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65週年】幕後花絮——插圖的作者

分享至

論文的插圖

撰文|葉綠舒

不知道DNA雙螺旋結構是由華生(James D. Watson,1928-)與克里克(Francis Crick,1916-2004)兩人解出的人,應該很少;但是有多少人讀過1953年四月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的那篇論文呢?雖然刊登在《自然》與《科學》(Science)兩大期刊上的論文一般都很短,但這篇論文更是短中之短,只有一頁多一點點(842個字)與一個插圖。(論文點此

插圖以一種寫意的方式,將DNA的雙螺旋優雅地描繪出來;中間的橫槓代表了腺嘌呤與胸腺嘧啶、鳥糞嘌呤與胞嘧啶以氫鍵結合的型態;兩個小小的反向箭頭說明了這螺旋的雙股的走向是相反的(反平行,anti-parallel)。

這張圖是誰畫的呢?雖然絕大部分期刊論文的圖都是研究者自行繪製、或是實驗室裡面的同仁代為捉刀繪製(不可否認的,會作實驗的人不一定會畫圖),但這篇論文裡的圖,是由一位科學研究完全外行的人—克里克的太太奧蒂兒‧史畢德(Odile Speed,1920-2007)。

奧蒂兒與克里克在1945年在倫敦的海軍部辦公室相遇,當時克里克已與第一任太太分居;雖然克里克第一次約她出去被拒絕了,不過第二次的午餐邀約得到允許。奧蒂兒來自珠寶商家庭,母親是法國人,若不是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她原本要去巴黎讀藝術學校的。等到1947年克里克和第一任妻子離婚後,兩人在1949年八月結婚。

兩人於1949年結婚

1953年三月十二日,在威爾金斯(Maurice H. F. Wilkins,1916-2004)、富蘭克林(Rosalind E. Franklin,1920-1958)等人看過這個模型後,藍德爾(John Randall,1905-1984)與《自然》的編輯達成協議,讓三篇論文同時刊登。第一篇就是華生與克里克的「去氧核糖核酸的結構」(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文稿由克里克起草,華生的妹妹貝蒂幫忙打字,圖則由奧蒂兒繪製。

雖然奧蒂兒曾短暫地當過一陣子的教師,不過在她與克里克的女兒們接連出生後,她便專心在家帶孩子,沒有再出去工作了。

要在短時間(三月十八日論文草稿完工、寄到國王學院)畫出如此簡潔又寫意的構造圖,非奧蒂兒的藝術天賦莫辦;在她與克里克六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她也一直以科學的局外人的角色,適度地調和克里克的生活。他們的家中常有藝術方面的派對,而在第二個女兒出生前,當時(1954)滿腦子都是DNA的克里克竟然提議要把女兒命名為「Adenine」(腺嘌呤),也被她拒絕了(這個幸運的小朋友後來叫做賈桂琳,Jacqueline)。想想一個名叫Adenine的小女生在學校會怎樣被欺負…我覺得她應該由衷感激她的母親的睿智。

這篇只有兩個作者(雖然威爾金斯與富蘭克林的名字應該要在上面)與一張圖的超短論文,兩位作者的貢獻度其實差不多;但最後的排序是華生第一、克里克第二;這個排序又是怎麼決定的呢?是丟銅板決定的!想不到吧!但也因此,我們提到DNA結構,永遠都是「華生-克里克」這樣講,甚至造成有位科學家第一次看到克里克本尊時,很驚訝地說:原來你姓克里克而已喔?

 

加入好友

(Visited 82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