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台灣太空人才出路?甭擔心!-專訪張起維教授

分享至

【CASE 特報】

張起維教授與參加第27屆亞太地區太空機構論壇的青年合照|來源:教授提供

 

受訪者|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 張起維 副主任

採訪、撰文|許世穎

 

  • 中央大學張起維教授認為,太空領域的出路非常廣,要轉換領域也容易。目前國內太空人才培育仍以中央大學為主,張教授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學校投入。除了成立開發團隊,將經驗傳承給學生以外,張教授另外協辦了第一屆「臺灣太空事務青年人才選訓計畫」,學員不只有工程、科學的人,更來自法律、心理、外交、甚至藝術等領域。張起維教授最後鼓勵年輕學子,找出那個「苦也願意」的事下去練功,這將會是最幸福的事。

 

太空人才出路?甭擔心!

臺灣對太空有興趣的學生其實並不在少數,但學生在選擇大學、研究所科系時,不可免地會考量到未來職涯的發展。在過去太空事務主要由政府所主導:美國有NASA、臺灣則有國家太空中心(NSPO)。乍聽之下太空是個很職涯很窄、相對冷門的領域,但隨著可回收火箭發明、低軌道衛星發展、商業太空時代來臨,事情已經有了轉變。

依照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atellite Industry Association)的報告及Statista的統計,2021年全球衛星相關產業規模與15年前相比,平均以年增率6%增長,高達2,790億美元!而臺灣的資通訊產業發達,在全球衛星產業鏈中別具機會。許多廠商已經看到商機、積極佈局。中央大學張起維教授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對於有實體經驗的學生很有興趣,特別是之前有撞牆過一、兩遍的學生!」過去所學習到的經驗,對那些剛準備加入的廠商而言可說是無價之寶。就算撇去產業界不談,國家行政法人如工研院、中科院、國家太空中心等,也都因國內對太空更加地重視,而需要更多的人才投入。

太空是一個跨領域的學門,對於產品可靠度要求非常地高。衛星所使用的資通訊技術,也符合臺灣的產業環境。因此學生就算畢業後要轉換領域也不是問題。張教授表示:「只要有心學習的學生,都會有出路。」張教授談到捷克的案例,當地一些衛星教育也不錯,但學生畢業以後有一半都進入了汽車產業。而臺灣當然也能有類似的發展,實際上也有學生選擇進入如聯發科、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

 

臺灣的太空高教環境

如今對太空有興趣、並願意投入發展的學子愈來愈多。張教授一方面希望國家對於有意出國深造的學子能給予支持;另一方面,也希望國內有適合的教育環境吸引學生就讀,維持國內的學術研究量能。

張起維教授所任職的中央大學,是臺灣最早關注太空科學研究的高教單位。時間可以追溯自1962年復校後成立的地球物理研究所。後來幾經改組,在1990年、1993年分別創立了臺灣第一個太空科學碩士班、博士班,更在2018年申請將原先的大氣科學系太空組獨立出來,與太空科學研究所整併為「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2020年生效後,中央大學正式擁有太空科學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能給學生更完整的訓練。

然而相較於多元、大量的太空科學人才需求,目前國內在人才培育的管道上相對單一。除了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以外,目前臺灣的大學科系名稱與太空相關的科系僅有三間:成大航空與太空學系、逢甲航太與系統與工程學系、淡江航空與太空學系。而這三間「航太工程」學系目前主要著重在「航空」領域而非「太空」。因此,各個學校、領域的大學畢業生,若想就讀太空研究所,有很高機率會以中央大學為首選。

張教授並不樂見於這種單一學校、單一科系獨大的狀況。「只靠單一學校、單一系所的話,那很容易萎縮。」張教授表示,並進一步分析:「要多元發展,不能依賴單一種(人才培育)來源。你看到的永遠都會是同一個角度。」由於太空發展是全球的高度共識,張教授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學校願意跳入太空科學的發展。這些新加入的學校將帶來各自的專長,以不同的面向切入,讓臺灣的教育環境更加完善。

 

成立團隊,經驗傳承

人才培育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師資。張教授認為,雖然臺灣要找到技術專才非常容易,但師資的養成不是只有技術。張教授表示:「平衡研究、教學、服務並不是件簡單的事。」

回臺任教、摸索了一段時間以後,張教授認為要培養人才、傳承經驗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建立團隊!將原先自己可以快速完成的事情,交由學生下去摸索、學習。張教授坦言,一開始會質疑自己這樣的行為是否有點不負責任,但後來轉念一想:「我今天可以把這項工作轉交給一名學生執行,讓他可以了解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跟工具怎樣應用,這也是很重要的經驗。」身兼教授與計畫主持人,必須在執行效率與教學傳承之間取得平衡。

 

第一屆「臺灣太空事務青年人才選訓計畫」

除了傳統的高等教育以外,張教授也接受國家太空中心的委任,主辦第一屆「台灣太空事務青年人才選訓計畫」。這個計畫與以往的專才培訓不同,而是針對各個不同領域中對太空有興趣的青年,講解臺灣整體太空事務的發展與現況。不單只是太空工程或科學,還網羅了法律、心理、外交、甚至藝術等背景的青年。目的是希望這些在各自領域已有一定成就、具領導能力的青年能夠提供來自各個領域的觀點,並在日後以自身的專長參與臺灣太空事務的成長。

這個計畫在文藻外語大學及中央大學各辦理一場,原先預計共要招募30位學員。「我們一開始還很擔心說這30個人招不招得滿...」張教授回憶:「結果來了168人報名,真的很感謝大家對太空這麼有興趣!」由於希望這個培訓是一個互動性高的活動,不方便招收太多學員,因此主辦單位不得不針對幾個方向下去進行篩選。

張教授表示,這場活動的互動性甚至遠高於預期,無論是發問、討論都很熱烈。希望所有的學員都能持續聯絡、交流。也希望這個計畫能持續每年舉辦。

 

找出熱情所向,再苦也幸福!

雖然物理、太空是張教授自己喜歡的領域,但在求學、研究的路上,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張教授笑著解釋:「唸物理、念航太對我來講是種樂趣,但也是有非常痛苦的時候!」面對這些痛苦,張教授用練武功的角度下去類比:「練功有時候一定會覺得非常痛,有時候會想自己幹嘛這麼累。但如果你可以突破,一定可以成長很多!」

對於那些面對自己興趣躊躇不前的學子,張教授認為,由於任何行業、任何領域,其實都有各自的困難與痛苦的時候,因此重點並不是去追求不困難、不痛苦的行業,而是要去

找出讓自己願意脫離舒適圈下去磨練的領域。

張教授最後祝福所有學生,都能夠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向:「你可以找到、又可以去做的話,那真的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一件事情!」

 

📖 延伸閱讀:《立方衛星「飛鼠」的驚奇冒險》、《月球,我們來了!2024年臺灣探月》、《【人物專訪】從書本構築的太空夢-專訪張起維教授

 


【CASE 特報】系列文章將透過採訪與相關專業人員的共同視角,忠實報導台灣科學發展最前線!

編輯的話:

本期特別感謝特約編輯許世穎執行採訪與撰文,也特別感謝張起維教授接受訪談、授權相關圖片使用等資源,希望本系列報導能為讀者分享台灣科學發展與背後的有趣故事,透過這些故事告訴大家,其實,真的有很多人在為台灣執行很棒的計畫喔!

(Visited 82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