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飽餐一頓:吃仙人掌果實的動物們
仙人掌是臺灣常見的外來植物,原產於美洲的乾旱地區。仙人掌的果實鮮豔且多汁,藉由吸引各種鳥類、哺乳類與爬行類取食,仙人掌的種子得以散布到其他地區拓展植群。一篇2023年的巴西研究,觀察當地特有仙人掌和果實取食者間的交互作用,該研究認為仙人掌的高度差異,會影響食果動物的組成;此外,研究也提供當地食果動物種類的完整資料。
撰文|何郁庭
仙人掌是臺灣園藝市場中常見的植物,它們的外表多變,有些圓得像西瓜,有些扁得像扇子,有些矮得像凳子,有些高到可以放在門口當門神。不論你心中的仙人掌是什麼樣子,逛一趟花市,總會找到你喜歡的款式。
相比於仙人掌翠綠粗壯、充滿棘刺的植株,它們的花與果反而很少人有印象。其實,要觀察仙人掌的果實並不難,我們時常吃的飯後水果——火龍果,正是仙人掌家族的一員。
仙人掌在沙漠中的重要性
仙人掌科植物 (Cactaceae) 原產於美洲,生長於乾旱或半乾旱的環境,它們的果實大多如我們對火龍果的印象——鮮豔的果皮、多汁的果肉,成百上千的細小種子鑲嵌在果肉中(註一)。仙人掌在原始的生活環境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由於它們的果實充滿水分與養分,是沙漠動物重要的資源,所以這些大小不一的仙人掌,可以說是沙漠中動物們的高級自助餐廳。
當然,仙人掌長期供應珍饈給各種動物可不是樂善好施,動物吃了仙人掌的果實(與種子)後,會移動到其他地方,這時種子便搭上了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當動物排便或嘔吐時,種子們就能順利地散布到其他地點,發芽、成長,建立新的族群。
仙人掌果實之所以顯眼又鮮美,種子還小得像砂礫,是為了讓自己的果實可以被各種尺寸跟形態的鳥類、哺乳類、爬行類取用。不同的動物移動距離有所差別,代表後代有更加多樣的落地生長環境。
仙人掌高度改變動植物交互作用的模式
儘管仙人掌的果實歡迎各式各樣的動物食用,但仙人掌的高度卻會影響前來用餐的動物類型。矮小仙人掌上的果實,各種蜥蜴、哺乳類、鳥類都可以任意享用;然而高達10公尺的仙人掌,它們的果實大略只有鳥兒可以造訪和取食了。
2023年,一個巴西東北部的研究發表於《Biotropica》期刊,該團隊以當地4種特有且廣布的仙人掌為研究素材,將Melocactus zehntneri、Xiquexique gounellei、Cereus jamacaru、Pilosocereus pachycladus等4種仙人掌依生活型分成高、中、矮(註二),然後架相機監測有哪些生物取食果實。
在11個月的相機監測後,團隊記錄下四種仙人掌上,有哪些動物造訪了幾次,再根據此量化資料,建構出仙人掌–食果者的互動網。
結果發現,仙人掌的高度差異,確實會造成取食動物組成的差別,且互動網內全部物種並非是緊密相連的網狀結構,而是依照不同仙人掌,可以確切區分不同的組別。該結果呼應了高矮仙人掌有各自「顧客」的假設,顯示食果動物的組成確實會因為仙人掌的高度有所不同。
吃仙人掌果實的動物有哪些?
這項研究進一步提供了吃仙人掌果實的動物種類資訊。根據研究結果,吃P. pachycladus果實的動物以鳥類居多,包含擬黃鸝科的Molothrus bonariensis和鸚鵡科的Eupsittula cactorum。吃C. jamacaru果實的同樣以鳥類居多,同時還包含靈長類的普通狨猴(註三)(Callithrix jacchus)。吃X. gounellei果實的類群包含鳥類、哺乳類與爬行類,其中以蜥蜴Tropidurus hispidus觀察次數最多。吃M. zehntneri果實的動物,最多的食果動物同樣為T. hispidus。
檢視食果動物的造訪仙人掌行為後,該研究還意外發現,過去同樣被認為具有傳播種子能力的蝙蝠,在團隊的觀察期間,僅有一次取食紀錄。研究人員推測,或許蝙蝠在仙人掌授粉的環節有較大影響,不過在種子散布的階段,並沒有參與太多。
在臺灣,小小仙人掌們通常被當作窗臺、書桌上的可愛擺飾,但它們在原棲地可是重要的食物供應來源。因為有它們的存在,即便是乾旱的沙漠也能孕育出豐富色彩。
仙人掌從植株、花朵到果實,全都奇特又吸睛,如果想要更加瞭解仙人掌,不妨從在家種一棵開始吧!
參考文獻
- Paixão, V. H. F., Gomes, V. G. N., de Souza, C. S., & Venticinque, E. M., 2023, Cactus height increases the modularity of a plant–frugivore network in the Caatinga dry forest. Biotropica, 55(4), 877-887.
- Rojas-Aréchiga, M., & Vázquez-Yanes, C., 2000, Cactus seed germination: a review.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44(1), 8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