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28-7】淨零碳排的挑戰─從遲滯轉型到加速綠色新政
十八世紀末,工業革命的炬火熊熊燃起,化石燃料轉化成龐大能量推動機械,卻也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到大氣中,使地球在兩百年來不斷升溫,極端氣候出現頻率年年增加。有鑑於此,減少碳排,甚至是在一定期限內達成淨零碳排或碳中和,已是全球共識,今天的探索基礎科學講座,邀請到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周桂田主任,和我們分享全球淨零碳排規劃和目前遇到的瓶頸,以及臺灣在這波減碳的浪潮中如何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講者、審定|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周桂田 主任
彙整、撰稿|周書瑋
極端氣候催生世界各國的減碳計畫
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頻率飆升,牽動全球政經神經,二零二一年夏天德國西部大洪水間接導致長期執政的梅克爾政權變天;同期中國鄭州洪災氾濫淹沒地鐵,遠在另一端的加州卻是野火燎原;二零二二年歐洲遭遇空前嚴重的乾旱,導致南歐嚴重的野火,中國四川酷熱乾旱使得三峽大壩發電減少,連帶導致限電,在短期內影響到特斯拉汽車零件的生產。
眼見極端氣候的危機已經迫在眉睫,二零一五年法國巴黎之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上,與會的各國領袖首次達成Paris Agreement,奠定減碳和終結化石燃料終結的重要里程碑;三年後2018年的COP 24氣候變遷會議,各國領袖開始討論「急速減碳」,也就是每十年全世界要減碳百分之五十;二零二一年在格拉斯哥召開的COP 26,會議達到淨零(net zero)共識,目標為全球要在2050年前達成溫室氣體排放趨近零以及碳中和的目標;二零二一年七大工業國會議也將主題圍繞在國際氣候治理上,倘若七大工業國不積極投入國際氣候治理議題,每年會造成高達百分之八的GDP損失,也達成共識要在疫情終結後扶助發展中國家解決氣候變遷問題。
氣候變遷將臺灣推向世界舞台
氣候變遷對臺灣影響甚巨,其影響範圍不只是自然生態和民生問題,更多的是間接被牽動的科技產業。二零一七年開始,氣候變遷把太平洋高壓往北推,使得每年夏季的颱風不再侵襲臺灣,雖然減少了風災發生頻率,卻讓缺水問題變嚴重,缺水下,晶片廠無法順利生產晶片,讓各國仰賴台灣晶片的下游製造業繃緊神經,也第一次意識到台灣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扮演了多重要的角色。
隨著全球邁向淨零碳排時代,已有超過一百三十六個國家承諾在二零五零或六零年前實施碳中和,中、日、韓等台灣主要的產業競爭對手莫不積極投入宣示和減排的行動,臺灣更應不落人後。政府提出二零五零年淨零路徑規劃,分別從建築、運輸、工業、電力和負碳技術著手,階段性的完成減排目標,像是擴大再生能源生產、提升工業燃料使用效率和提升建築和家電能源效率等,並在二零五零年時不再販售油車。
台灣在全球製造業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受到RE100極大的影響,RE100指的是企業在生產時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當下游廠商宣布加入RE100,其上游供應商就必須配合,而臺灣產業大多是上游供應商,因此發展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此外,歐盟在二零一五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碳關稅),讓過去在生產過程中都被歸入外部成本的碳排放,首次透過課稅被內部化,不過歐盟也提出碳關稅豁免機制,也就是將商品輸入歐盟的各國,如果確實遵守各氣候協定的減碳行動,就能豁免關稅。
台灣面臨的六大系統性風險
主任提到,台灣在經濟發展上面臨了六大系統性風險,包括疾病傳染、氣候脆弱度、褐色經濟、能源轉型瓶頸、人才流失和老化社會,褐色經濟在過去或許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幕後功臣,但在重視永續發展的當今,是台灣面臨的最大風險,很可能成為壓垮台灣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
過去十年來,台灣氣溫增加趨勢高於全世界,再加上近幾年太平洋高壓讓颱風不易進入台灣,使得台灣面臨高溫乾旱的困境;與此同時卻也面臨不定期的洪災風險,像是七二水災和八八風災造成山區橋垮路斷,至今超過十年仍尚未完全修復。臺灣的低能源價格政策(低電價、低水價、低勞工成本)導致產業陷入褐色經濟風險中,由於電價過低,企業缺乏動力發展再生能源,如果投入資金生產再生能源甚至還可能賠本,讓製造業更難達到RE100要求。有鑑於此,產業必須改走高附加價值生產路線,倘若繼續仰賴低技術、低競爭力和附加價值的商品,生產成本遠低於臺灣的中國和東南亞各國,一旦生產相同商品,會立刻將我們吞沒。不僅是工業層面,台灣的肥料和農藥價格也相當低廉,農民過量施用化肥和農藥,造成土壤重金屬和農藥殘留過量,威脅到食品安全,這些被外部化的環境成本都是政府必須正視和改善的。
人才流失也是台灣面臨的重要風險之一,褐色經濟結構使勞工薪資始終低於全球水平,高科技產業人才相繼出走,間接加速產業結構老化,這和疾病流行與氣候變遷三者形成系統風險共伴效應,降低社會韌性度。
台灣正處在產業轉型的十字路口,政府必須正視科技業受到的嚴峻考驗,在人口、社會、環境、健康、氣候變遷和能源等議題上,訂定適合且符合全球發展趨勢的政策,擺脫褐色經濟的舊有思維,讓台灣迎頭趕上巨變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