續受教育。當時的女孩子幾乎都是送到「新娘學校」去,在那裡她們學習禮儀與其他簡單的課程,讓她們可以與未來的丈夫講得上話。也因此,雖然歐洲的大學並不禁止女性報考,但由於新娘學校不教拉丁文、數學、物理與化學這些大學入學考試的考科,所以女性是無法上大學的。

Read more

【女科學家】反轉愛滋:法蘭索娃絲·巴爾-西諾西的長征

■許多科學人都尊大自然為啟蒙恩師,法蘭索娃絲·巴爾-西諾西(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亦不例外。雖然出生於繁華的巴黎,年少時的法蘭索娃絲卻總是徘徊於法國中部奧弗涅的鄉間,可以近乎癡狂的緊盯一隻小小的昆蟲數個小時之久。回憶起這段往事,她認定自己的科學路並非偶然。待到數年後,場景移至課堂中,她的數理科成績也遠勝語言、哲學等科目;她對科學的熱情,絲毫未加掩飾。

Read more

【女科學家】呦呦鹿鳴,食野之蒿──青蒿素發現者屠呦呦

每年的下半年,就是開始關注今年的諾貝爾獎獎落誰家的時間到了;而就在2015年10月5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屠呦呦、威廉·C·坎貝爾、大村智「三人發展出針對一些最具毀滅性的寄生蟲疾病具有革命性作用的療法」,共同被授予該年度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其中屠呦呦因為在研製青蒿素等抗瘧藥方面的卓越貢獻,獨享其中一半獎金;另兩人各分別獲得四分之一獎金。

Read more

【女科學家】無酬研究,摘下諾貝爾物理桂冠──瑪麗亞‧梅爾

從1930年博士班畢業開始,瑪麗亞‧梅爾有30年的時間,受到無教授職或是無給薪的待遇。直到,1960年,她才和先生一同獲聘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物理系的有薪正教授。30年的光陰,支撐她的僅有對於學術研究的熱情,對她來說,不管是薪水或是外界的掌聲都如浮雲,唯一的報酬就是創發的喜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