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27-2】速度與平衡的快感─腳踏車的物理

腳踏車出現後,人們就開始以之為代步工具,近年來環保意識和健身觀念抬頭,自行車更是風靡全球,再加上電動腳踏車問世,增加了自行車的移動距離和速度,得以更快速的帶人們到更遠的地方,騎起來也更省力。本期探索講座的第二講,邀請曾經獲得兩次搞笑諾貝爾獎的楊佩良助理教授,探討在行進中保持平衡的方式,揭開腳踏車問世百年來,在移動中保持平衡的原理。

Read more

【探索 27-1 】世紀危機與台灣的大未來─綠色與智慧的行動

當世界進入19世紀,人類所煩惱的可能是如何更快的生產自己所需要的產品;而到了20世紀,人們所煩惱的是要如何利用科技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接著到了現今的 21 世紀,我們並沒有停下科技的腳步,但是隨著極端氣候、溫室效應、能源枯竭等問題頻繁的威脅著人類的文明,我們也因此逐漸將研究目光放至如何永續經營現代社會並延續至未來,實際要做到哪些項目則是我們應該一一探究的問題。

Read more

【人物專訪】 研究醫療科技史的樂趣 :以歷史之眼探查醫學移轉的軌跡——專訪王秀雲教授

「我常在上課的時候跟同學說,你們現在上的是一門歷史課,但你們的老師其實以前很討厭歷史。」王秀雲說完笑了一下。現為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教授兼主任的她,以前的興趣本來不是歷史而是生物。甚至在她大學畢業以前,從來沒有想過以後會朝歷史的方向發展,但現在卻每天沉浸在研究醫學及科學史的樂趣中。從歷史上同位素實驗車在韓國、臺灣和中南美洲進行推廣和教育的案例,其實不只可以看出「知識擴張」與冷戰脈絡的意義,也可以讓人從中領悟到,科學和醫學從西方到世界各地的歷程相當曲折,而不是理所當然的科技進步史。

Read more

【人物專訪】沿著鐵道.穿梭古今——專訪洪致文教授

當大家提到鐵道時,想到的會是運輸跟交通,很少人把鐵道與文化合併在一起,然而鐵道文化的多元面相卻是臺灣文化中各個不同層面很重要的一環,包含了鐵道歷史、鐵道車輛和鐵道文化,這也說明了台灣為何需要一個國家級的博物館來保存鐵道文化。洪致文教授從小就對鐵道情有獨鍾,身為臺北人的他小時候常搭臺鐵到淡水、喜歡收集火車模型、車票等等,是一位對火車充滿熱情的鐵道專家。

Read more

【人物專訪】游走於文化交融的邊界一專訪中央研究院社會所謝斐宇副研究員

前往田野調查的計程車上,謝斐宇與司機隨口閒聊,用的卻是憑想像杜撰的身分。「我會創造自己的身分認同」,但並不總是都成功,由於缺乏某種生活經驗,有時就會被司機拆穿,「很容易有點尷尬」,謝斐宇爽朗地笑著,似乎已經不太放在心上。出生於中台灣,高中到加拿大西部,大學在加拿大東部,之後到過美國、韓國、澳洲等地的謝斐宇,在到處遷徙、與人交談的過程中,發展出了獨屬於她的跨文化視野。

Read more

【人物專訪】推動未來世界的動力一專訪台灣大學機械系劉霆副教授

一八八六年,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正式問世,直至今日,一百多年過去了,車輛產業早已和過去不可同日而語。近年來,隨著科技發展以及人們對於能源議題的大量關注,電動車已然成為時下熱門的發展趨勢。路上常見的電動車主要多為 車輛銷售數字來看,可以發現電動車的市佔率是逐年提升的,然而在整個車輛市場中,電動車卻只佔了大約百分之三的比例,且目前大多數的電動汽車亦多為進口。因此,臺灣正積極思考如何能夠在此趨勢下,發展自身的電動車產業。本次演講,劉霆教授將從三個面向來切入車輛發展的議題,其中包含電動車的發展、大巴士的設計、製造、生產以及政府目前對電動大巴士的政策和規劃。

Read more

【人物專訪】放手上路,台灣準備好了嗎?一專訪台灣大學機械系李綱副教授

隨著人工智慧和通訊技術突飛猛進,世界各大車廠開始投入大量資金研發自動駕駛,也紛紛推出不同等級的自駕車,一個屬於自駕車的時代儼然即將來臨。除了產業界外,各國政府也看見當前趨勢,開始研擬相關法規來因應路上越來越多的自駕車。在這波自駕車潮流中,台灣的現況和機會是什麼呢?這期我們採訪到台大機械系的李綱副教授,來和我們談談台灣是否已經準備好放開方向盤,迎接自駕時代了?

Read more

【人物專訪】當交通變成一件環保又經濟的事!?一專訪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張學孔教授

生活在擁擠的都市裡,不管要出門往哪去,途中似乎都無法避開洶湧的人潮、震天的汽機車噪音、還要為道路安全提心吊膽,一般人光是關心這些就來不及了,若還想追求既環保又經濟實惠的交通方式,可以說是個奢侈的夢想。幸好還有一群人相信能找到最好的交通解方,讓便利不打折扣,還能兼顧環境永續的願景,這次就讓台大土木系交通組的張學孔教授來和我們暢談智慧交通和綠色運輸。

Read more

【人物專訪】改變的方向一專訪國家教育研究院林崇熙院長

去年9月剛上任的國家教育研究院(簡稱國教院)院長,林崇熙以自身經歷為經,歷史為緯,看到教育改變的方向。有些向量看的見,像親朋好友的各種意見;有些則連自己都不會發現,「像是你原來完全不知道,是因為看了庫洛魔法使,所以影響你的價值觀。」所有可見、不可見的小向量都影響著最後的總向量,也就是未來的方向,那麼教育呢?

Read more

【人物專訪】生活即科學・科學即生活一專訪楊佩良教授

你有想過腳踏車是如何能夠在騎乘中保持平衡的嗎?對此,目前科學界還尚未有一個定論!楊教授認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覺得很有趣,腳踏車其實是透過很簡單的機制運作的,但我們對腳踏車卻不是完全地了解。」目前在清大動力機械工程學系任教的楊佩良教授,在就讀台灣大學的期間,雙主修工科與物理,而後在喬治亞理工學院跟著胡立德教授一同進行動物研究。2015及2019年分別以「哺乳類21秒小便定律」、「袋鼠便便為何是方的」兩度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肯定。

Read more

【人物專訪】從綠色交通一窺電動車與臺灣機械的發展進程一專訪鄭榮和教授

身為臺大機械系榮譽教授的鄭榮和,不僅是電動車及馬達方面的專家、帶領校內學生從無到有打造出滑翔機的熱血教授,也是臺灣電動車的教父。雖然去(2021)年7月退休,但既充滿使命感且對電動車有熱忱的他,並不就此停止對機械的熱愛,不僅持續協助台塑研發電動貨車,也在明志大學擔任講座教授,盼能讓機械領域人才找到屬於他們的一片天。

Read more

【探索26-9】AI能審判人類嗎?

如今AI應用於司法上的例子,有輔助裁判的初步嘗試,譬如美國部分州計算再犯分數的「COMPAS」系統,台灣司法院的「量刑趨勢建議系統」,也有更加前衛的設計,例如愛沙尼亞尚完成的機器人法官。但,AI 能夠審判人類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思考兩個層次:首先是 AI 在技術上「能否」做出好的判決;其次是如果 AI 能做到前者,又「應否」讓其審判人類。 

Read more

【探索26-8】AI解鎖慢地震

慢地震,也是斷層面上的錯動,只是花得時間更久!數小時甚至數週的時間,一次完整的錯動才會完成,這樣一來,對應的錯動速度慢了許多,約為一天數公分。雖然非常緩慢的進行錯動,但是,慢地震在區域的地震潛能估計,是不能被忽略的,因為它釋放的能量可以等同於規模4-7的地震! 並且,它跟鄰近的大地震,存在著微妙的互動關係,可能牽一髮,動全身。

Read more

【探索26-5】AI音樂作曲初探

在了解AI音樂作曲創作前,我們可以先回顧一下目前已常用的音樂科技。比如說,我們會利用電子吉他、模擬吉他聲,來呈現多元音色、特殊音的變化。又像是音樂軟體Auto-Tune,能協助歌手將走音的部分,調整回到指定音調上,使錄音時間大幅縮短、更有效率地完成歌唱作品。而音樂工作室中,也常用Fruity parametric EQ 2軟體、DAW音樂工作站等,來調整音樂大小、強度對比等。由此可見,在AI音樂發展之前,我們早已使用音樂相關科技技術許久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