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紡織產業的創新與技術——專訪黃博雄主任

分享至

10/14 (六) 黃博雄主任主講:「紡織品的應用與製程研發」

訂閱 CASE YouTube 鎖定直播 開啟🔔

採訪、撰文|李宜靜

審定|黃博雄 主任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黃博雄 主任|來源:講師提供

臺灣自日治時期開始發展麻紡織業,用於裝載米、糖、鹽等基礎民生用品。國民政府來臺後,為促進國內經濟發展,棉紡織業持續擴張,直至今日仍為臺灣重要的外銷產品。發展年近百年的紡織產業,從提供民生需求轉向發展高機能布料,臺灣已經建立起完整的上、下、中游產業鏈,這次的講座將由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產品部黃博雄主任來分享他們的經驗。

黃博雄畢業於臺灣科技大學材料系博士班,他從大學開始,就在實驗室中鑽研紡織材料的結構、性能。從研究所到博班,一路累積了四十幾個專利,畢業後繼續走向研發應用之路,先是和同儕一起創了業,之後則在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擔任研究員,今日,則為臺灣產業用紡織品協會的祕書長兼任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的產品部主任。

 

從實驗室到產品上市

一個紡織品從實驗室到成為產品需要經重重關卡,這是一個由小放大的過程。黃博雄舉例,他在實驗室研發出一種防火纖維後,得到產業去抽成更長的纖維,若中間能抵抗住各項測試,產品才能真的被應用。然而若是失敗,則必須再檢討中間哪些環節還需要改善。他認為,企業能買單的技術才能為產業創價,在他心中有四大流程:創意要技術化、技術要產品化、產品要商品化、商品要服務化,並且每段過程都有困境得突破。研究者會像成癮一樣,會不斷地想突破難關,也正是因為這些過程讓他至今仍在紡織產業努力。

 

串聯上下游產業鏈,創造更多媒合機會

從上游的石化原料、中游的人造纖維產品到下游的成衣業促成了整個紡織體系,在臺灣,紡織相關的公協會有二十幾家,目地是串聯各家廠商,促進意見、技術的交流。然而,在臺灣產業用紡織品協會出現之前,缺少垂直整合上下中游的單位,也因此他們的使命是連結整個產業鏈,協會的會員皆為其他公協會的理事,使資訊的交流更為完整。

他們常與國際夥伴進行交流,曾去過白俄羅斯、印度、日本、歐洲等地參訪,黃博雄分享到,白俄羅斯在國際上向來很少人和他們有交流,然而,其實他們握有資金,卻沒有管道可以獲取紡織業的相關設備。在這次的交流中,得知他們想要發展尿布等基礎民生用品,協會媒合臺灣廠商與白俄羅斯的需求,就促進了上億的交易。而臺灣廠商除了有機會提供其他國家設備技術以外,也需自我提升,因此協會也會透過國內外的國際會議促進多方的媒合機會。

 

國家口罩隊的經驗,使紡織產業更加整合

黃博雄還有另一個身分是疫情間的口罩國家隊口罩物資總籌指揮。說起那次的經驗,他說,口罩需要的材料是高透氣、高效率的過濾粉塵與病毒的材料,其實口罩的技術相當成熟,最重要的是需要量產,然而廠商、零件、機具的整合卻成了最大的挑戰,當時一天的產量需求從800萬、1000萬甚至到2000萬,動員了300多位的研究人員。他說,當下採用的是「即興創新」策略,也因為這次的經驗,讓他們之後的工作整合能更有效率地完成。

 

穩度的產業基石,大步邁向創新技術

黃博雄認為紡織產業在時代變遷下,必定會需要創新,但因為有了完整的產業鏈,也因此換個角度來說,是相較於其他更新興的產業更具有優勢。今日臺灣的紡織業以機能性布料所聞名,全球70%機能性布料為臺灣廠商所生產。在世界盃足球賽中,至少有15個國家選手穿著臺灣設計的服裝。從材料研發到外觀設計,都是由臺灣的廠商、設計師所共同製作。最近,也開始發展智慧型穿戴紡織,結合電子、生物科技、醫療等領域,也因此異業的結合更顯重要。

而今日,永續成為傳統產業必須面對的課題,而他們也從產品的原料開始導入循環利用的概念,紡織所的「布花園」三度獲得全球紡織設計iF金獎 (2011、2016、2020)。他說,發想的概念其實是從國小自然課本上在棉花種植綠豆的經驗,他想將這樣的概念運用在寶特瓶的廢棄物再利用,因此,他們將寶特瓶回收的纖維織成花園用布,利用廢棉、廢紙代替土壤填入布中,再將植物苗栽植入,形成節能又綠化的「布花園」。

在這次的講座中,黃博雄將帶來更多的經驗案例。對他來說,他希望更多人能透過科普的方式理解紡織產業,使知識的傳遞能創造更多力量。

(Visited 14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