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與五星:古代中國眼中的行星

行星這個詞雖然是清代才出現,但它在中國文化上的影響卻非常深遠。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在過去分別稱作「辰星」、「太白」、「熒惑」、「歲星」以及「鎮星」。這些名詞都有他們獨特的典故,到了漢代才真正與五行之說融合在一起。除了出現在許多的典籍外,這幾顆星的出現、運行也影響著歷史,甚至能動搖整個朝代的發展。

Read more

4000年前的迦南人可能發明了最早的拼音文字

今日西方社會所使用的拼音文字起源於拉丁字母,並可進而回溯至古希臘與腓尼基文字,但上述文字的祖源為何仍屬謎團。以色列籍埃及學者認為迦南人所刻劃的符號便是今日西方社會拼音文字的祖型。迦南字母可能由無法識讀的迦南籍礦工借用了用於崇拜哈索爾女神的埃及象形文字,再根據自身的閃族語發明而來。迦南人創造文字的動機可能與採礦有關。

Read more

天狼星:古代傳說與現代觀測

天狼星是夜空中最明亮的一顆星,這讓它在各地的古文明中都充滿有趣的故事。在古埃及,天狼星與尼羅河的氾濫相連結,使得天狼星在古埃及的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國古代,天狼星則以一顆凶星的角色存在於各種文學作品中。到了現代,我們知道天狼星其實是個雙星,平時看到的亮光大多來自於天狼星A,但用X光望遠鏡一看,天狼星B卻亮上許多。現代天文觀測到了19世紀才證實這一點,可是西非的古老民族竟然也有相關的記載,讓天狼星的美麗更添神秘的面紗。

Read more

最短時間差

光速是自然界中物質速度的上限,它快到每秒鐘可以繞行地球七圈半,這樣的速度遠超過人類日常生活經驗;原子、分子的尺寸十分微小,其大小約只有頭髮的十萬分之一。如此快的光,通過一顆分子發生交互作用的時間,可以說轉瞬即逝。但光與物質間的交互作用,幾乎無時無刻在發生。這樣短的時間內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Read more

總是為了手機吵架?談父母的手機過度使用與親子衝突

當父母過度使用手機時,可能會對教養方式產生不良影響。像是孩子可能與「手機」一同競爭父母對自己的注意力,但顯而易見的,若父母已經花費許多時間在手機上,那麼就更難將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這也導致部分的父母似乎會對於管教孩子感到力不從心,而這是因為他們那幾乎被挪去使用手機的注意力,難以再另外對孩子進行管教

Read more

電子鼻用於疾病篩檢的潛力

電子鼻是一種可以模擬人類嗅覺細胞感知氣味的電子分析儀器,英國科學家Persaud和Dodd於1982年模擬哺乳動物嗅覺感官的結構及原理,提出了以感測器矩陣技術為基礎的電子鼻,使得這些主觀的生物感覺有了科學化的基礎。電子鼻技術已廣泛用於食品及環境的檢測,近來發展迅速有應用於醫療方面的趨勢。本文除引領讀者認識電子鼻外,並將探討其用於疾病篩檢的潛力及可能面臨的挑戰。

Read more

再見了!阿雷西博天文台!

無線電天文學能給予我們不同於可見光的視角來認識這個宇宙,但無線電電波望遠鏡需要大上好幾個量級的口徑,才能夠獲得與可見光相仿的解析度。阿雷西博天文台是一座位於波多黎各的電波望遠鏡,口徑有三個足球場那麼長!這麼壯觀的建築能夠完成其實得利於當地的喀斯特地形。如此龐大的結構也使聚焦、接收器的技術與一般常見望遠鏡不同。除了學術上的貢獻以外,阿雷西博天文台還曾出現在電影場景裡、曾嘗試發送過訊息給可能的外星生命。這座偉大的望遠鏡在2020年因為結構損毀而除役,永遠闔上了這顆過去人類望向宇宙最大的電波之眼。相信這座望遠鏡的學術突破、建造經驗能帶給我們未來天文學觀測更穩健的發展。

Read more

【物理史中的十二月】1925 年 12 月:西格巴恩(Manne Siegbahn)因 X 射線光譜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X 射線光譜在以原子吸收與放射的高能光子為基礎下,包含許多不同的技術,來描述物質的特性。在研究 X 射線的諾貝爾獎得主中,有一位名叫西格巴恩(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的瑞典物理學家,因他對原子的電子結構所做的精確測量而出類拔萃。

Read more

賦予塑膠袋新生命

當社會大眾逐漸意識到塑膠垃圾造成的健康與環境問題,回收、減用塑膠製品成了當前的重要議題。如何更經濟、更環保地再利用這些塑膠廢棄物,是科學家們一直想解決的問題。現在,科學家們有了新的解答:利用鉑催化劑,可以將聚乙烯製品升級再造,生成具有高附加價值的芳香烴類化合物。

Read more

物理未解之謎系列--強CP問題 (上)

科學家們嘗試將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延伸到極限,但依舊還存在著許多未解之謎。粒子物理學中的「標準模型」,雖然是目前描述微觀世界最為成功的理論,但它本身並非完美。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要描述標準模型中已知存在的問題---強作用力CP問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