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細菌上演木馬屠「瘤」記

耳熟能詳的木馬屠城記,通過士兵躲在偽裝成戰利品的木馬內,成功潛入敵營奪取了特洛伊城,也因此得名為特洛伊木馬 (Trojan Horse)。直接攻打敵人巢穴,往往是最能徹底消滅敵人的方法,最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發表在 Nature Medicine 的研究,將基因重新編程的非致病菌菌株,採用特洛伊木馬的策略,送到小鼠模型的實體腫瘤內部,可引發免疫系統攻擊腫瘤,達到消除癌細胞的效果。

Read more

狗狗檢驗肺癌成功率達97%

研究團隊先花費兩個月訓練四隻小獵犬來分辨氣味,除了其中一隻因為對分辨氣味興趣缺缺而沒有繼續參加之外,其他三隻小獵犬在訓練完成都可以只憑氣味正確分辨罹患非小細胞肺癌病患與健康受試者的血液檢體。接下來他們把所有收集到包含罹患非小細胞肺癌病患與健康受試者的血液檢體都集中到同一個房間,擺放在小獵犬可以輕易嗅聞氣味的高度。

Read more

藥效不足?因為被腸道菌吃掉了

吃進肚子裡的藥有沒有效果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但你可能沒想到腸道菌也會一起共享藥物,甚至使得藥效不足,或是增加副作用。近期,科學家發現治療巴金森氏症 (Parkinson's disease) 的常用藥物左旋多巴 (levodopa, L-dopa),在抵達腦部發揮作用之前,早就被腸道菌半路攔截並吃掉大半了。

Read more

神經科技讓脊髓損傷者再次行走

脊髓損傷治療的困難與複雜在於它集合各種層面的傷害,如神經纖維斷裂、細胞死亡、突觸髓鞘喪失、神經膠疤 (glial scar) 、囊腫形成 (cyst formation) 、發炎反應、血管受損而氧氣供應減少等,只用單一面向治療很難得到顯著效果。而三名半身不遂的病患接受電刺激 (electrical stimulation) 治療的新療程後卻能再次行走。

Read more

化敵為友,細菌利用噬菌體來自我辨識

噬菌體 (phage) 如同其名,是一種會吞噬掉被寄生之細菌宿主的病毒,對細菌來說噬菌體原本是可惡的敵人。然而,近日 Cell Reports 上的研究,發現細菌能利用是否攜帶噬菌體,來作為辨識自己夥伴的標記,並再使喚噬菌體去攻擊競爭食物的其它細菌。把敵人變幫手,真是高明的手段!

Read more

發現新型失智症「LATE」

美國肯塔基大學博士 Peter T. Nelson 、梅約醫學中心 (Mayo Clinic) 醫生 Dennis W. Dickson 與來自美國各地、瑞典、澳洲、奧地利、日本的研究團隊通力合作發現新型失智症。這種失智症發病時間非常晚,大都在人們一生最後十多年,目前學術界對其了解仍十分有限,甚至還沒有正式命名。暫時以描述其病理特徵和相關症狀幾個英文字的第一個字母縮寫,暱稱為晚發型失智症 (LATE,limbic-predominant age-related TDP-43 encephalopathy)。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你的白天身體不是你的晚上身體——生理時鐘如何看見藍光〉&〈大腦中的藍色精靈〉

地球每 24 小時自轉一周,這個規律的日夜週期,對於地球上的生物造成極顯著的影響。為了適應這個規律的週期變化,生物體內形成了一個內生性的生理時鐘,幫助個體準備即將來臨的外在變化。本講次說明生物體透過何種機制調節生理時鐘,以及人們在現代社會中該注意些什麼事情,避免生理時鐘受到干擾。

Read more

能抑制癌症的青花菜

十字花科蔬菜像是青花菜,總是能在健康食物排行榜中名列前茅,除了富含維生素、β 胡蘿蔔素之外,對抗癌症是最常被提及的功效。近期發表在重量級期刊 Science 的研究發現,青花菜產生的天然分子,能夠通過再活化 (reactivation) 癌細胞中異常之抑癌基因的功能,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效果。

Read more

發現新的番茄風味基因

許多人發現,番茄真的越來越沒味道;過去的許多研究發現,番茄沒味道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因素是品種改良的結果:為提升番茄的賣相,育種專家們就想辦法選育出那些成熟時會整顆紅透的番茄;但是後來發現具有這個性狀(稱為U性狀,意即Uniform Ripening)的蕃茄,因為葉綠素累積減少,使它們在成熟時儲存較少的糖,於是現在的蕃茄都變得比較不甜了。 第二個因素是冷藏:為了避免腐敗、延長保存期限,番茄通常在尚未完熟時便採下冷藏於攝氏五度,並在這個溫度下運送,等要販售之前再回溫到攝氏二十度。

Read more

讓皮膚青春永駐的關鍵:膠原蛋白 COL17A1

好看的事物或外貌人人喜歡,常保青春更是人類千年來追逐的夢想。眾所周知「膠原蛋白」流失是皮膚衰老的罪魁禍首,暫且不論近年來打著膠原蛋白名號紛紛上市的保養產品之效果如何。最近 Nature 期刊發表的研究找到了膠原蛋白作用機制的解答,皮膚衰老與膠原蛋白 COL17A1 如何促進幹細胞競爭息息相關。

Read more

腸道菌叢預測大腸直腸癌

市面上充斥著耳熟能詳的「增加腸道好菌」各種商品,而腸道菌叢 (gut microbiome) 與疾病的關聯也是近年正夯的研究主題。2019 年 4 月 Nature Medicine 更是同時刊登了兩篇相關研究,辨識出大腸直腸癌 (colorectal cancer) 患者的腸道菌叢特徵,未來能進一步發展出,藉由分析糞便中的細菌就能預測大腸直腸癌的臨床診斷工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