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已有活字,為何《四庫》還用手抄?(下)

分享至

中國的活字比歐洲早出現3-4世紀,但歐洲的活字書籍印刷量與豐富度都顯著超越。關鍵之一在於中文活字排版的成本,比歐洲的拼音文字明顯不利。中文印刷因而捨棄高昂的活字,選擇低成本的雕版。但若是族譜、喜喪帖這類格式固定的印刷品,就會選用活字。從供給面看,雕版成本比歐洲活字高,但這並不是書籍總印刷量不及歐洲的主因。歐洲文化與文字的多元性、各種版本《聖經》的普及、新大陸發現後的世界觀擴展,從需求面帶動了印刷業的興盛。

撰文|清華大學經濟系 賴建誠 退休教授

經濟分析

活字出現之前歐洲也有雕版,如果處在雕版與活字的轉折點上,某家德國印坊會選擇熟悉的魔鬼(雕版),或陌生的天使(新式活字)?表1有幾項主要訊息:1)一套新活字需要投入351鎊資金,傳統雕版不需這筆資金。2)但每頁內文的排版成本,活字只要2蘇,雕版刻要8.3蘇,活字能大幅節省成本提升利潤。

另一個因素是:印刷業務不僅有長篇幅的書籍,也有各式各樣的特殊需求,例如篇幅少印量小的政府公告。就算是書籍也要看需求量,所以雕版仍有生存空間。印刷坊主應該採用活字或維持雕版?或兩者並存?除了經驗與直覺,有無理性的分析能幫他抉擇:在多少印量的情況下用雕版會較有利?Angeles (2017)的核心貢獻,是以三條方程式和四個圖形,畫出雕版與活字的最佳生存區位。這是分析如何選擇印刷技術的新穎理論貢獻。此文有不少技術內容,我改用文字簡介他的推理與結論。

圖1:1454年谷騰堡活字版《聖經》|來源:作者提供

先分析各項成本。1)雕版的每頁都需要刻字,表1說中國的每頁成本約0.062兩白銀,歐洲活字排版每頁成本約2蘇。2)中文活字需要購買全套字體,價值138兩白銀,金屬活字要價520兩白銀;拼音活字每套351鎊。3)雕版做好後就不需排版成本,但會有紙張、油墨、印刷、裝禎等費用,每百頁約0.017兩白銀。4)漢字木製活字印刷,排版成本每頁0.025兩白銀,另加汰換老舊活字的費用。4)每百頁的印製成本,中文約0.026兩白銀,歐洲約3.4蘇。以上的訊息不易對比高低,因為不知當時白銀和蘇的購買力。

坊主在開業前就要選擇活字或雕版,若要同時承印雕版與活字業務會太複雜。中文活字要從字架找出大量單字,印後又要逐一歸架,耗費雙重勞動力。拼音活字也做同樣的事,但60種字體在身邊轉盤上就可歸架。把上述因全部考量後,就會產生複雜的「策略組合選項」。面對上述四項成本條件的制約,每家印坊都要追求利潤極大化。

坊主的核心考量是另一項重要因素:對印刷量的預期。一本書印100、500、1000、2000本,隨著印量的大小,有時雕版較合算,有時活字較有利,這是很複雜的組合分析。Angeles (2017)呈現各種狀況的可能解,簡述如下。

1)為何雕版在中國廣泛延用到19世紀下半葉?依他的圖1解說,適合活字的區位是總頁數4000頁以上、總印量約350份這個特殊的小區間。為什麼?想想看,我們手邊有哪些書篇幅超過4000頁,但限量印350本?很罕見,最直接的個案就是清乾隆《四庫》:內容龐大但只要七套抄本,若用活字又貴又麻煩,手抄最快最便宜。雍正朝印的《古今圖書集成》確實是用銅活字印,但只印了64(或66)套。這是皇室不計血本的大手筆,沒有民營印坊會投入這種超大型、超小量的特殊出版品。

圖2:《古今圖書集成》|來源:作者提供

相較之下,雕版的存活區就寬廣得多,依照公式計算的理論值是:只要在3800頁以下,印刷數量從0到1600都是存活區。較可能的實際狀況是,只要頁數和印量都超過100,雕版都能獲利存活,這也符合漢字書籍的實務:雕版的存活區塊必然遠大於活字。活字印刷初始期(1450-1600年間),歐洲印坊的規模很小,甚至低到每10年才印16.6種書。若以每種200頁計,平均每個印坊10年才排版印刷3,300頁。

我們可以合理假設,明代中期到明末(1450-1600),由於工商繁榮、科舉興盛、宗教類書籍廣傳,用雕版的印刷量會比歐洲的活字印刷量高很多,也就是說中文活字印刷的比例會比歐洲低很多。這些事並無確切數據,可以確定的是:中國民間印坊以雕版為主,活字只用在官書,因為高成本的活字設備私人印坊難以承擔。

中文活字有兩種主要材質:金屬活字和木製活字,也有膠泥活字但較易破碎。Angeles (2017)圖2畫出三塊存活區:雕版的存活區最大片,這和圖1的情況相似,理論上無頁數與印量的限制。圖2的新意在於,區隔金屬活字與木製活字的存活區,兩者既有交集也有區隔。木活字的存活區在3500頁以上,印量在1-400本之間。金屬活字的存活區是頁數1.3萬以上,冊數1-1000本以下。意思是:只有大型類書才用活字,一般書籍仍是雕版的天下。

Angeles (2017)圖3分析歐洲活字的生存區,理論值是1,117頁。任何規模的印坊,若評估自己的總排印頁數超過1,117頁就會選用活字,總印刷的冊數則無關緊要。前述歐洲1450-1600年間的印坊,10年平均總印刷頁數約為3,300頁,所以業者必然放棄雕版改採活字。中國的情況相反:雕版沒有1,117頁的門檻,加上活字設備價昂(500兩白銀一套),雕版就成為唯一選項。

透過這樣的理論分析,就可明確知道為何雕版直到晚清還能堅強存在,以及為何活字只有皇室印書才用。歐洲印坊只要超過1,117頁就選擇活字,這也解釋了為何谷騰堡之後,活字就主宰歐洲印刷業。活字在清中葉之前難以存活,不是印刷技術落後,而是受限於漢字的特色:單字數量龐大,活字排版昂貴費工。鑄字機出現之前,雕版確實合乎商業理性。

以上分析是以總印刷頁數為主要考量,若以印刷冊數來考量會有何不同?表1顯示歐洲活字的排版成本較低:中文活字每頁需0.55工作日,拼音活字0.33工作日。原因很簡單:用60個字母排一頁,必然比用好幾千個漢字排一頁快。但歐洲的低排版成本優勢,只在一本書印400冊以下的情況才存在,若是400冊以上雕版就有優勢了。

若用雕版一次印1,000本,每本的平均成本就會比活字印刷低19%;印2千本就能便宜到26%(1/4)。這解釋了為何雕版在中國能存活到19世紀下半葉:科舉用書如《四書》,或經典書籍如《西遊記》,需求量穩定又不需版稅,印坊應能輕易供給2000本。另一家印坊專供《五經》和《水滸傳》,也能長久經營無虞,這是Angeles (2017)圖4的核心訊息。

 

《四庫》與《集成》

以上的解說足以回答本文的標題:宋代已有活字,為何清乾隆的《四庫》(1772-83)還用手抄?《四庫》的核心性質是欽定本,是國家認定的標準本,歷代經史子集若有疑議,以欽定本為裁決依據。

《四庫》共收3,500種書,79,337卷,約9.97億字,每頁楷書16行每行21字。抄寫七套存放「北四閣」與「南三閣」,合稱四庫七閣。因為只製作七套,鑄活字的工程太大太慢。為保證內容權威性,每卷都有「詳校官」和「覆核官」實名負責。若《四庫》用雕版或活字,工程必然太大成本太高,手抄是最快速最低成本的選項。

圖3:《四庫全書》|來源:作者提供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是清康熙時期,福建侯官陳夢雷編輯的大型類書,雍正四年(1726)校成。共一萬卷,另目錄40卷,分曆象、方輿、明論、博物、理學、經濟六類「彙編」。彙編之下共分32「典」,之下共分6,117「部」。初版本分裝576函,有5020大冊(含目錄20冊),50多萬頁共約1.7億字,圖片萬餘幅。這是現存最大部的類書,據說印製處是現今北京清華大學的熙春園。

編製期是康熙朝的1701-06年間,約1725年呈御覽,雍正4-6年(1726-28)用銅活字排印64部(套,另一說是66部),稱為銅字版,現今僅存十餘部(套)。光緒10年(1884)以三號扁體字鉛印1500部,稱為鉛字本或扁字本,4年印齊。1894年上海同文書局石印100部,稱為同文版或光緒版,耗銀50萬兩。民國後有多種複印版本,基本上是縮版影印。

現今的《集成》有全套縮印本,有一段時期我時常翻閱「經濟彙編」內的「食貨典」。感覺版面高雅整潔,全套格式統一絕非手抄,字體高度一致,可能真的是全用銅活字。鑄這麼多銅字與圖片,總成本必然可觀,為何不印6,600套供天下州府縣與藏書家購置,官民兼顧共享?

若用銅活字排印,必然是動用國家資源不計盈虧。本文是針對民間印刷業者的商業理性選擇,這種分析自然不適用帝王級的工程。為何雍正的《集成》不和乾隆的《四庫》一樣手抄?《集成》是大百科型的類書彙編,主要目的在保留文獻,有欽定本之名但無標準本的意味,更沒有《四庫》的文字獄肅殺氣,也沒有「四庫七圖」那種限定的意味。雍正、乾隆年間正值開國未久,經濟強盛行有餘裕,鑄銅字印《集成》這種盈虧瑣事,就不勞雞腸鴨肚的經濟學家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

 


參考文獻

  1. Angeles, Luis (2017): “The great divergence and the economics of printing”,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70(1):30-51.
  2. 蘇精 (2014)《鑄以代刻:傳教士與中文印刷變局》,臺大出版中心。
  3. 聯合新聞網 (2017.5.14) 〈台師大證實中國是最早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國家〉
  4. Brokaw, Cynthia (2017): “The dance of ‘old’ and ‘new’ in Chinese print culture, 1680s-1955”, Science in Context, 30(3):281-324.
(Visited 330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