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魚線盡頭的生態系──邵廣昭

分享至

他,潛入珊瑚礁,研究臺灣的海底生態;數十年的研究生涯,建置「臺灣魚類資料庫」;致力於研究以及魚類知識推廣還不夠,眼看繽紛的海底世界慢慢失色,他自掏腰包買下紀錄片「魚線的盡頭」授權、 為臺灣民眾撰寫「海鮮指南」,希望更多人注意過度捕撈的議題。

他是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金屬方框眼鏡背後,閃爍著對於海洋生態的熱愛,以及關懷。 

圖一、邵廣昭教授在中研院生命多樣性研究中心受訪時的神情

●潛入珊瑚礁,栽入海洋世界

邵廣昭博士大學就讀於臺灣大學動物系漁業生物組,大三開始到中研院,跟著動物所副所長張崑雄教授從事漁業生物研究。張崑雄教授是臺灣率先以潛水的方式進行海洋生態調查的研究者,邵博士也因為協助魚類分類和生態調查工作,而學會潛水。碩士班攻讀臺大海洋所。

在那個沒有濱海公路,國道一號也還沒蓋好的年代,要到東北海岸線的鼻頭角去採集標本,得靠雙腳爬山過去。

上山,而後下海。這一潛,著迷到今日。

「我以前是一個月裏頭,有半個月都泡在水裡的。」邵廣昭博士談深愛的海洋以及潛水的經歷。已是頭髮花白的年紀,雀躍之情不曾稍減。「最興奮的是看到不曾見過的魚的時刻。」

雖然現在潛水次數降低到每年大約一兩次,「我潛水裝備都還在啊!上個月才去墾丁潛水。」

問起潛水的危險,邵博士說,在墾丁鄰近海域、東沙群島都遇過鯊魚。「慢慢地、 靜靜地游開,不要去招惹牠。」

最危險的並不是鯊魚,而是海流。

邵博士回憶:「有一次我跟團隊夥伴方(力行)老師在萬里潛水調查,拚一口氣要冒險完成工作,但是,當時西南氣流很強,海上湧起長浪。下得去、上不來。後來是漁民去用竹桶,把我們從海上帶回來。那次游了很久,半條命都沒有了。」說起餘悸猶存的經驗,邵博士直呼:「後來我潛水都很謹慎。」

●豐富生態系,孕育3,200種海洋魚類

臺灣位於全世界海洋生物分佈最豐富的熱點地區「珊瑚三角」(The Coral Triangle)的頂點,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系,孕育3,200種魚類。

他進一步解釋,「臺灣的海岸線雖然不很長,但是卻擁有各種不同的棲地、不同的生態系,包含:珊瑚礁、海草床、紅樹林,河口沙泥地、深海、大洋、冷泉、熱泉,除了溫帶、寒帶的昆布林之外,幾乎臺灣都有。」

據邵廣昭博士統計,臺灣海洋生物的種類高出其他國家平均的31倍之多。

「早期臺灣的魚類研究,比對文獻以及國內外標本,注重到底有哪些魚種存在臺灣,以及物種的分類是否正確。」邵博士表示:「比較少人自己下海抓魚。」

而他自己下海調查的結果,則充滿了驚喜:「我在臺灣沿海進行潛水採集。發現許多小型的魚類,過去因為沒有食用價值,不受注意。當時幾乎每次都滿載而歸,發現許多新物種。」

 

圖二、「臺灣魚類資料庫」中的「生態藝廊─生態照片」網頁照片

當時邵博士主持「臺灣魚類的分佈」多年期計畫案,從群聚結構角度切入,研究臺灣東南西北以及離島各個海域的生物種類組成以及數量;他及研究團隊共同發表的新魚種超過40種,以邵博士為名的有邵氏裸胸鯙(俗稱錢鰻)等6種。研究團隊所發現的臺灣新記錄魚種更是高達1,000種。

●磁碟片時代建數位資料庫

不僅如此,在90年代電腦以及軟硬體技術都不如當今發達簡便,還在使用磁碟片的時代,他就彙整這些資料,建置了數位資料庫「臺灣魚類資料庫」。

邵博士指出,相對於紙本書,數位資料庫的優點除了可以即時地更新研究資訊,讓各地研究者甚至對海洋有興趣的一般民眾,都可以隨時上網去查詢最新、最正確的資訊。有了共通的介面,才可能統一中文名稱。

雖然有資料量龐大以及數位技術的重重困難,他仍帶領研究團隊一一克服。他說:「我覺得這自己是身為分類學者應該要盡的責任。」

臺灣魚類資料庫至今仍持續維護更新,每月有數十萬點閱人次,邵博士補充:「這是重要的事,影響力比寫幾篇學術論文還要高。」

後來他也陸續主持多項大型數位資料庫計畫,像是:國家數位典藏科技計畫負責整合全臺灣的生物多樣性資訊的資料,陸續製作臺灣物種名錄TaiCOL、臺灣生命大百科TaiEOL臺灣野生生物遺傳物質冷凍典藏及生命條碼計畫TaiBOL、生物多樣性台灣入口網(TaiBIF)等等,此外,目前正在執行中的還有國家生物多樣性監測與報告系統(TaiBON)。

圖三、「臺灣生命大百科(Taiwan Encyclopedia of Life, TaiEOL)」網站首頁。其目的在將臺灣已知的生物以一物種一網頁的方式,將該物種所有重要的資訊蒐集整合在網頁上,免費公開並以開放授權條款供各界使用。

其中,生命大百科計畫更融入「公民科學家」的概念,不同生物群建置社群軟體的交流平台,請老師和本科學生當領頭,統整民眾所提供的資訊,把同一物種的相關圖片、文字、資料放到同一個頁面。「每一位民眾都是公民科學家,一起合作,建立資料庫」。

●做一個海底的數值分類學家

圖四:邵教授在博士班時期的導師:Robert R. Sokal (1926-2012)。Robert R. Sokal是生物統計權威,創立數值分類學及空間模式,對系統分類學貢獻卓越。 (圖片來源:Science, 2012, 336, 816. )。

問起邵廣昭博士的博士班時期專攻哪些領域?他坦言:「一條魚也沒碰到。」

他考上教育部的公費留學考試(海洋生態學),到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生態演化系,跟的指導老師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生物統計學大師Robert Reuven Sokal(1926-2012),當時主要的研究內容是數值分類學。這是一套方法論,採用統計的方法,來研究系統的分類演化,或者是生態資料分析。這套計量統計的理論,可以應用在不同領域的科學資料分析,例如:分類演化、保育。並不侷限於魚類或是生物。

做方法論研究,雖然摸不著魚,但是也不用擔心會因為天公不作美、無法從事野外採集等不可抗力因素,而耽誤研究進度,3年半後順利獲得博士學位。指導教授Sokal告訴邵博士:「一個人有兩個專長,其實也很不錯。」

回看研究生涯,邵博士認為,分類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工作,接著是生態群聚、乃至生態系的研究。海洋生態系則從珊瑚礁、沙泥地、大洋、再到深海。分析的層次則從物種的總數、到歧異度指數,再到生態系、營養層。他從長期累積的資料,看到生物多樣性持續減少的情況相當地嚴峻,自然而然地,就會跳出來做保育。發表過許多過度捕撈、氣候變遷、外來入侵種等保育相關的論文。

「物種消失的速度很快,不只是吃不到野生的魚、潛水看不到魚,連做研究的材料都沒有了。」邵博士憂心忡忡地感嘆。

圖五:現在讀者可以從「臺灣魚類資料庫」網站下載「臺灣海鮮選擇指南」,網頁上並會以黃、紅色底色標示「想清楚(再決定要不要吃)」和「避免食用」兩種建議少吃的海產。

●心懸一念,「魚線的盡頭」

邵博士為了大力宣傳過度捕撈的問題,寫論文還不夠,2009年,看到「魚線的盡頭」(The End of the Line, Charles Clover 導演,2006年)這部紀錄片大受感動,甚至當起紀錄片代理,跟片商談臺灣的地區影片授權。片商老闆受到邵博士的心意感動,以1,000歐元的優惠價格授權。幾年來自掏腰包製作、贈送,只希望多一個民眾能夠瞭解,我們日常的消費行為,就可以為海洋投下保育的一票。

圖六:魚線的盡頭DVD封面

他是一位心繫海洋保育的學者,渴望透過行動能夠喚回臺灣的海洋文化,而不僅只有海鮮文化,挽救魚線盡頭的生態系。他是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前執行長邵廣昭。

 

參考資料:

  1. 林宏一、陳藹然主訪,〈邵廣昭訪談逐字稿20170815〉,2017年8月15日。
  2. 邵廣昭,〈「魚線的盡頭」”The End of the Line”—影片簡介〉,http://biodiv.sinica.edu.tw/981127_introduction.pdf
  3. 海洋講堂系列-中央研究院 邵廣昭老師,談魚線的盡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xodvoUzwTk
  4. 臺灣魚類資料庫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home.php
  5. 邵廣昭、廖運志,〈臺灣海鮮選擇指南〉, 2015年4月1日修訂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eafoodguide.php
  6.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吃海鮮也可以作環保 〉http://ndaip.sinica.edu.tw/content.jsp?option_id=2681&index_info_id=7844 
  7. 邵廣昭,〈系統分類學的演進〉,http://taibif.tw/informatics/?p=316

 

※本文為科教館《科學人物誌》計畫成果內容

 

加入好友

(Visited 38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