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學家】呦呦鹿鳴,食野之蒿──青蒿素發現者屠呦呦

分享至

屠呦呦。圖片來源:Wiki

撰文|葉綠舒

每年的下半年,就是開始關注今年的諾貝爾獎獎落誰家的時間到了;而就在2015年10月5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屠呦呦、威廉·C·坎貝爾、大村智「三人發展出針對一些最具毀滅性的寄生蟲疾病具有革命性作用的療法」,共同被授予該年度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其中屠呦呦因為在研製青蒿素等抗瘧藥方面的卓越貢獻,獨享其中一半獎金;另兩人各分別獲得四分之一獎金。

消息一傳出,很多人就開始問:「誰是屠呦呦?」尤其是「呦呦」這個名字很特別。它出自於<詩經‧小雅‧鹿鳴>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苹」,但會用到呦呦這兩個字來為孩子取名字,也真的極為少見。

原來屠呦呦的家族是來自浙江寧波府鄞縣的「甬上屠氏」[1],祖上原先住在北方,到了南宋淳佑年間因北方兵亂而一路南遷,最後落腳在鄞縣。南遷後的第五世屠養浩開始中舉、到第七世屠滽官至吏部尚書,與同郡鏡川楊氏、西湖陸氏 、槎湖張氏並稱為當地的「四大家族」。由於屠滽專治《詩經》,以一經傳家,於是作為他的直系後代,便以《詩經》為自己的孩子取名囉!

屠呦呦生於1930年,在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藥學系,後被分配到衛生部直屬的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簡稱北京中藥所)工作。在1969年一月,北京中藥所接下了「523」任務,由她擔任組長,余亞綱、郎林福為組員,投入抗瘧藥的開發。

1951年的屠呦呦與她的導師樓之岑。圖片來源:Wiki

為什麼要開發抗瘧藥?雖然1934年發現的氯奎(chloroquine)在當時廣泛地被使用,但從1960年代開始,對氯奎產生抗性的瘧原蟲越來越多,尤其在東南亞地區最嚴重。在1966年開始,因為中共參與越戰(1955-1975)的軍隊受到瘧疾影響、加上當時北越的領導人胡志明的請求,中國內部決定要投入抗瘧藥物的研發。1966年初,由軍事醫學科學院計畫處副處長吳滋霖草擬了一份三年的計畫,並在五月二十三日,由國家科委與總後勤部召集相關單位在北京開會,由於美國也在開發新的抗瘧藥物,為保密起見,便以初次開會的日期,將抗瘧藥物研發的專案定名為「523任務」[2]

雖然當初設定是三年的計畫,但研發新藥物豈是三年所能完成?屠呦呦所在的北京中藥所便是到第三年才投入,而青蒿雖然在一開始便列入篩選對象之一,但由於早期以酒精萃取,使得青蒿在後續以鼠瘧、猴瘧為模型的試驗中,表現得並不出色(僅約60%-80%抑制)。直到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由東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領悟到或許青蒿中的成分不耐高溫,改以沸點較低的乙醚萃取,於1971年十月四日得到對鼠瘧抑制效果100%的中性萃取物,整個「523任務」才開始有重大的突破,但離最初計畫擬定已將近五年了!當時因為工作,她不得不離家去河南,造成回家時女兒竟然不認得她[3]

接下來開發青蒿素衍生物(雙氫青蒿素、蒿甲醚)等工作,屠呦呦也都參與其中。雖然由於中國國內不太肯定個人的貢獻,使得屠呦呦對青蒿素開發的貢獻在中國大陸四十年都沒得到公認;間接也造成在諾貝爾獎公佈時,中國的學界有一些噪音。不過,由屠呦呦所提出「用乙醚萃取」的方式,被公認為是當時發現青蒿粗萃物有效性的關鍵,並且也導致後續山東的黃花蒿素以及雲南的苦蒿素的發現。可以這麼說吧:若不是屠呦呦從《肘後備急方》裡面悟到青蒿的有效成分可能不耐高溫,或許青蒿素的發現不會這麼快。

雖然中國的學界不認可,但國外卻在中國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時,體認到了屠呦呦的貢獻。於是,屠呦呦在2011年先獲頒拉斯克獎的臨床醫學獎,當時就有人認為,屠呦呦應該是中國距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人;而她也在2015年得到了這個殊榮。

由於屠呦呦始終都是所謂的「三無教授」(無博士學位、無海外留學經歷、無兩院院士頭銜),她的得獎也引發了社會對於中國大陸學術評價體制的討論;但屠呦呦一直都只專注於抗瘧藥物的開發,甚至在2015年頒獎典禮上,她仍然在大聲疾呼著「希望全球抗瘧工作者認真執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藥性的全球計劃」[4]

屠呦呦目前仍未退休,還在北京中藥所繼續擔任首席研究員與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回頭看看她的名字的由來,<詩經‧小雅‧鹿鳴>裡面不只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苹」;還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她的這一生,從1970年代以後,就緊緊的與青蒿連結在一起;或許這也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吧!

 

 

[1] 甬上屠氏

[2] 『523』任務與青蒿素研發訪談錄。湖南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539-2923-1.

[3]黃譯萱 2015/10/05. 屠呦呦受中醫啟發 獲諾貝爾醫學獎。台灣醒報。

[4] 屠呦呦瑞典領諾貝爾獎演講:青蒿素的發現 傳統中醫給世界的禮物(全文)。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
作者:葉綠舒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教中心特約寫手,從事科普文章寫作。

 

加入好友

(Visited 87 times, 2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