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DHD家族風險的孩童與他人相比,可能多早出現表現差異呢?
文/蔡岷哲
對許多人而言,過動兒這個稱呼並不陌生,然而,並非出現過量的活動行為就是所謂的過動。坊間常聽到的過動症全名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常簡稱為ADHD。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現有定義,ADHD的主要症狀包含注意力、衝動控制與過動層面的問題;換言之,患有ADHD個案常出現的症狀,包含如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易受干擾而分心,或出現過多身體活動,像是坐立難安等;此外,也有對於周遭刺激的衝動抑制困難現象。ADHD也和遺傳有關聯,若是一等親家人患有ADHD,則出現ADHD的風險也會增加。
●ADHD的家庭風險與表現差異
由上述資訊可得知,ADHD是個綜合多樣症狀的疾病,而對於身處學習階段的孩童而言,這些不同層面的症狀表現會或多或少的干擾他們的日常生活,像是學業表現與社交人際互動等。是否給予兒童藥物治療是需要謹慎思考的處置,也因此在給予診斷前,醫師也會對兒童進行長期的觀察,並多方面蒐集資料來進行全面性的評估。除去藥物治療,目前也有以行為取向的治療或團體治療等心理治療方式。那麼,對於有ADHD家族史的孩童,我們多早能知道孩子有潛在的ADHD發展趨勢呢?
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與其他大學的Meghan Miller等人,在年初於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所發表的研究,即探討了具有ADHD發展風險的嬰兒,是否比一般孩童有更多相關症狀表現,以及可以多早於發展初期偵測出差異。Miller等人認為,過去針對偵測早期ADHD風險的研究所探討的觀察指標,較少著墨於上述ADHD的主要症狀群(注意力不足、過動與衝動),而是探討其他指標,像是兒童氣質表現或是情緒調節等;除此之外,Miller等人也指出,過去相關的研究多針對社區、一般樣本進行研究,也較少針對高發展風險的嬰幼兒加以探討。本著探討對嬰幼兒而言,家族風險對症狀表現在何時可以被偵測出差異,使得照顧者與臨床工作者可以合作對孩童進行行為取向的介入,來減少不良的症狀後果出現的構思,研究團隊針對一群嬰兒進行多波的追蹤研究。
Miller等人招募兩群嬰兒受試者,分別為43名高風險參與者與40名低風險參與者。所謂的高風險個案,代表的是有ADHD的家族史的嬰兒,在招募時會一併對手足與父母進行調查。而低風險的則是無家人罹ADHD。為了排除自閉症的影響,在招募時也排除了家人有自閉症的參與者。研究的資料程序共三個時間點,為12、18以及24個月,並在每次的研究中,蒐集不同來源的資料,包括研究者對嬰兒的各面向行為進行評分、透過錄製影片來觀察相關的ADHD症狀行為是否出現,以及在每次研究尾聲瞭解家長的平時觀察。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避免研究者對不同組別的觀察偏誤,評分者與影片觀察者事先都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高風險組還是低風險組。
●組別差異出現更提早
研究結果顯示,約12個月大時,高風險與低風險的嬰兒在行為與相關的表現上,即可在各個資料蒐集來源的結果上呈現出差異,尤其是過動—衝動面向;換言之,研究者的主觀評分與透過影片所觀察的特定行為的程度高低皆有明顯組別差異;此外,高風險嬰兒的父母在問題報告上,也明顯比起低風險嬰兒來的多。不過與研究者的預期不符的是:儘管在不同時間點都可以觀察到兩組的表現差異,但這樣的差異並沒有隨著時間的進展而有所擴大。
Miller等人針對ADHD的不同主要症狀指標進行探討,並找了高低家族風險的嬰兒進行研究,發現在12個月大時即可以發現組別差異,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發現並不意味著高風險的嬰兒未來就會被診斷為ADHD,畢竟如前所述,正常發展階段的行為與ADHD的相關症狀表現並不容易區分,需在進行長時間的追蹤才可以得到更清楚的解釋與預測;此外,相關的研究觀察也都是在結構化的環境下進行,代表不能直接類推到一般生活情境中。儘管如此,這樣的研究發現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提供孩童在早期發展變化的觀察方向,並得以在發現疑似出現相關表現時,可以為其設計適切的行為輔助介入方案來協助其發展。
參考資料:
- Miller, M., Iosif, A. M., Bell, L. J., Farquhar-Leicester, A., Hatch, B., Hill, A., ... & Ozonoff, S. (2020). Can Familial Risk for ADHD Be Detected in the First Two Years of Life?.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1-13.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4)。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灣精神醫學會譯)。台北:合記。(原著出版: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