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氣候變遷喝得到?氣候變遷與水質安全——專訪王根樹教授

據經濟部水利署統計,從民國104年到109年,國人每日自來水生活用水量年年增加,最多達每日289公升。110年因為降雨減少,部分地區採取限水措施,平均用水量略下降至282公升。氣候變遷導致的降水不穩定,讓大家開始迫切關心水資源是否充足。但是除了洗衣、洗車、上廁所沖水以外,每天有將近兩公升的水被我們喝下肚,這些飲用水的水質和我們的健康更切身相關,我們夠關心它們嗎?台大公衛系的王根樹教授即將在11月為我們帶來「氣候變遷下的水質安全課題」,現在讓我們一窺這精彩演講的序幕⋯⋯

Read more

【人物專訪】社會改革的實踐者——專訪周桂田主任

走進周桂田老師的研究室,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超人的記憶力,聊到何時入伍,他可以立刻吐出年份跟日期;聊到大學時的社會風氣變化,他可以立刻說出時代的年份與氛圍;聊到社會思想的演變,他可以講出一連串的數字、人名與事件,絲毫看不出這是發生在幾十年前的事情。把事情理得清清楚楚,幾點幾分想做什麼事,講到社會改革時眼睛會迸出光⋯⋯

Read more

【人物專訪】把自己放在跟別人一樣重要的位置——專訪程淑芬投資長

42歲,對程淑芬來說,是個人生重要的分水嶺:在此以前,家庭、朋友、父母都是最重要的存在,唯獨沒有自己;在此以後,自己與他人同等重要。1997年被國際財經媒體《亞洲貨幣》評選為台灣最佳營建業分析師,她有長達一年多沒辦法寫好報告,因為開始會怕自己寫不好,甚至也不敢看同業的報告;她說:「不管你看過什麼,你有你的闡述,不用有壓力,做你的最好就好了。」

Read more

【人物專訪】以「謙卑的豪情,低調的激進」改變世界——專訪張聖琳教授

台大城鄉所教授張聖琳認為,當居於都市的人們不了解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與食物的關係疏離,自然也不會關心農耕的環境。可食地景則扮演讓都市居民理解「從鋤頭到舌尖」的旅程,促使市民更容易關心環境。聖琳老師認為改變世界需要謙卑的豪情,低調的激進。秉持這個原則,她在2010年倡議都市農耕與都市可食地景至今。

Read more

【人物專訪】將台灣推向綠色革命的國際舞台——專訪林子倫副教授

談到環保與綠能,我們都知道隨手關燈、少開冷氣等節能方法,但當路上開始出現共享電動車、太陽能電板日漸增多、綠電交易成為可能,你是否想過這些能源現象是怎麼出現的?專長為國際環境政治、能源與氣候政策的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林子倫副教授,將以他的深厚的教學及實務經驗,與我們分享能源議題及意識如何進入我們的生活中。

Read more

【人物專訪】反骨的平凡科學家——專訪許晃雄執行長

走進許晃雄的研究室,一大面的書櫃吸引了我。往裡頭一看,大氣相關書籍陳列其中,佔了書架的一半;另一半呢?六七本《台灣作家全集》安坐架上,竟毫無違和感。在此之前,我從沒想過,會在一個大氣科學家的研究室裡看到我以為只出現在各大圖書館、文學系所的文學集。我不禁好奇起,許晃雄除了科學外的人生⋯⋯

Read more

【人物專訪】農為邦本、經世濟民——專訪張靜貞研究員

「民以食為天」,能夠獲取充足又營養的食物是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倘若有一天人們擔心的不再是無法出國旅遊、也不是買不到最新的科技產品,而是無法吃得飽足、吃得健康,對我們的生活恐怕將有顛覆性的衝擊。聯合國發佈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其中第二項就是「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但是在氣候不穩定、疫情頻傳、國際局勢緊張的情況下,讓飢餓從地球上消失仍是一項艱鉅的挑戰。這次張靜貞研究員將從她多年的研究經驗出發,和我們談談糧食與營養的安全⋯⋯

Read more

【探索 27-9】行走的冷戰科學: 1960年代的同位素實驗車

1960年代,兩部蘊含與包藏了先進而深奧的核子科學技術的豐富設備與技術的實驗車,在聯合國原子能總署派遣下,前往世界多個國家踏訪。看似單純、客觀而中立理性的科學技術,在其推廣與引介的背後,原來,也有政治立場、冷戰脈絡的因素滲入其中?

Read more

【探索 27-8】台灣的鐵道車輛保存

臺灣鐵道車輛保存最早從1927年開始,在沒有鐵道博物館的時代,舊火車無法受到良好的保存,在經歷一次次的拆車事件後,便逐漸開始認知到臺灣需要有一個專責的單位來保存鐵道文化──也就是「國家鐵道博物館」。本期演講中介紹這些美麗的鐵道車輛典藏的相關標準以及展示策略,同時也揭露了實務上鐵道車輛的修復技術與相關考量的因素,帶領大家一同來探索鐵道博物館幕後工作的大小事。

Read more

【探索 27-7】從代工到隱形冠軍: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發展與技術創新

你知道自行車全身上下的零件有多少嗎?方圓70公里內,台灣九百多家的自行車廠商都集中於此。不是每家都有像捷安特、美利達這樣顯赫的名聲,也不是只有「捷安特、美利達的上游廠商」這樣單一的身分。相反的,在這個產業稠密的腳踏車聚落,廠家間往往存在複數個供應商,形成了既競爭又合作的開放網絡,也是台灣自行車技術革新的主要原因。一台腳踏車如何踩踏前進,每家廠商都至關重要⋯⋯

Read more

【探索 27-6】台灣的未來交通——電動大巴士

相信讀者走在台北街頭,一定都見過相當安靜的電動公車(或俗稱的電動大巴士),它不像傳統公車會排放黑煙廢氣,大幅改善大城市的空氣品質,再加上它停站和起站的瞬間穩定性高,帶給乘客更舒適的乘坐體驗,成為越來越多客運業者心中的寶。雖然大部分人都看過電動大巴士在路上跑,但真正了解政府電動大巴士政策及車體設計過程和原理的人並不多,這次探索講座的講師劉霆教授,就帶領我們認識電動大巴士的生產流程和目前的使用情形⋯⋯

Read more

【探索 27-5】從杜拜自駕運輸世界挑戰賽看國際智慧車輛發展趨勢及台灣的機會

在科技的發展下,人類早已不滿足於純粹的雙手操作著方向盤、腳踩著踏板的駕駛方式了。利用人工智慧輔助或是全然地控制著車輛運行是人類憧憬的目標。正如同當初人類嚮往天空一般,人類也正向著自駕車的理想前進,然而許多人對於自駕車的理解往往是一台電腦配上四顆輪子,但這其中飽含的技術水平卻是更為高深的,究竟自駕車的存在特性、國際趨勢現況以及臺灣的機會又是為何,都是我們需要探詢的重點。

Read more

【探索 27-4】智慧交通真能達到淨零碳排?

所謂的交通就是利用適當的載具將人和貨物安全地、便捷地、經濟地從甲地運輸到乙地,現代的交通運輸又多了「健康」和「淨零」兩項目標,而要達成這兩項目標,智慧交通(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 ITS)便是關鍵。例如創建一個平台,即時地告訴我們從A地到B地有幾種路線可以到達、需要花多久時間,並計算出使用某項交通工具帶來的外部成本,包含能源使用效率、碳足跡、甚至是交通事故的發生率,更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積極參與⋯⋯

Read more

【探索 27-3】超越框架的拼裝車

對於一般大眾來說,「拼裝車」這個名詞興許是陌生的、抑或潛藏在童年充滿灰塵與鐵鏽的記憶裡;對戰後的農民而言,拼裝車卻是不可或缺的生財工具。有趣的是,說起「拼裝」,品質參差、安全疑慮的印象佔據了大眾的想像,拼裝車真的如此不堪嗎?

Read more

【探索 27-2】速度與平衡的快感─腳踏車的物理

腳踏車出現後,人們就開始以之為代步工具,近年來環保意識和健身觀念抬頭,自行車更是風靡全球,再加上電動腳踏車問世,增加了自行車的移動距離和速度,得以更快速的帶人們到更遠的地方,騎起來也更省力。本期探索講座的第二講,邀請曾經獲得兩次搞笑諾貝爾獎的楊佩良助理教授,探討在行進中保持平衡的方式,揭開腳踏車問世百年來,在移動中保持平衡的原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