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藥物如何引發思覺失調症症狀?

分享至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文/周玟萱

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是一種精神疾病,舊時稱為「精神分裂症」,疾病的主要症狀表現為「一系列紊亂的認知、情感與行為」。例如:「正性症狀」的典型表現包含「妄想(Delusion)」、「幻覺(Hallucination)」與「解構語言(Disorganized speech)」;在「負性症狀」發作期間,患者會變得情感淡漠、難以感受到快樂並且喪失動機;認知功能也可能因病受到影響。

造成思覺失調症的病因有很多種,基因與遺傳可能是其中一個理由,但是在實驗室建立起的動物模式(animal model)上,我們可以發現某些藥物可以直接讓健康的動物精神症狀發作,例如:苯環利定(Phencyclidine;PCP)、K他命(Ketamine)、麥角酸二乙醯胺(LSD)還有安非他命。究竟藥物是如何引發動物與人類的精神症狀呢?

●二戰士兵的「提神妙方」:安非他命

安非他命最早於1887年被合成出來,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許多軍人靠服用安非他命來提升自己在戰場上的表現,而時代背景也給了這些士兵充分的理由。

可是到了後來,專家發現因為吸食過量安非他命而罹患精神症狀的人越來越多了(Amphetamine-induced psychosis),他們的症狀表現跟思覺失調症「正性」症狀非常類似,患者會出現幻聽、妄想以及幻覺等症狀,而且似乎只有大量注射安非他命者才會發病。

根據動物研究,安非他命很容易影響動物前額葉的功能,因為安非他命會增加紋狀體(Striatum)的多巴胺(Dopamine)分泌,同時會使前額葉的谷氨酸(Glutamate)增加,這些現象很可能導致正性症狀發作。而且我們在實驗室安排的情境內,可以擺脫基因遺傳的影響,單靠安非他命的注射就讓健康的動物「發病」。

●魔鬼的呼吸:東莨菪鹼

「東莨菪鹼(Scopolamine)」,俗名「魔鬼的呼吸」,它本來是一種缺少成癮特性的抗痙攣藥物,但在缺乏管理的情況下很容易被濫製成迷幻藥,讓使用者產生幻聽、幻覺、記憶缺損等副作用,在部分動物實驗的結果中,這種藥物還會造成社會認知缺損。

東莨菪鹼是一種非選擇性的乙酰膽鹼受體拮抗劑(Non-selective antagonist of 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它能夠跟「毒蕈鹼型受器」的任何一種亞型結合(即M1、M2、M3、M4與M5受器),藉此調節多巴胺跟乙醯膽鹼的分泌。

在「腦橋」這個區域,東莨菪鹼會在M2受器的終端形成阻斷(Blockage),使中腦的黑質還有VTA區的乙醯膽鹼分泌提升,有人認為這可能就是造成精神症狀的原因。但是於此同時,藥物會抑制使用者部分的的認知功能,例如:記憶、注意力等,而且這症狀經常是緊接著在服藥過後才會產生。

●天使塵與K他命

苯環利定(Phencyclidine;PCP)原本是一種麻醉藥,但是因為副作用太過嚴重,目前已被其他麻醉藥物取代,這些症狀包含幻聽、譫妄、記憶喪失、意識不清等,與思覺失調症正性症狀相當類似。在台灣目前被列為第二級毒品,暱稱「天使塵(Angel Dust)」,或是「愛之船(Love Boat)」。

苯環利定無論是藥效還是機制都跟K他命非常類似,它們都是NMDA受體的結抗劑(Antagonist),也都可以使健康的動物在不受基因、遺傳的影響之下,就發展出精神症狀,因為它們都會刺激腦部產出過量的多巴胺(Dopamine)以及谷氨酸(Glutamate),只是通常而言K他命製造出來的「症狀」不會比PCP還要嚴重,所以吸毒者比較容易偏好K他命。

●開啟奇幻的視野:麥角酸酰二乙胺(LSD)

1943年,學者Albert Hoffman以外發現麥角酸酰二乙胺(LSD)會製造幻聽、幻覺等效果,後來遭到多國禁用,但事實上它不只與近代的「嬉皮文化」形成了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時也幫助了近代的學者更加瞭解思覺失調症的機制。

LSD是一種致效劑(Agonist),它會刺激血清素(Serotonin)受器5-HT2A,可能因此造成思覺失調症正性症狀的產生,然而我們仍然需要更多證據,才能解釋這個機制;也有一說認為,LSD可能會增加前額葉神經元的谷氨酸,導致精神症狀發作。

 

參考資料:

  1. Suji Ham. Tae Kyoo Kim., Sooyoung Chung & Heh-In Im., Drug Abuse and Psychosis: New Insights into Drug-induced Psychosis., Experimental Biology., 2017
  2. Joel Frohlich & John D Van Horn., Reviewing the ketamine model for schizophrenia.,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13
(Visited 79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