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金屬的初步瞭解:Drude模型

自西元前8000年起,人類開始使用銅鑄造物品。到了西元前3300年,人們進入了青銅時代,開始提煉金屬製作工具和武器,但對金屬的本質並不清楚。1900年,保羅.德魯德 (Paul Drude) 提出Drude模型,假設電子在金屬中隨機運動並受磁場和電場影響,成功預測金屬電阻率隨溫度變化的趨勢,並解釋金屬的導熱性,因此人們有了對金屬最初步的定義:「電子能夠在當中自由移動的材料」。然而,隨著更多在金屬材料中不同物理現象的發現,Drude模型並無法符合所有的實驗結果,因為它並沒有電子的量子現象納入考慮。雖然如此,Drude模型仍提供我們一個理解電子在金屬中運動的基礎。

Read more

金屬看起來都差不多,在看不到的電磁波段下也是如此嗎?(下)

在本系列(上),我們簡單介紹電磁波遇到材料的行為,(下)將要進入正題:金屬。我們在(上)提到金屬對不同波長電磁波具備不同特性。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每個材料的 n+ iκ 會隨波長變化,它並不是個定值,隨波長變化的折射率正是世界如此多彩的原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