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不止的家庭風暴:談父母彼此攻擊的負向心理衝擊

分享至

談到親子關係,常有人提到「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當父母在教養上能保持同理、溫和,以及堅定的態度,孩子或許能安穩的成長;反之,背影將成為揮之不去的陰影。在這篇文章中,來自挪威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嘗試透過長期追蹤,瞭解父母之間的口語或肢體攻擊,與孩子的外化相關障礙症狀有什麼樣的關聯性。

撰文|蔡岷哲

來源:Pixabay
談親子互動與外化行為的關聯

在醫院兒童心智科/精神科的臨床現場中,對立反抗症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行為規範障礙症 (conduct disorder) 是不罕見的求診原因。根據DSM-5準則,對立反抗症狀的核心特徵,包含容易生氣、常出現好爭辯/反抗行為,以及具有報復心(出現懷恨或報復行為),並持續一定的時間;而行為規範障礙症狀的核心特徵,包含出現攻擊人與動物行為、毀壞他人所有物、欺騙與偷竊,以及嚴重的違反規範表現。

有關上述兩種疾病的形成因素,家庭是不容忽略的一大因子。舉例而言,過往學者曾針對對立反抗症以系統性的觀點分析有關的形成因素。他們提到,若孩子面臨父母婚姻衝突、親子互動不佳、家庭社經地位有限、家庭功能不彰,則會有較高的風險患上對立反抗症。此外,亦有研究指出,父母關係的和諧性與友善性,與孩子的敵意或違抗行為具相關性。

在今年,於《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刊登的研究中,來自挪威科技大學的心理學者Habib Niyaraq Nobakht與其團隊,嘗試透過七次資料蒐集的長期追蹤研究,來瞭解父母間攻擊對子女的對立反抗表現與行為規範障礙表現的影響。

儘管過往有不少研究探父母行為與子女行為表現的研究,研究團隊提到,這些研究大多是橫斷式的研究設計,意味著無法形成有因果性的推論;此外,過往的研究所指的概念較為廣泛,像是「父母衝突」、「外化行為」等,以至於無法確認,是否其中的細項概念,在研究模型中所扮演的角色仍如同它所屬的概念一般。綜合上面的思辨,研究團隊透過多波的研究設計,試圖瞭解父母之間的攻擊行為是否會預測子女對立反抗表現與行為規範障礙表現,而這些行為問題是否會再進而預測父母彼此的攻擊。

 

家內的敵意在無形中遞延

透過七波的研究追蹤,研究團隊自孩子們平均四歲追蹤至他們16歲,並透過問卷與半結構式會談的方式,瞭解照顧者與另一半之間的口語或肢體攻擊程度,以及孩子的對立反抗與行為規範障礙表現。分析結果指出,父母對彼此的攻擊行為,預測子女兩年後的行為規範障礙症表現;另外,子女的對立反抗表現,則預測父母對彼此的攻擊行為。

研究團隊提到,若是欲減少孩子行為規範障礙,或可以聚焦於父母的行為本身,例如,協助調整父母彼此的衝突解決方式,以較健康與友善的方式互動。此外,為了促進家庭功能的運作,研究團隊也認為能夠從促進親子互動關係,進而減少孩子的違抗行為達到此目的。最重要的是,研究團隊認為,處理父母彼此攻擊行為與減少孩子表現,亦仰賴治療師細緻的介入與治療,才使得家庭得以往目標前行。

 


參考文獻

  1. Lin, X., He, T., Heath, M., Chi, P., & Hinshaw, S. (2022). A systematic review of multiple famil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19, 10866.
  2. Nobakht, H. N., Steinsbekk, S., & Wichstrøm, L. (2024). Reciprocal relations between interparental aggression and symptoms of oppositional defiant and conduct disorders: A seven‐wave cohort study of within‐family effects from preschool to adolescenc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65, 753-763.
  3.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4)。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灣精神醫學會譯)。台北:合記。(原著出版:2013年)
(Visited 208 times, 4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