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發文也能預測憂鬱症?從動態分析看出其中奧妙之處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曾經有那麼一陣子,心情感到沮喪,甚至是湧現憂鬱的情緒,而你選擇在社群平台上發個文來記錄、抒發當下的心情;或是在網路上,看到朋友發布了一篇新貼文,卻讓螢幕後的你都能感受到他那盪到谷底的情緒?想必上述狀況是許多人在這個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中時常碰到的經驗。但你知道除了抒發情緒之外,這些使用比較沮喪、負面詞彙和語句的貼文,也能夠預測未來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嗎?
Read more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曾經有那麼一陣子,心情感到沮喪,甚至是湧現憂鬱的情緒,而你選擇在社群平台上發個文來記錄、抒發當下的心情;或是在網路上,看到朋友發布了一篇新貼文,卻讓螢幕後的你都能感受到他那盪到谷底的情緒?想必上述狀況是許多人在這個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中時常碰到的經驗。但你知道除了抒發情緒之外,這些使用比較沮喪、負面詞彙和語句的貼文,也能夠預測未來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嗎?
Read more■電腦在DNA片段中尋找鑰匙孔的過程和進行影像辨識很像,陳教授以乳房攝影的影像判讀為例,說明AI工程師如何利用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自大型的影像中尋找潛在的腫瘤。過往電腦判斷總不精準,多是透過經驗老道的放射科醫師來分辨。如今透過專家標注、深度學習,機器也能辨識出潛在的乳房腫瘤。同理,含氮檢基的四個字母可以轉換成四維資料,放入卷積神經網路中,讓電腦學習這些模式(pattern),學習成功以後,可以得知鑰匙孔的模樣,之後得以透過數學模型來評估人體的變異是否影響鑰匙孔的功能。
Read more■電腦知道我們在說什麼嗎?電腦不是人,怎麼會知道人的語言呢?我們知道「聽、說、讀、寫」是「智慧」的重要指標,今天的演講將在此範疇議題之下,討論電腦是否具有智慧,若需要這些智慧的應用,又需要哪些技術呢?陳信希老師選擇與生活層面有關係的領域,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各別的發展。
Read more■老師對機器學習軟體的第一印象是「電腦嘛會撿土豆喔?」,打開林智仁導師的實驗室網頁,可以發現一款「會撿土豆」的機器學習軟體,大家可別因為簡易的外觀而小看它,看似簡單的二維圖,實際上是可以對顏色加以分類的,而這款機器學習軟體在Google Scholar 裡面的引用次數,更是多達37,370次呢!
Read more■穿衣服是件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情,許多人從小就被教導著自己進食、穿衣、上廁所,這不僅是基本的生活能力,也是區分出公私領域,進而形塑個人自我的過程。但對那些受到重度失智症困擾的人來說,這件事情可能會顯得很有難度。失智症會從大腦功能開始影響記憶及思考——進而阻礙人們的社交能力,就算是最簡單的日常瑣事也會讓患者再三感到挫折。
Read more■現時此刻,機器人學領域已悄悄變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機器人研究團隊,正嘗試著將機器學習技術放入機器人學領域……
Read more編譯/吳奕萱 腦機介面(Brain-co
Read more■雖然男女之間無論在生理或解剖學上都有相當大的不同,但若只給你一張腦電圖,你能看得出來這是來自男生還是女生的腦袋嗎?這時深度學習就會是個很實用的工具。講到這裡,或許有人會想問為什麼要繞這麼大一個遠路判斷人的性別,畢竟通常只要看到人的模樣就知道了,但回頭來仔細想想,這是不是也強調著深度學習在預測功能以外的角色呢?
Read more穿衣服是件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情,許多人從小就被教導著自己進食、穿衣、上廁所,這不僅是基本的生活能力,也是區分出公私領域,進而形塑個人自我的過程。但對那些受到重度失智症困擾的人來說,這件事情可能會顯得很有難度。失智症會從大腦功能開始影響記憶及思考——進而阻礙人們的社交能力,就算是最簡單的日常瑣事也會讓患者再三感到挫折。
Read more近年來,人工智慧快速蓬勃發展,結合大數據開創新局,應用層面遍及經濟、工業和娛樂,相較之下,AI在化學產業的應用卻顯得緩慢,但可望出現轉機,因為專家團隊已展開多項合作和研究,決心突破限制以縮短差距,有些研究團隊計畫將深度學習應用在藥物開發中,其中的典型代表為GSK製藥公司和政府實驗室的合作,該公司試圖利用大量化合物的篩選數據來尋找新藥物;除此之外,也有其他研究致力於透過AI找出化學合成路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