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SDG5 性別平等:女科學家與工程師 〉
國科會在過去幾年花了相當大的心力,鼓勵更多女性投入科學職涯,但回頭檢視各領域目前的性別比例,除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較均衡外,工程、生命科學或自然科學中,女性從業比例都偏低,當中必定包含一些結構性問題。今天的科學史沙龍,邀請到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學系的洪文玲教授,和台大醫學系的黃韻如教授,分享她們所目睹的校園性別現況,以及臺大非常火熱的「月經課」。
Read more國科會在過去幾年花了相當大的心力,鼓勵更多女性投入科學職涯,但回頭檢視各領域目前的性別比例,除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較均衡外,工程、生命科學或自然科學中,女性從業比例都偏低,當中必定包含一些結構性問題。今天的科學史沙龍,邀請到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學系的洪文玲教授,和台大醫學系的黃韻如教授,分享她們所目睹的校園性別現況,以及臺大非常火熱的「月經課」。
Read more1895年底,陰極射線管已在科學家中廣泛發展,侖琴偶然透過這個技術發現了X光的存在。短短一年間,不論醫學或材料界,相關的論文與書本都突破驚人的數字。即便科學界一片沉迷於新穎的X光研究,剛生完孩子的瑪里‧居禮並未跟隨潮流,反而選擇相對冷門的「鈾」作為她的博士論文主題。
Read more■女性在物理方面有長足的進步,她們在 2012 年所授予的總博士中佔有 20%。然而,自從1895年設立諾貝爾物理獎以來,卻只有 2 位女性獲獎:瑪麗亞‧居里(Marie Curie)於 1903 年,和瑪麗亞‧格佩特‧梅爾(Maria Goeppert Mayer)於 1963 年。在被不公平忽視的女性物理學家當中,最常被提及的就屬麥特娜(Lise Meitner)了,愛因斯坦曾說她是「德國的瑪麗亞‧居里」。
Read more■佩恩(Cecilia Payne)從她在英格蘭的童年開始,及至吝於給女性身份的科學界中聲名大噪,走了好一段孤獨、漫長的旅程。佩恩獲得劍橋大學的獎學金,主修物理學,開啟了她的科學生涯。在遇見哈佛大學的夏普力(Harlow Shapley)後,她搬到麻州,繼續修天文博士學位。佩恩 1925 年標題為〈恆星大氣〉的論文,被天文學家史特魯維(Otto Struve)極度推崇是「在天文學方面曾寫過最優秀的博士論文」。經由恆星光譜計算化學元素的含量,她的研究開啟了天文物理學的革命。
Read more採訪‧撰文│徐伊亭 攝影│高聖洋 &nb
Read more■ 2011年11月9日下午,一場跨國際
Read more■科學界裡的女性似乎依然困難重重,最近的
Read more■ 如果你是個女人,又要當一個被普遍承認的科學家/哲學家/社會科學家,該怎麼安放自己的位置是值得思考的。
Read more■ Joanne就是氣象學界裡的「熱塔」
Read more■ 「地球科學是為了和平,地球科學是為了
Read more■ 「為什麼要害怕呢?學學新的東西吧!」
Read more■ 這是一個有福的人生,因為她貫徹了自己
Read more■ 馬奎斯在1985年出版的《愛在瘟疫蔓
Read more■ 癌症是現代人健康的大敵,拜醫學研究之
Read more■ 1968年,以雙重螺旋結構獲得諾貝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