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從植物病理到癌症檢測——專訪臺大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沈湯龍教授

分享至

10/19(六)14:00沈湯龍教授主講「液態檢體在精準醫學發展趨勢」

訂閱 CASE YouTube 鎖定直播 開啟小鈴鐺

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 沈湯龍 教授兼系主任|來源:講師提供

採訪、撰文|周書瑋

審訂|沈湯龍 教授

 

當聽到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多數人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常常是走在田間觀察作物、診斷病害的植物醫生,忽略了細究微生物學除了在農業,也在生技和醫學領域中包羅萬象的發展潛力。今天的專訪邀請到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沈湯龍教授兼系主任,和我們分享他從植物病理與微生物跨足到分子細胞生物學和癌症生物學研究的心路歷程,以及年輕學子面對跨領域研究,特別是農學院和生命科學院學生,需具備的專業能力和心理素質。

 

在徬徨中摸索,勇於且堅定嘗試陌生的領域

談及為何會從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轉入癌症、分子醫學研究,沈湯龍笑著說,每個人都不可能平平順順地過完一生,肯定有些人生故事可以分享。在臺大植病系求學,到了大三、大四甚至畢業後,他對人生始終有些徬徨,像無頭蒼蠅亂撞,什麼都想嘗試,最後決定在母系蘇鴻基教授的指導下,以植物病毒學研究主題完成碩士學位,碩士期間也發現自己對研究的興趣和熱忱。退伍後,適逢分子細胞生物學開始在臺灣蓬勃發展,許多海外學者回國擔任教職,沈湯龍抱著一份想嘗試新事物的冒險精神,加入臺大醫學院分子生物醫學研究所甫回國的吳忠勳老師實驗室擔任研究助理,學到許多分子細胞生物學的先進實驗技術、概念,以及獨立操作和研究的能力。「學生選實驗室時,不是要選最有名的實驗室,而是找最適合自己的,像是要能和教授相處融洽,或對教授的研究領域有興趣。」沈湯龍認為,因為吳忠勳老師願意放手讓他多方嘗試,有問題就一起討論,才為日後跨領域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這份勇於嘗試新領域的冒險精神,在人生各個階段鼓勵著沈湯龍拓展人生經驗。在分子醫學實驗室工作一段時間後,在老師的鼓勵下,即使經濟條件和語言能力不夠好,他仍決定硬著頭皮去美國一闖,大幅拓展了自己的人生和科學視野。博班畢業後,沈湯龍認為應該將自己所學回饋家鄉,加上臺灣剛好處在學術和產業的轉捩點,政府制定五年五百億計畫,將許多資源挹注給國際化和學術研究,他決定回臺接任教職。儘管剛回臺灣時遇到不小的文化衝擊,一度想離開臺灣,但最後仍堅持下來。返臺任教後,他認識許多年齡相近且志同道合的同事,大家都有著讓臺大更國際化的憧憬,於是他投身國際學術交流,積極促成不同系所間的跨領域交流,同時和歐美日等國許多大學簽訂學術合作計畫,讓臺大成為臺灣高教國際化和跨領域研究的領頭羊。

 

農學跨領域到醫學之路

和許多生農或生命科學院的學生一樣,教授曾自認實力不足,認為農學院大學課程訓練不如醫學院扎實,因此離開吳忠勳老師的實驗室後,他原本仍計畫留在植物病理所讀博士班。然而,在康乃爾大學植病所時,由於實驗室研究經費問題,他從植病所轉到獸醫學系的分子醫學系,全力投入癌症細胞生物學,赫然意識到過去在植微(病)系所受到的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動物和細胞生物學訓練,對博班期間轉換跑道功不可沒。沈湯龍認為,農學院和生科院課程較廣,教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事實上對於學生將所學應用在醫學和生化領域非常有助益;相較之下,醫學院分科精細,學生思考模式較深入但也較窄,因此沈湯龍鼓勵生農院學生不必妄自菲薄,反而要善用廣而多元的大學部訓練,為日後深度投入某一領域做足準備。

沈湯龍再再強調微生物學在生物學、醫學和保健食品學上的應用價值,從早期的抗生素(青黴素)到現在被證實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冬蟲夏草和靈芝,都和微生物學脫不了關係。微生物學也是病毒學、分子生物學、癌症研究、免疫學等,甚至現在的基因編輯技術的基礎,許多科學家對許多疾病的研究都建立在對微生物和其分子機制的認識上;近年來更發現許多微生物可以分解特定廢棄物,成為淨零碳排和永續發展目標的新寵兒。

 

跨領域、國際化和產學合作的無窮潛力

有鑒於生科、生技、醫學和農學必然要走向跨領域合作的趨勢,沈湯龍決定接任臺大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從臺大開始推動Bio-Group來強化學術研究交流及合作效率;他也串連海外從事生技醫農研究或產業的臺灣人,在歐美各大學或生技醫產業區域組成Taiwanese Biotechnology Association (TBA),集結各地資源,讓臺灣學子在海外發光及持續與臺灣鏈結。除此之外,在擔任臺大產學合作總中心主任期間,沈湯龍整合規劃首次「臺大館」參展亞洲生技大會和醫療展,推動制定了臺大股票處分辦法,活絡產學合作下企業給臺大的產權,將資源運用效率最大化,他也舉辦全國產學與智財經理人高峰會,提供產官學界共同討論和交流國內智慧財產經驗的平臺,瞭解彼此的優劣勢和相互合作的空間。

農學院出身的他也提到,農業作為臺灣的立國根基,正處在轉型的十字路口,許多跨領域合作契機等待發掘,像是結合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精準農業、結合基因編輯和基因轉殖的生物技術農業、結合醫學與食療的個人化和健康農業,甚至是以生物細胞為工廠的綠色生產。臺灣的農業應該系統性且跨領域的整合土地健康、人類健康與人工智慧等當代重要元素,朝聯合國One Health概念前進,即使資源有限,也能激發無限創意。

(Visited 273 times, 2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