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未來》書摘】DNA運算會讓人類生物特徵趨邁向優化還是趨於一致
■既然我們能讀取DNA,就不難看出這套生物編碼系統如何呼應電腦科學。近幾十年來,數位變革大大促進了基因組學的革新,從而讓DNA 與某些嶄新的電腦運算技術產生連結。毫無疑問地,DNA 的資料儲存型態比過往數十年來的任何一種儲存媒介都更長壽,不像軟碟與光碟會隨著時代被淘汰,只要人類本身跟讀取DNA 的技術一起存在,資料就可以一直保存。
Read more■既然我們能讀取DNA,就不難看出這套生物編碼系統如何呼應電腦科學。近幾十年來,數位變革大大促進了基因組學的革新,從而讓DNA 與某些嶄新的電腦運算技術產生連結。毫無疑問地,DNA 的資料儲存型態比過往數十年來的任何一種儲存媒介都更長壽,不像軟碟與光碟會隨著時代被淘汰,只要人類本身跟讀取DNA 的技術一起存在,資料就可以一直保存。
Read more■想像一下,若你擁有的物品可以自主感知、回應、移動、調節、變形、修復,你的生活將會變成什麼光景?以上所述,在未來都會一一實現。不需要人為施加外力,不是利用機器人或電子技術,這些固態物品自會發揮功能。在光線、溫度、濕度和外力的刺激下,這些物品會相應改變顏色、外觀、磁性等特質。智慧材料牽涉的範圍極廣,在我們有生之年,一定可以看到智慧材料融入我們的生活,包括飾品配件、人形機器人的結構材料、可管控室內溫度的變色屋頂,乃至可以自行打開的烘豆罐頭。
Read more■半導體界有名的華人,大家多半想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但半導體界具影響力的華人並不只他一人,本文將介紹另一位極具代表性的人物:施敏。
施敏於1968年研發出「浮閘記憶體效應」,並製作出第一個非揮發式記憶體(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NVSM),影響半導體產業甚鉅。若沒有這項發明,就不會有今天的手機、平板或其他電子產品。
■IBM深藍電腦專門用來下西洋棋,在1997年還擊敗過世界棋王卡斯帕洛夫,不過它只能達成下西洋棋這麼有限的目標—別看深藍電腦的軟硬體設施有多麼厲害,事實上它就連跟四歲的小朋友玩井字棋都會輸。Google旗下DeepMind開發的DQN人工智慧系統,可以達成稍微廣泛的目標:它可以在數十種雅達利古董級電動遊戲中,跟人類拚得不相上下,甚至有機會贏過人類。人類的智慧與之相比就廣泛得太多了,熟練幾十種令人嘆為觀止的技巧都不是問題。只要給頭好壯壯的小孩子夠多的訓練,別說任何遊戲都能來上一手,還有能力開口說任何語言、從事任何運動跟職業。
Read more■摩爾是半導體巨擘Intel的創始者之一,Intel是當今CPU的霸主,也是半導體產業最重要的公司。Intel於1968年創立,而開啟這場偉大創業之旅的先驅有三位,分別是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以及安迪·葛洛夫(Andrew Grove)。本文便將簡單介紹三人的生平以及Intel的創立過程。
Read more■在台灣,積體電路不僅是一個科技名詞,更是撐起經濟的一大支柱,以台積電為首的產業鏈,從上到下創造了無數工作機會及GDP。2018年是積體電路誕生60周年。在這段時間裡,究竟是哪些人披荊斬棘,鋪平了人類便利的生活的大道?本系列將帶各位讀者認識積體電路發展史上的幾位重要人物。
Read more■CRISPR技術最有趣的一個面向,就是能夠用來研究某些特定生物的特質,比方說墨西哥鈍口螈的肢體再生、魚的老化,以及甲殼類的骨骼發育。我很喜歡同行寄來的CRISPR實驗筆記和圖片,像是他們發現了蝴蝶美麗翅膀圖案背後的遺傳基礎,或是找到使感染性酵母菌能夠侵入人體組織的個別基因。這些實驗揭示了自然界的新知,以及將所有生物串連在一起的遺傳相似性。對我來說,這一切都非常令人振奮。
Read more■我很小的時候就有自己的「實驗室」。當然,如果說要測量什麼或做重要的實驗,那就算不上實驗室了。其實,我只是待在那裡玩而已︰我自己做馬達,或者利用光電管做些小玩意,比方說,設計一個小電子玩意兒,有東西在光電管前面晃過時,會啟動另一組零件;我也找來一些矽片玩。總之,我在那裡天馬行空的率性而為。只有在做燈座時,我做過一些計算,看如何利用開關及燈泡來控制電壓。但這些都只能算是應用而已,我還沒真正做過什麼偉大實驗。
Read more■深入山林湖海等野外地區,本來就充滿各種風險,而如果在深入的過程中又得要忙著作,那當然又更容易出狀況。為了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有些研究者往往會選擇更具有風險的研究方式,親身挑戰一般人難以前往的特殊環境。「水底」就是這種特殊環境之一,我們就從兩位臺灣資深水中生物研究者的故事,來一窺他們如何為了追求知識而冒險犯難。
Read more7/4起連續八週,CASE週週送好書!
只要加入CASE的LINE官方帳號好友,每週三21:00-22:00回覆指定訊息「好想看《XXXXXXX(該週獎品書名)》」,即可參加抽獎活動哦!!
■「找魚」這檔事,不同研究領域的學者都各有管道,如果研究對象的棲息地正好與漁民作業的漁場重疊,那麼(看起來)就輕鬆了──除非有特別的需求,否則這類研究者到漁港進行採集工作就好。畢竟漁民出海捕魚,就等於是在大範圍地採集各種海洋生物,最後總是會集中到漁港來,因此到漁港蒐集研究對象,比自己出海尋覓要實惠而有效率多了。
Read more■他,潛入珊瑚礁,研究臺灣的海底生態;數十年的研究生涯,建置「臺灣魚類資料庫」;致力於研究以及魚類知識推廣還不夠,眼看繽紛的海底世界慢慢失色,他自掏腰包買下紀錄片「魚線的盡頭」授權、 為臺灣民眾撰寫「海鮮指南」,希望更多人注意過度捕撈的議題。
他是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金屬方框眼鏡背後,閃爍著對於海洋生態的熱愛,以及關懷。
■他們的故事帶領我們回到那個科學似乎有無限可能的年代。這些早期有機化學家的成果,受到世人無謂的誤解而為人遺忘,直到1850 年代才由一些英國化學家解密。另一位先前受人忽視長達半世紀之久的義大利化學家亞佛加厥(Amedeo Avogadro),也在同一時期,才由同是義大利籍的天才科學家坎尼乍若(Stanislao Cannizzaro)強調其研究的重要性。觀念上產生重大改變的時機已經成熟,但是呼之欲出的過程,卻遠比那天晚宴演講所訴說的更為複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