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28-4】從鋤頭到舌尖的永續城市、健康社區與可食地景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第十一項為「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當人口愈趨集中都市,人們離鄉村也越來越遠,難以建立對於土地的文化認同。都市農耕則可以幫助人們與土地重新連結,深度理解自身與土地的關係
講者、審定|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張聖琳 教授
彙整、撰稿|謝馥伊
我們與鄉村的距離:從個人行動開始,許台灣一個城鄉永續的未來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第十一項為「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人類文明如大江東流般從鄉村奔向城市,城鄉如何平衡持續發展?2008 年時,全球已有超過半數人口居住在城市。聯合國預估至 2050 年時,將有超過七成的全球人口居於城市。台灣亦於1960 年至 1980 年間經歷大規模從鄉村移居城市的浪潮,人們離鄉村越來越遠。當前出生於城市的第一代、第二代移民,不同於他們的四、五年級祖父母或者六、七年級有鄉村經驗的父母輩;他們幾乎從未經歷鄉村生活,城鄉鏈結日漸薄弱。
張聖琳老師認為每個人都有「城鄉鏈結的生活方式,培養土地友善的文化認同」,養成屬於自己的鄉村認同是城鄉永續的關鍵。她主張,落實城鄉永續,從個人開始,於日常生活中實踐。過去十年,她與來自跨領域背景的教師、社會人士協作,投入多元場域,致力促成城鄉永續。這些計劃尺度橫跨台灣的都會城鎮和鄉村,行動者同時包含機構與個人,她扮演連結在地和國際的角色。本期講座中,城鄉規劃專業的聖琳老師分享過去十年結合多元團隊嘗試 SDGs11 的永續城鄉的三個主要實驗。
提升微空間環境品質:台大系統舒適度+計畫
城鄉永續的子目標,包含減少城市中居民需負擔的負面環境影響,台大系統舒適度+計畫正回應此目標。此計畫將台大校園及其周邊空間視為一個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oratory),藉由安裝以太陽能供電的微氣候感測器,建構尺度細緻的氣候資料,如:溫度、濕度、光照、PM 2.5和二氧化碳濃度的監測,協助生活其中的人們理解所處的環境狀態。本計畫由台灣氣候發展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IPCS)主導,團隊根據蒐集到的資料,提供優化校園環境的建議,例如:台大博雅教學館設置可顯示即時二氧化碳濃度的微型感測器後,教務處發現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導致大型教室中上課學生昏昏欲睡的原因,開始著手改善教室的空氣流通。成功經驗也讓團隊受邀至大學里社區協助架設太陽能監測器,讓團隊更有信心推廣微氣候監測網絡的架設,大學里社區獲得了「村里減碳行動」,此計畫也和貝蒙論壇合作,將台大的成功經驗擴散連結至國際。
以科技建立社區為本的整合照護系統:雲林 THOD 健康社區
雲林 THOD 大健康計劃是第二個永續城鄉跨領域實驗。緣起於聖琳老師與城鄉基金會蔡執行長受前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劉副院長之邀,協助研究適合雲林當地的養老健康社區。後在 IPCS 陳正平老師與謝宜桓老師支持下,聖琳老師協助團隊「以科學資料為依據」展開雲林生活實驗室,於社區中架設微型感測器,將基礎科技引入長輩們的家中,幫助長輩掌握為環境的溫溼度和個人健康數據。其次,團隊的雲林弟子菀庭參與觀察長輩們的居家以及社區生活空間,分析對於高齡者不安全的設計。團隊觀察到雲林高鐵站周遭地區近年興建的透天別墅,三層樓梯,對於高齡長輩退化中的膝蓋關節很不有善。對於下樓困難的長輩,居於二樓形同居於偏鄉。團隊倡議對長輩友善、安全的建築平面,而非過往慣用的透天厝平面,以更根本性回應問題。除了生活空間的環境監測和重新設計,團隊從社會設計的角度提出「時間銀行」機制,協助高齡長輩生活照護。特別由於雲林地處偏遠,長輩們的日常移動多需依賴子女或公共運輸,團隊則希望透過互助方式,以可負擔的價格滿足長輩的日常需要。
提倡「全齡農耕」建立對土地之文化認同
城鄉永續源於人們對於土地的文化認同,農耕行動是建立認同的機制。透過都市農耕,不曾於鄉村生活的居民得以了解從產地到餐桌的食物製造,並進一步關心農業、關心土地、關心環境汙染。都市農園在美國、日本、歐洲備受重視。2010 年之前的台灣很特別,即使 1960 年至 1980 年間移居城市的居民保有農耕經驗,也熱愛種菜, 卻被禁止在公園開放空間種菜。
台灣 2014 年直轄市長選舉的機緣裡,張聖琳老師與包括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等支持都市農耕的夥伴共同形成「都市農耕網」(Farming Urbanism Network FUN)倡議田園城市並與。都農網借鑒韓國首爾、美國西雅圖和費城的成功經驗,提出都市農耕白皮書,後因接受白皮書的柯文哲先生當選台北市長,才展開了台北市的田園城市政策。 田園城市政策執行中跨部會的局科室無數協商,最困難的是空間取得。最被關注的包括台北市大安區、松山區談出數塊暫時性的都市農園,大受市民歡迎。教育局配合推動校園內設置小農園,讓小朋友透過耕種更喜歡自然課、喜歡科學。當城市成功培養出第一代的都市農耕者,都市農耕便能世代傳承下去。
延續 2014 年倡議,面對 2022 年縣市長選舉,都市農耕網、台灣新鄉村協會與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等提出都市農耕 2.0 的三大政策訴求:
一、推動全齡農耕
二、應由縣市首長整合各局處,推動都市農耕
三、立訂明確辦法保障「公眾農耕用地的取得與延續」,確保農耕用地不會被收回作為其他用途。
團隊期盼培育跨世代的都市農耕者,讓食物、土地和環境能夠持續為大眾關心,而非隨著遷居都市而疏離。
從「個人」出發的永續行動
每一個人都可以活出來、每天實作的永續行動,才有意義。都市農耕,正是每個人都可以採取的行動,不論是參與政府開闢的都市農園,或在自家陽台種幾棵白菜,都是很棒的開始。講座最後,張聖琳老師分享自己對於田園城市的想像,深受任教於 UC Berkeley 的美國參與式社區設計先驅者 Randolph Hester 老師和深耕日本綾部半農半 X 的塩見老師影響。Randy 是聖琳老師的指導教授,知行合一地住在高犯罪率的 Oakland City,把自己 bungalow 風格小房子與院子變成了 “Hester's Farm” 的都市小農場。種植蔬菜、養殖動物,作為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來源。此外,長期於日本綾部地區深耕社區的顏見老師,提倡「半農半 X」和「一個人的研究所」——生活一定要農跟有一點點關係,並且要對一件事情有興趣。當一個人對一件事情有興趣,開始研究,便會生產知識,回饋地方。
聖琳老師過去十年也在坪林種茶,她因為陪伴學生進入坪林,與茶結緣。她說自己被坪林的茶農”認養“,她們讓她可以任性地用自己的方式,野放照顧一片小茶園。走過 10 年的茶農日常,聖琳老師逐漸走出台北的學術圈視角,感同身受水源保護區內坪林居民感受到的城鄉不公平。透過聖琳老師與跨領域的台大老師們,根據自己的知識與坪林結緣,重新從土地理解生命。她期盼,有一天,大家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和土地產生可持續的關係,「那會是非常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