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道歉了?一探理工天才的感情世界(二)

分享至

愛因斯坦,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因其卓越的科學貢獻而為人熟知,但在這些光輝成就的背後,他也曾經對於一些事情感到後悔,像是,他曾將宇宙常數引入廣義相對論,後來卻稱這為「一生中最大的錯誤」;他促成了曼哈頓計劃的啟動,但對於核武器造成的傷亡感到內疚;他也曾與納粹支持者菲利普.萊納德有著口角衝突。愛因斯坦雖然是科學天才,但也有著深刻人性的掙扎與反思,這些思考至今仍對我們有所啟示,使我們知道該以什麼態度來看待科學發展。

撰文|黃鼎鈞

上一篇報導中,我們看到了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的情感面貌,以及他對於自己在家庭與感情上的歉意。這一次,我們要來認識這一位世紀天才曾經為了什麼事情道歉過,使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瞭解愛因斯坦的心理世界。

 

宇宙常數的懊悔

1920年代的科學界,愛因斯坦的名字已經名震四方,他的廣義相對論在物理學上掀起了革命,然而,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卻說他做了一個一生之中「最大的錯誤」,這一錯誤的起因要追溯到1917年,當時,愛因斯坦根據自己的廣義相對論推導出宇宙處在一種動態擴張的狀態之中,然而,同時身為牛頓 (Isaac Newton, 1643-1727) 的頭號粉絲,他秉持著牛頓的世界觀,堅信宇宙是靜態且不變的,但這信念與他的推導不相符合,因此,為了讓他的理論符合靜態宇宙的觀念,愛因斯坦引入了一個宇宙常數,這個常數的作用是抵消引力,使宇宙保持靜態,直到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愛德溫.哈伯 (Edwin Hubble, 1889-1953) 透過望遠鏡觀察到遙遠的星系正在遠離我們,這成了宇宙正在膨脹的鐵證,這一發現震驚了當時的科學界,也讓愛因斯坦意識到他的宇宙常數根本是多餘的,因此,愛因斯坦曾說道:「引入宇宙常數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錯誤。」這一件事成為了科學史上的一個著名的小故事。有趣的是,在現代宇宙學研究中,為了解釋更多的天文發現,宇宙常數又再次被引入,用來解釋暗能量與宇宙加速膨脹。就現在來看,或許,愛因斯坦的認錯又是一個錯誤。

圖1:1931年,愛因斯坦與愛德溫.哈伯在加利福尼亞的威爾遜山天文臺,透過100英寸望遠鏡的鏡頭觀察,這正是哈伯於1929年通過該望遠鏡發現宇宙膨脹的地方|來源:Courtesy the Archives, CalTech

 

核武的倡導

1939年二戰期間,愛因斯坦與物理學家李奧.西拉德 (Leo Szilard, 1898-1964) 共同寫信給美國總統羅斯福 (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警告美國政府,納粹德國可能正在研發原子彈,並建議美國應加速其核研究計畫,這封信直接促使了曼哈頓計畫的啟動,最終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隨著1945年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造成人民大規模的死傷,愛因斯坦深感震驚和內疚,他對自己促成這一武器研發感到極大的懊悔。戰後的歲月裡,愛因斯坦成為了和平主義者和核武器的堅定反對者,他曾公開表示,如果早知道德國未能成功研製原子彈,他絕不會建議羅斯福進行這項計畫。關於核武器的研發,愛因斯坦在多篇公開文章和演講中多次表露自己的懊悔,他強調,科學應該服務於人類福祉,而不是用來製造毀滅性的武器。

圖2:原子彈在廣島市上空550公尺爆炸後產生的蘑菇雲|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與菲利普.萊納德的衝突

菲利普.萊納德 (Philipp Lenard, 1862-1947) 是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因其在陰極射線和光電效應方面的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獎。然而,萊納德也是納粹主義的支持者,由於愛因斯坦的猶太身分,他與愛因斯坦在政治上有著矛盾。不僅如此,身為實驗物理學家的萊納德,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持強烈的反對態度,認為這一理論過於抽象,缺乏實驗基礎和直觀性,他甚至將相對論貶低為「猶太物理學」,認為這與他所支持的「德國物理學」傳統背道而馳,對此,愛因斯坦並未保持沉默,他回應由萊納德領導的科學運動時指出:「一種新的『德國物理學』開始興起,並在媒體中獲得了大量支持,這是一種最劣質的學說,並且背叛了德國科學,這一運動背後的主要人物是傑出的實驗物理學家萊納德。」(A new ‘German physics’ began to take hold, which found much support in the press. It was of the worst quality, and it betrayed German science. The leading spirit behind this movement was the outstanding experimental physicist Lenard.)這句話直接點名了萊納德對於相對論的反對,並透露這種反對是基於政治和種族偏見,而非科學事實。此外,愛因斯坦也曾用幽默的方式諷刺這些攻擊,他說:「如果我的相對論理論被證明是正確的,德國將聲稱我是德國人,而法國將宣稱我是世界公民;倘若我的理論被證明是錯誤的,法國會說我是德國人,而德國則會說我是猶太人。」(If my theory of relativity is proven correct, Germany will claim me as a German and France will declare that I am a citizen of the world. Should my theory prove untrue, France will say that I am a German and Germany will declare that I am a Jew.)然而,隨著二戰的結束,愛因斯坦逐漸意識到,自己也不應該因為個人的恩怨而貶低萊納德的科學貢獻,儘管在政治立場上格格不入,愛因斯坦依然承認萊納德在物理學上的成就是無可否認的。

圖3:德國物理學家,19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萊納德|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身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愛因斯坦的科學貢獻出類拔萃,全人類有目共睹,直到現代,我們的GPS衛星定位,也正是相對論的應用之一。然而,這位天才並不是完人,他也曾在科學的研究上犯錯,在亂世之中也曾做出令自己後悔的行動。透過對愛因斯坦有更立體的認識,或許可以讓我們在科學上保持更開放的胸襟,並且可以再次提醒我們每一個人,在科學飛快進步的時代當中,我們應該妥善的應用科學來造福人類,使得我們能在地球這家園上永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Pais, Abraham. Subtle is the Lord: The Science and the Life of Albert Einste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2. Calaprice, Alice, et al. The Einstein Almanac.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5.
  3. Gordin, Michael D. Einstein in Bohemi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0.
(Visited 483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