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斥與潛在的負面心理危害:談自我慈悲的保護作用

分享至

圖片來源:pixaby.com

撰文/蔡岷哲

排斥與負面心理經驗

當今社會裡,人類多半難以離群索居,自我們呱呱墜地以來,便持續的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前行。同儕、同事與朋友,都是在關係建立與互動中的潛在互動對象。大多數的人們或許曾經經歷與同儕或他人不和、意見不一或甚至是吵架的情境。然而,部分的人可能經歷更深層的負面關係經驗,像是被同儕忽視、拒絕甚至是排擠。儘管許多人能瞭解遭受排擠的經驗是十分難受的,但這對於當事人心理層面,究竟會有什麼影響,以及什麼樣的變化呢?

過去心理學家Kipling Williams對於排斥概念(ostracism)相當感興趣,關於個人遭受排擠的心理歷程,Williams在他的理論模型中指出,當事人的心理歷程中可能出現三個階段的變化,首先是出現傷心與生氣等負向情感,這時候,個人的內在需求,像是歸屬感或是自尊等,也都會受到威脅。第二個階段則是當事人開始出現認知層面的思考過程,思考這一連串的事件與經驗對於自身的意義為何,也會進而去修補自己受影響的內在需求。倘若當事人被排斥的經驗是長久的,那麼,相應出現的第三階段即會是更深層的負面影響,如出現憂鬱症狀、無望感,或者是對自我價值的懷疑等。

在2019年底,香港中文大學的心理學者Tonglin Jiang 與Zhansheng Chen的研究延續過去關於排斥的議題,並刊登於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中。他們發現,過去的研究多半是探討短期的排斥經驗,比較少針對長期排斥的影響進行討論,因此他們便針對遭受長期性排斥的經驗與憂鬱症狀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過去相關的研究認為,在長期性排斥與後續的負面結果之間應該存在其他的作用機制,人生的意義感則是其中之一。Jiang與Chen根據過去學者的豐富研究結果進一步假設,人生的意義受到威脅會是排斥經驗與負面的心理影響(在此為憂鬱症狀)之中的重要因子。此外,有關自我保護的因子,他們認為自我慈悲(self-compassion)可能會是保護受排斥的當事人免於遭受憂鬱症狀侵擾的認知風格。自我慈悲是一種對於自身不過度評價,並且保持開放與仁慈的態度,在過去的研究中也被發現是對於人們的幸福感有益處的元素,可以協助人們面對生活中多樣化的挑戰。

對自己的仁慈與寬容,能發揮保護效果

為了瞭解上述的研究問題,Jiang與Chen針對成人進行兩次的問卷研究。首先,在第一個調查當中,他們發現:當經歷到長期的排斥時,確實將可能導致後續的憂鬱症狀與社會退縮的現象出現。此外,遭受長期的排斥也會導致自身人生意義的威脅增加,進而使得當事人憂鬱症狀程度上升。而在第二個研究中,值得關注的是,自我慈悲的認知風格增加,可以使得長期排斥經驗造成的影響與憂鬱症狀程度間的關係減弱,換句話說,自我慈悲可以作為因應這樣的人際關係時的方式。

在Jiang與Chen的研究中發現的結果,除了呼應了過去學者的想法,也提供一種在因應長期排斥時的思考方式。舉例而言,Jiang與Chen認為鼓勵當事人增加對自身的慈悲態度,或是在相關的介入計畫當中,加入關於自我慈悲的項目與計畫,這些可能都有助於這些當事人免於遭受憂鬱症狀的侵擾。綜合以上的發現,長期排斥確實會對當事人造成無法以肉眼可見卻真實存在的苦惱,而這與對人生的意義感的被撼動有關;然而,對自身採取寬容與慈悲的態度,則可能在這個心理歷程當中發揮保護作用。

 

  1. 參考資料:
    Jiang, T., & Chen, Z. (2019). Meaning in life accounts fo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ong-term ostracism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elf-compassion.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13.
  2. Williams, K. D. (2009). Ostracism: A temporal need‐threat model.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1, 275-314.
(Visited 138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