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乘風破浪航向永續——專訪楊舜涵教授
11/11 (六)楊舜涵教授主講:「橫渡工業技術洪流的航船」
訂閱 CASE YouTube 鎖定直播 開啟
採訪、撰文|李宜靜
審定|楊舜涵 教授
十五世紀末,人類進入大航海時代,地圖、航海、造船都在當時有了快速的進展,有了船舶,人類得以橫跨五大洲、七大洋,國際貿易、文化交流開始形成。如今,我們仍有90%的國際產品依靠船舶運輸。船舶承載著人類的好奇心與生活所需,隨著時代變遷,船舶的設計上也有所不同。講座開始前,先由這次的講者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楊舜涵助理教授帶領觀眾進入船舶的世界吧。
進入海洋工程領域,搭起船舶的骨架
楊舜涵大學聯考後進了臺大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系上分成光機電資訊領域與船舶海洋應力計算領域,從高中就比較喜歡實體可見應用工程領域的她 ,選擇了後者。她認為海洋工程的圈子很小,但是也因為如此,在大學的時期就 較有機會知道整個業界的動態。「臺大的學生學理知識豐富,但實務經驗較為缺乏。」這是業界對臺大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畢業學生的印象。楊舜涵碩士畢業後,為了提升自己的實務經驗,她選擇先到台船(臺灣國際造船)工作。
台船是一間造船廠,他們負責建造出符合船東需求的船舶,從性能設計到實際施工,都是由這間公司的各部們協力合作,才能製造出一艘完整的船舶。楊舜涵在台船所負責的是船舶的結構設計,她說船舶的組成就像人體的骨骼一樣,需要有基礎的架構,才能夠搭載各式物件。1970年代,臺灣開始發展重工業,台船成為十大建設之一。楊舜涵說,船舶工業在臺灣雖然無法與半導體產業產值相比,但可不要小看它,臺灣的船東,像是常聽見的長榮海運、陽明海運,都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大的船東。人類為了要運輸貨物,船舶成了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
多采多姿的瑞典博班生活,接觸新興海洋再生能源
在台船工作的兩年中,有許多國際合作型的專案,她也因此在這之間開始建立起國際網絡。喜歡日子多采多姿的她,接著選擇到瑞典攻讀博士。原本以船舶結構為專長的她到了瑞典後,也接觸到海洋再生能源領域。瑞典的船舶工業黃金時代其實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了,逐漸沒落的原因與發展船舶工業需要兩大特點有關,第一個是需要有很大的腹地,第二則是需要勞力密集的生產系統。傳統船舶產業分工很細,要自動化非常困難,瑞典的人力條件在今日已經無法負擔。如今,瑞典的造船系已經朝向高單價的精密設計為主,這方面的研究人力也相對減少。
歐美國家發展再生能源的速度比臺灣快很多,儘管瑞典沒有像臺灣這麼強勁的風,無法發展風力發電,然而瑞典有的是連綿的海岸線,適合發展波浪發電,也就是透過海洋水體的流動達到發電的效果。楊舜涵接觸過的研究領域除了海洋再生能源與船舶設計以外,也包含離岸工程、電纜結構設計等。她說明,海洋相關的工程工業裡包含兩大主流,一個是所謂的船體,就是在海上行走的船,另外一個則是離岸工程,也就是在海上工作時,所需要的設備或是建築。然而,人類終究不是生活在海上,因此當我們要在海上工作時,必須要有相關的輔助工程來確保海上設備的安全,同時也必須讓電力往返海上及陸地,也就出現了電纜結構設計等研究主題。
楊舜涵認為海洋工程領域是一個非常講究實務經驗的領域,因為製造的成本相當高,也因此常需要與業界合作。在瑞典讀博士班的日子,她很幸運地能接觸到許多瑞典相關的業界人士。她分享在瑞典的研究生活,相比於其他國家,北歐的工作模式較為單兵作戰,雖然感覺比較孤單,但優點就是若目標明確的話,發揮的空間就比較大。說起做研究的挫折,她認為也會遇到有些關卡暫時解不出來的時候,但後來也體悟到,做研究本來就是起起伏伏,就漸漸把這些過程視為做研究的日常。
傳統產業仍持續與時俱進,淨零議題也需考量
回到臺灣後,臺灣的再生能源也在這幾年興起,楊舜涵將四分之三的研究心力放在研究海洋再生能源、離岸供電,然而,還是有投入四分之一的研究心力繼續鑽研於造船。她說,雖然船舶是歷史很悠久的產業,然而仍然會有許多新的議題出現。例如,過去船舶的研發目標是如何最快速且安全地到達目的地;隨著時代變遷,所有運輸業都轉向淨零排放,也就是必須在運輸與製造過程把碳排放降到最低。況且船運是一項國際產業,國際上的碳排規範也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營運,因此這時不僅得考量船隻的基本性能,也必須考慮到燃料與材料的使用,使得近期造船淨零相關研究備受重視。
楊舜涵說,在大學時期,老師就曾告訴他們,船舶是夕陽產業。然而,對她來說,雖然船舶工業不是產業上最的亮點,卻也不可替代,我們能夠有取之不竭的國際產品,幾乎都要靠船隻來運送。空運的體積小、成本高,所以作為貨運用的飛機比例相對於船隻少很多。凡舉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手機、來自挪威的鮭魚都得依靠船隻從各大洲送至臺灣,離岸風電也必須靠船隻將機具運載到海上。因此她期待這場講座可以打開觀眾對於日常生活所見物品的想像,船舶工業,其實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