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抗拒誘惑?做事老是「凸槌」?自我調整可能失敗囉

你常在本該要好好工作時忍不住停下來滑手機,或是想些無關緊要的事嗎?或是今年立志要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你,卻常常抵擋不住甜食、酒精還有香菸的引誘?那你可能要小心囉,之所以常常發生這樣的情況,有可能是因為你的「自我調整 (Self regulation )」歷程在某些情境下失敗了。

Read more

中學時期的友誼經驗可能影響愛情關係

在求學的過程中,學生每天的生活除了家人與老師,最常接觸到他人就是班上的同學,而遇到志趣相投的人更可能進而成為好朋友,並發展出穩定的友誼關係。也因此,在這個階段的人際相處變成每個人在邁入社會前熟稔社交技巧的機會。然而,你知道在中學階段屢次遭遇被同儕拒絕或是排斥的經驗,可能是之後與他人發展愛情關係時的危險因子嗎?

Read more

High 到最高點的代價:甲基安非他命對腦部可能造成的損害

目前多數的研究都認同,吸食甲基安非他命會使認知功能產生缺損,但是 Fitzpatrick 等人認為無法確定在甲基安非他命成癮者身上所發現到的認知功能缺損,是否可以完全歸因於這種藥物的濫用?還是由於患者本身也具備其他成癮物質的濫用使然?因此 Fitzpatrick 等人將把香菸、酒精與大麻的使用,以及人們本身的憂鬱程度列入考量,來檢視甲基安非他命與認知缺損的關聯。

Read more

不同認知思考可能對你的睡眠有不同負面影響?

睡眠量的多寡與我們在生活中因應各式各樣的事件的能力有關,像是具備足夠的注意力、警覺性或是儲存白天所經驗到的記憶等。當我們面前有位受失眠所苦的人,你可能會想給予他這些建議,像是「你就別想那麼多吧」或「你一直想著要睡覺就會睡不著哦」等。然而,這些建議確實能助於改善他的睡眠困擾嗎?又或者,進一步探究,頻繁的擔心睡不好或是頻繁的想起白天的事情對於睡眠有什麼負面的影響呢?

Read more

溝通模式與社交焦慮的關聯性

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對於陌生他人的檢視,感到持續的異常緊張與不安的心理疾病。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定義,社交焦慮症的症狀也包含個人擔心他們將表現出的行為,甚至是額外的焦慮表現,會引起別人的負向評價,比如被他人拒絕或是不解;以及逃避那些社交情境。社交焦慮症的成因可以從行為觀點思考,像是因為起初被告知或是透過自身經歷,而迴避特定的情境,而往後個人就藉著迴避行為或是其他安全行為(safety behavior)來使自己不用再度經歷這樣的過程,從而強化這樣的行為歷程。

Read more

非法藥物如何引發思覺失調症症狀?

造成思覺失調症的病因有很多種,基因與遺傳可能是其中一個理由,但是在實驗室建立起的動物模式(animal model)上,我們可以發現某些藥物可以直接讓健康的動物精神症狀發作,例如:苯環利定(Phencyclidine;PCP)、K他命(Ketamine)、麥角酸二乙醯胺(LSD)還有安非他命。究竟藥物是如何引發動物與人類的精神症狀呢?

Read more

有ADHD家族風險的孩童與他人相比,可能多早出現表現差異呢?

對許多人而言,過動兒這個稱呼並不陌生,然而,並非出現過量的活動行為就是所謂的過動。坊間常聽到的過動症全名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常簡稱為ADHD。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現有定義,ADHD的主要症狀包含注意力、衝動控制與過動層面的問題;換言之,患有ADHD個案常出現的症狀,包含如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易受干擾而分心,或出現過多身體活動,像是坐立難安等;此外,也有對於周遭刺激的衝動抑制困難現象。ADHD也和遺傳有關聯,若是一等親家人患有ADHD,則出現ADHD的風險也會增加。

Read more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壓力與毒癮發作

戒斷古柯鹼相當困難,這可能是因為戒斷症狀本身就讓人痛苦難耐,長期使用後若然停藥,吸食者可能會經歷暈眩、神智不清、暈眩、神智不清、搔癢、疲倦、流鼻水、冒冷汗等副作用;近來有學者認為,「壓力事件」也可能是使古柯鹼使用者再次吸食毒品之一:古柯鹼依賴者與正常人相比,他們的腦部是如何回應壓力情境的呢?這樣的腦部活動會如何影響他們面對古柯鹼時的反應呢?

Read more

從青少年發展一窺嗜食與暴飲行為

資料分析結果得出,對於酒精或是食物失去控制的現象,確實與個人用來壓抑不喜歡的感受有關,而與嗜食與暴飲有關的危險因子則可以從行為、個人層次與社會文化層次解釋。對於年輕女性而言,知覺的無敵感(perceived invulnerability)為發展出嗜食與暴飲的危險因子。

Read more

神父,我有罪:信仰的力量與酒精成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所述,酒精濫用(Alcohol misuse)每年造成全球超過3百萬人死亡,且嚴重損害青壯年人口的健康。過去在探討有效的戒酒方法時,臨床心理學家常常將生理因素、遺傳、人際互動模式、社經地位、人格、精神疾病以及生活壓力等因素納入考量,但是最近30年以來,心理學家開始注意到了「信仰」的神秘力量:宗教信仰與酒癮的關係是什麼?

Read more

快時間還是慢時間?不同疾病患者的時間知覺差異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感覺呢?當正在進行無聊的事情,總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漫長難耐;正在做些休閒活動或與好友聚會、遊戲時,卻彷彿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事實上,這正是時間知覺的現象(time perception)之一。時間的運行與流逝,對人們有重要的影響,包含生心理層面,比如我們透過生理機制的恆定來維持日夜節律,並進而擁有規律的睡眠;在心理層面,則是個人對於時間運轉的主觀詮釋,並受到內在或是外在刺激的影響。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的學者Giovanna Mioni與其他學者,於2016年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發表的研究中,則是好奇:感知外界時間過得較為緩慢的憂鬱症患者,與時常處於高度緊張、警覺的焦慮症患者,他們的時間知覺有些甚麼樣的特徵與差異呢?

Read more

為什麼人們固執己見?

科學研究發現讓人們固執己見的幕後黑手是我們的大腦。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倫敦大學城市學院 (City University)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醫學研究院 (Virginia Tech Carilion) 的研究團隊,在整理文獻時發現之前研究顯示人們在聽取他人意見時會受到他人措詞強度的影響,在對方非常有自信陳述意見下容易改變自己原先的想法。

Read more

繭居族的焦慮:「我即使努力了,也只會惹人討厭而已吧」

多數的繭居者對於自己的存在或行為都感到相當痛苦,而且負責照顧他們的家人也要承擔許多一般人難以想像的負擔,因此專家提出了幾個疑問:是哪些人比較容易發展出繭居的生活狀態呢?我們的社會為什麼會有繭居族的存在?治療師可以怎麼做,來幫助這些繭居族「破繭」重獲新生呢?

Read more

處方藥的濫用危機:鴉片類藥物成癮與大腦

鴉片是一種從罌粟(Papaver somniferum;Poppy flower)裡面萃取出來的物質,它曾經是相當「時尚」、受人歡迎的毒品,後來使用人口慢慢變少了。但是在許多工業化國家當中,研究人員最近又開始發現鴉片中毒的案例,因此Martínez與Ballesteros利用文獻回顧的方式,打算找出原因(Martinez and Ballesteros 2019)。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