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二意」的學術人生:中山大學榮譽教授莫顯蕎

分享至

來自港澳、在臺北求學、到美國深造,最後落腳於南臺灣,研究對象從岸邊到海底,探討的重點從基礎研究到文創普及,中山大學榮譽教授莫顯蕎的學術歷程,一直在海洋生物的領域中,卻也一直在「轉跑道」,有點曲折,卻也多采多姿。

●「魚類學家的本色是不是就像這樣呢?」

1967年,莫顯蕎在澳門念完中學之後,來到臺灣,就讀於臺大動物系漁業生物組。聊到「為何要來臺灣念書?」他這麼分析:如果成績很好,那去念哪間學校都還有得談;但若成績普通,家境又沒有很富裕,那麼高等教育品質尚佳、收費又不高的臺灣公立大學就成為不錯的選擇;此外對於港澳或華僑來說,到「自由祖國」求學也是一種得到歸屬感的方式。

圖一、莫顯蕎教授在中山大學親切受訪(2017年8月1日)。

在臺大動物系漁業生物組就讀時,對教魚類學、分類學的沈世傑教授的個人風格印象極深,覺得魚類學家的本色和氣質應該都跟他一樣:斯文地吸著煙斗,香氣繚繞。後來赴美求學時發現原來魚類學家也有抽雪茄的,還愣了一下。大學時期,莫顯蕎在沈世傑教授實驗室打工,除了常去八斗子漁港進行野外採集、也在研究室練就一身整理、製作標本的學術基本功,漸漸迷上了魚類基礎研究這種看似出路有限的領域。

大學畢業後,莫顯蕎先回香港工作一段時間,存了錢後前往美國念書,一開始在私立紐約長島大學(Long Island University),因緣際會在大學裡認識了魚類學權威--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奈爾遜(Gareth Nelson)教授,在他推薦下,轉學到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New York)並完成碩、博士學位,承繼傳統的解剖方式,以骨骼、肌肉和柔軟器官的形態研究魚類的系統分類。

 

圖二、奈爾遜(Gareth Nelson)教授。畢生熱愛魚類,天天吃飯、講話,無論在博物館、學校還是回到家都是在談「魚」,對他而言,生活就是魚。
(圖片來源: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Photograph by Gary Grimaldi, 1994)

拿到博士學位之後,莫教授在奈爾遜教授的介紹下到美國佛羅里達州港口海洋研究所(Harbor Branch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進行博士後研究,又接觸到另外一個新領域:魚類行為學(Fish behavior)與生物聲學(Bioacoustics)的研究,範圍包括了海洋生物的水下聲音,並且逐步發展,將這些聲學的研究成果應用到生態保育及漁業發展。

1981年,莫顯蕎應邀回到臺灣,在基隆海洋學院擔任客座副教授;同年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成立,首任所長張崑雄教授(1936-)於次年邀請莫顯蕎轉赴中山任教,從此在中山大學落腳,迄今超過30年,並歷任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海洋學院院長、教務長。在擔任院長時,莫顯蕎並成立海下技術研究所(今海下科技研究所),專門研究海下技術(Undersea Technology)。退休後成為中山大學榮譽教授,並繼續在海洋科學系教授魚類學、魚類分類學、系統分類學,以及動物聲學。

●「只要有魚,你就想辦法找」

雖然大部份的時間都在研究亞潮帶魚類,不過莫顯蕎返臺之後所執行的第一個國科會計畫,研究目標卻是跟深海相去甚遠的潮間帶。為了這項計畫,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在綠島做研究,經常跟學生在潮池裡拿著網子撈魚。

岸邊的魚要自己撈,淺海的魚可以潛水捕捉,但深海魚就難以親自下海,通常要由漁民代勞了。中山大學位在西子灣、距離南部各主要漁港都不算遠,因此莫顯蕎就不時往來於各漁港間,從漁獲中找出研究對象。只不過,從漁獲中找到深海魚,往往也反映出漁源枯竭、漁民捕魚時必須向下探底的無奈:「後來你看看漁民抓,越抓抓不到魚,他就越抓越深……所以漁船)拖上來的魚就不一樣。」

圖三、2007年莫顯蕎(左)和學生一起乘海研三號研究船出海誘捕盲鰻,圖中他們正忙著沖洗誘捕用的籠具。(圖片來源:蔡凱恩)

 


圖四、莫顯蕎(右二穿牛仔褲者)在海研三號上身先士卒回收籠具的英姿。
(圖片來源:蔡凱恩)

至於他的另一個研究重點:盲鰻,雖然在東港等地還有機會買到,不過莫顯蕎還是偏好搭乘研究船出海,用沉入海底的籠具來誘捕。臺灣漁民對於盲鰻並不陌生,早年會充當家常菜食材,1980年前後開始有捕撈盲鰻的漁船以提供餐廳或外銷,但也有許多漁民視之為「會冒出黏液將漁具弄得一塌糊塗、還會把捕到的魚內臟、肌肉吃光」的反派角色,撈起後直接拋棄入海或扔在海灘上。是故為了盡量找到更多盲鰻樣本,自己搭船出海拋放、回收籠具,仍是必須的工作。

「只要有魚,你就(要)想辦法找,對不對?」在討論「研究的目標魚類標本要怎麼採集」這個問題時,莫顯蕎如此總結道。

●「給你看最新的海洋知識」

圖五:莫顯蕎發想的可愛飛魚圖 T-shirt圖案,不過經常被第一次看到的人誤認成蝴蝶。(圖片來源:臉書粉絲頁Chiron Marine Education, Ltd., 續洋科教有限公司)

莫顯蕎的學術生涯十分充實,忙於研究、教學和大小行政事務;退休之後年屆「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年還是閒不下來,決定把心力花在過去他一直無暇從事,但其實也非常重要的工作:魚類及海洋知識的科普。

當然這除了推廣知識外,也有現實考量:以往莫顯蕎的家人曾懷疑「魚類基礎研究能否當飯吃」,莫顯蕎無奈地笑笑說:「我現在很多學生……畢業之後呢,不是很容易找到工作,對不對?因為……(就業)市場上根本沒有人找魚類分類學家。」於是,他想是不是可以幫自己的學生們在這個領域闖闖看,找出可以讓人貢獻所學又能賺夠薪水的方法?

莫顯蕎學著在臉書上開個兼具「最新海洋知識的導讀」與「創意加值」的紛絲頁「Chiron Marine Education」,當他在重要期刊上看到有趣的最新發現或發展,將其艱澀的專業內容編寫成通俗易懂的導讀短文,推介、分享給一般沒有相關學術背景的民眾;同時,他還會根據這些新知的關鍵字內容,挑選英文歌、搭配歌詞內容與、或者親筆手繪漫畫等,PO到網路上,希望讓大家都能輕鬆地透過他的獨門莫式幽默,瞭解、感受到海洋世界的新知。

如今回顧,莫顯蕎自嘲是個「三心二意」的人,對於一些畢生只研究一個領域(甚至一種魚類)的學界老前輩時,莫顯蕎毫不掩飾自己對他們的孺慕及敬佩,但他也強調,時代不同了,現在「要跨領域,就是說你要做得越好,就靠別人的東西、技術」,而他自己,從分析標本的X光機、投影機到野外採集的撈網、籠具,再到水下收音的麥克風,在不同的領域和技術之間悠遊自如,或許也正是當代整合研究的寫照吧!

圖六、(上)母親節的應景圖文:用手繪漫畫和推薦應景歌曲,來帶出小丑魚的強烈父愛,順便說明電影「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的設定是有根據的。(下)莫顯蕎手繪的魚類漫畫。(圖片來源:臉書粉絲頁Chiron Marine Education, Ltd., 續洋科教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

  1. 林宏一、陳藹然主訪,〈莫顯蕎訪談逐字稿20170801〉,2017年8月1日。
  2. 莫顯蕎教授提供之PPT「課程名稱 : 生物學基礎前沿課」
  3. 臺灣魚類資料庫盲鰻科http://fishdb.sinica.edu.tw/chi/family.php?id=F001
  4.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線上演講廳 http://demo.dracosky.net/cs_demo/nchc/default.htm
  5. 莫顯蕎,〈日本明仁天皇探究高鰭鰕虎魚演化之旅〉,臺北:《科學月刊》第558期,http://scimonth.blogspot.tw/2016/05/blog-post_65.html
  6. Hin-Kiu Mok, Eric Parmentier, Kuo-Hsun Chiu, Kai-En Tsai, Pai-Ho Chiu and Michael L Fine, “An Intermediate in the evolution of superfast sonic muscles”, Frontiers in Zoology, 20118:31.
  7. 楊鴻嘉等,〈臺灣產盲鰻之科學與漁業開發史跡(上)〉,三重:《漁友》 421 (2013年1月),頁32-35。
  8. 蔡凱恩先生所攝的莫顯蕎教授照片網頁:http://www.kb.url.tw/fishing/20070407searesearch.htm

※本文為科教館《科學人物誌》計畫成果內容

 

加入好友

(Visited 194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