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學家】醣類代謝的巨人──格蒂‧柯里

格蒂生於1896年的布拉格,她的名字 Gerty 是從一艘奧地利的戰艦來的,但常被誤會成是小名。她的父親是化學家,同時也經營甜菜糖的精製工廠,家境不錯,所以她十歲以前就可以在家上學,十歲以後就被送到「新娘學校」(Finishing School)去繼續受教育。當時的女孩子幾乎都是送到「新娘學校」去,在那裡她們學習禮儀與其他簡單的課程,讓她們可以與未來的丈夫講得上話。也因此,雖然歐洲的大學並不禁止女性報考,但由於新娘學校不教拉丁文、數學、物理與化學這些大學入學考試的考科,所以女性是無法上大學的。

Read more

【女科學家】呦呦鹿鳴,食野之蒿──青蒿素發現者屠呦呦

每年的下半年,就是開始關注今年的諾貝爾獎獎落誰家的時間到了;而就在2015年10月5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屠呦呦、威廉·C·坎貝爾、大村智「三人發展出針對一些最具毀滅性的寄生蟲疾病具有革命性作用的療法」,共同被授予該年度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其中屠呦呦因為在研製青蒿素等抗瘧藥方面的卓越貢獻,獨享其中一半獎金;另兩人各分別獲得四分之一獎金。

Read more

未熟的荔枝別吃

在果園裡隨處可遇、香甜可口的荔枝,竟然蘊藏著死亡的悲劇!但是荔枝很少人不愛,對經濟弱勢的兒童來說,與他們平凡而無味的餐點比起來,只有更誘人吧!要怎麼辦呢?只好透過當地的衛生組織宣導,要家長不要讓小孩子吃太多(未熟的)荔枝;而且還提醒家長一定要讓小朋友們吃晚餐。

Read more

【女科學家】玉米田中的修行者──芭芭拉‧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

現在的分子生物學教科書中,不提到芭芭拉‧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從玉米中發現了轉位因子(transposon),就不能說是一本完整的教科書。她的發現,顛覆了全世界對遺傳物質的想像:原來我們的基因並不是都乖乖地排在染色體上一動也不動!由於這個發現真的太令人不可置信了,使得她的發現被埋沒了將近三十年,直到越來越多來自其他生物(噬菌體、細菌)的證據支持她的發現以後,終於獲得學界的認可,並在1983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Read more

卡氏帶(Casparian Strip)不簡單

生物學裡面提到植物根部的構造時,一定會提到「卡氏帶」(Casparian Strip)。卡氏帶是由十九世紀的德國植物學家羅伯特‧卡斯帕里(Johann Xaver Robert Caspary,1818-1887)所發現的,是以木質素(lignin)聚合物在植物根部的內皮細胞(endodermal cell)上形成的環狀結構。

Read more

聽!噬菌體在說話!

故事的主角是枯草桿菌的噬菌體 phi3T。本來研究團隊要找的是「細菌」分泌的警告分子,所以他們找了四種噬菌體,以一比一的比例感染長到指數期中期(mid-log)的枯草桿菌。感染三小時後,把細菌與噬菌體去掉,留下上清液當作條件培養基,用來做後續的實驗。
結果發現,當研究團隊把 phi3T養在 phi3T條件培養基裡面的時候,被溶解的細菌少了很多。而且如果把 phi3T養在其他噬菌體的條件培養基裡面的話,被溶解的細菌的比例便會跟初次感染相同。

Read more

停經是一件特別的好事

女性同胞們對月經與停經(menopause)應該都不陌生,這兩件事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人類的女性通常在五十歲左右停經,在停經後,還可以活個二、三十年,但是大部分的動物是一直到死前都還有生殖能力的。跟人一樣會停經的哺乳動物,只有兩種:殺人鯨(Orcinus orca)與短鰭領航鯨(Giobicephala macrorhynchus)。如果只有這幾種哺乳動物會停經,是否意味著停經有害呢?如果停經有害,那麼這三種動物又為何還能生存下去呢?

Read more

重寫新大陸茄科植物(Solanaceae)演化樹?

雖然茄科植物對我們這麼重要,但由於化石資料相當少,所以過去對茄科植物的演化大多只能從型態學以及分子生物學上去進行。分子生物學的資料顯示,茄科植物可能是在四千九百萬年到六千七百萬年前在南美洲與旋花科(Convolvulaceae)植物分道揚鑣,但是相關的資料極少。最近阿根廷與美國的研究團隊,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Patagonia)發現了兩個五千兩百萬年前的茄科植物果實化石。這兩個化石,其中一個具備有酸漿屬(Physalis)植物的特徵:花萼包圍著果實,形成一層薄薄的膜,看起來像燈籠。

Read more

哈姆立克傳奇

發明哈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的亨利‧哈姆立克醫師(Henry Judah Heimlich)因為心肌梗塞,在2016年12月17日離開了這個世界。提到哈姆立克醫師,大家馬上就會想到「哈姆立克急救法」。這個方法他本人只用過「兩次」,而2016年五月是他第一次親自上場以自己發明的方法救人!

Read more

三百年義大利名琴的秘密

■斯特拉迪瓦里琴(Stradivarius)指的是由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644 – 1737)在十七~十八世紀所製作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由於音樂家們都認為斯特拉迪瓦里琴具有高音甜美、明亮且投射能力佳等優點,使得這些琴在製琴師辭世以後,價格水漲船高。到底這些琴有多好,讓所有的音樂家如此迷戀?

Read more

海底世界的授粉者

■生長於加勒比海與亞熱帶大西洋西部的烏龜藻(Thalassia testudinum),為泰來藻屬,是雌雄異株的藻類。烏龜藻長得矮小不起眼,大概只有1-2公分高,雄花晚上開花,只開1-2小時;開花時,每朵雄花會產生十六萬顆帶有黏液的花粉。雌花則是白天開花,在72小時內都可以授粉。若從帶有黏液的花粉看來,烏龜藻似乎也是水媒花囉?原本科學家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在2012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團隊觀察到有蠻多甲殼類與多毛綱(polychaetes)的小生物,會在晚上雄花盛放的時候來接觸烏龜藻的雄花。雖然這些小傢伙們會游泳,但牠們也會隨著海流漂來漂去。有沒有可能牠們會幫烏龜藻授粉呢?

Read more

孔雀秋海棠的光合作用魔術

原產於馬來西亞雨林的孔雀秋海棠,只有在光線極弱的狀況下葉片會出現藍色。當光線夠強的時候,葉片上的藍色就不會出現了。因為這藍色是如此的美麗,使它得到了「孔雀秋海棠」的美名。大家搶著種它,想要看到那美麗的孔雀藍;但到底為什麼要出現這美麗的孔雀藍呢?

Read more

玉米如何征服世界?

玉米原產於中美洲墨西哥的特瓦坎谷地(Tehuacan Valley),為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重要糧食作物。目前的許多證據都支持玉米大約在一萬年前自大芻草(teosinte,蜀黍)馴化,但是當我們把大芻草與現代玉米放在一起看的時候,很少人能夠聯想到它們之間的關係!

Read more

感光也感熱的光敏素

做為光合自營生物,植物必需能夠準確的監測它需要的光──主要是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紅光與藍光的強度是否足夠。如果不夠,植物就會減少對進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組件(如葉綠素、葉綠體、葉片)的投資。植物如何進行對光的監測呢?主要透過一群光受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偵測紅光與紅外光的光敏素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