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28-6】AI機器人的發展會走向永續、還是毀滅?
AI 機器人、AI 網紅、AI 寵物狗,人工智慧在近幾年已成為科技發展的熱門關鍵字,在樂見新技術帶來無限可能的同時,人類也開始害怕,有朝一日是否會被 AI 毀滅。然而,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九項:「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在技術飛速前進的時代,人工智慧所帶來的科技創新如何與永續連結,人類又該如何調適新科技所帶來的影響。
講者、審定|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楊谷洋 教授
彙整、撰稿|許君咏
或許我們應該從新科技的本質談起。
從工業 1.0 到 4.0,科技帶來的衝擊從不是單一面向
瓦特發明蒸汽機,為絕大多數機器提供動力,是為工業1.0;接著,電力的出現開啟了工業 2.0,使人類活動更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有了電之後,即便是夜晚也可以工作;後來,進入工業 3.0,電腦來到我們的世界,由於電腦能夠做更多複雜的計算,使人類的運算能力變得更強大,也讓作業程序變得自動化且多元。
工業 4.0 則迎來了物聯網,物聯網背後的概念來自網路,在工業 3.0 的電腦時代,雖然已有網路,但電腦仍是各自獨立,而在物聯網的年代,網路將許多生產系統連結起來,例如自駕車、機器人,在連結起來的同時,需要管理及收集大量資料,大數據便由此產生,因此還需有精良且快速、準確的運算系統,AI 機器人便扮演著這個角色,不僅提供資源和能力,亦將彼此緊密串連,成為工業 4.0 不可或缺的存在。
然而,事情總是一體兩面,當物聯網為網路時代帶來巨變,相伴而來的是資安問題,連結之間的控制與訊號,牽一髮則動全身,方便卻也危機四伏。
以手機為例,現代幾乎人手一台,但在沒有手機的年代,大學生想約心儀的異性出門,還要透過宿舍的唯一一台舍監公用電話,不僅稀少且定點,即便在電話普及之後,家用電話仍被限制在特定空間內,而手機提供行動通訊的方便,只要有訊號,不分時間、空間都可以接通,手機改變的不只是人與人交流之間的便利性,也改變了人相處時的應對方式。例如現在與朋友相約出門,只要訊息一傳、電話一通便可以成行,但也一則訊息就可以反悔或改變心意,反觀過去由於通訊不便,約好時間地點後,即便對方遲到也常常留在原地等待,深怕放別人鴿子。
值得我們反思的是:每當這些創新出現,會為我們帶來何種影響?我們又該如何與新科技共處?
當我們了解新科技能做什麼,以及背後運作的邏輯是什麼,才能讓新科技、環境與人類形成一個有機體,永續地生存下去。
人工智慧 v.s. 人類智慧
人類可以天馬行空、跳躍性地思考,而人工智慧是非常嚴謹的,雖然目前我們所見的人工智慧已經能夠作畫、能夠寫文章,但事實上,人工智慧背後仍依循著某些規則或關鍵字。
簡而言之,人工智慧的運作基本上包含兩項能力——「搜尋」與「推衍」。
提到搜尋,直覺想到的第一個或許 Google ,現代人習慣用 Google 搜尋資料,因為 Google 的資料庫所涵蓋的範圍比人類的大腦廣泛太多了; 2016 年的人工智慧機器人 AlphaGo,當年以 4:1 戰勝南韓棋王李世石,兩年後李世石宣布退役,直言人類不可能戰勝電腦,但仔細一想,AlphaGo 的工作其實並不複雜,它做的僅是利用龐大且快速的系統,高速地「搜尋」。「推衍」則是在給定規則下,找出幾個可能的答案,在規則範圍內能夠找得非常詳細、迅速,但在規則以外卻無法天外飛來一筆。
憑藉著這兩項能力,人工智慧便可以一招半式闖江湖,挑戰許多人類以為只有我們能做到的事情。
這也令人類反思,究竟什麼才是屬於人類的智慧?
談到人類與機器的差別時,最直觀的答案就是「意識」,身為人類,我們了解自己具有靈魂和思考,但爲什麼當人們見到機器人時,會擔心機器人也有意識呢?
或許是來自人類本身的「移情」,從工程的角度來看,其實機器就是機器,是沒有意識的,工程師思考的是能夠讓機器「看起來有意識」的表現程度。
像是新聞中常提及的「圖靈測試」,也就是人和機器在都不知道對方是否為人類的情境下,互相問答,目的是測出機器能否表現出與人相同的智慧水準,圖靈測試的重點並非通過與否,而是程度為何。
其實回到人工智慧最基本的能力思索,即便人工智慧的搜尋及推衍能力比人類強大許多,但最終要如何分析或判斷,仍然是由人類決定。
舉面試機器人為例,在普遍印象中,電腦應比人類客觀、標準化、無歧視,然而面試機器人如何幫面試者評分、如何與人應對,依舊是人類先設立了規範,有時也取決於人類輸入給電腦的樣本特性,是否具有取樣誤差等。
總而言之,還是那句老話:「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在科技創新過程裡,找到屬於我們的新定位
從人工智慧開始發展以來,人類最擔心的還是「被人工智慧取代」,但細細梳理歷史脈絡後,不難發現其實從工業 1.0 一直到 4.0,新科技取代人工已不是新鮮事,每一次都使人類惶恐,因為新科技總是挑戰人類自認為的能力極限,然而我們的極限到底在哪,其實也仍未知。
因此,人類在面對新科技時,若能正視彼此的差異,思考願意接受何種程度的調整,將新科技作為人類突破能力極限的輔助工具,便能在新革命的時代找到我們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