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學習進軍藥物開發

■AI應用於藥物開發必須面臨種種考驗,其中之一為化學大數據的取得,由於深度學習的表現取決於訓練資料數量的多寡,是否能獲取大量資料事關重大,但這在化學領域中仍相當困難;另外,化學家也必須開發一些方法以確保AI所「發現」的分子是確實能被合成的。

Read more

傾聽其他AI的心聲

在與Siri或Google Assistant對話時,是否經常因為答非所問而燃起無名火呢?究竟人機之間,為何始終無法像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流暢而自然呢?部分原因,在於AI無法理解他者。是否能準確接收指令,並精確做出反應或提供相應的服務,並非一味精進演算法、擴大資料庫與加強訓練可以單方面解決的。一個真正的智能系統,必須能夠意識到周遭環境中其他智能體的存在,甚至理解其思維,並做出預測。至少在人工智能的相關領域研究中,「反求諸己」這項處世之道,或許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鐵則。

Read more

我的口音,機器人聽得懂嗎?

同樣說英語,Alexa對於操著不同口音的使用者,會有著相同的待遇嗎?研究人員實際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Alexa與臺灣許多英語學習者一樣,面臨著口音辨識的挑戰。當聽到比較少接觸,例如印度或其他與美式發音差異較大的英語口音時,很有可能判讀錯誤或是呈現聽不懂的尷尬狀態。為今之計,除了持續擴大語音資料庫,容納更多非母語英語使用者的樣本外,是否還有其他方式可以避免呢?

Read more

洋蔥?剝開紅蔥頭層層的秘密

■想必各位都知道這種常常於肉燥或乾麵上提味的紅蔥頭吧?關於紅蔥頭的介紹,我們先簡單地從分類上開始說起:紅蔥頭在分類上屬於石蒜科蔥屬的植物,多數石蒜科植物的共通特徵是有如鱗皮般的膨大地下莖,例如大蒜、洋蔥。此外,石蒜科植物最出名的還有它們特殊構造的花朵。實際上所謂的石蒜指的就是在日本的墓園常見的紅色花朵曼珠沙華,或者說它另一個較通俗的名稱,彼岸花。

Read more

AI如何影響銷售行為

AI正觀察著每一個人在網路上的一舉一動,也包括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在Netflix上搜尋影片時,你可曾注意到不同帳號的推薦片單不盡相同?當你在Amazon上瀏覽商品時,是否注意到頁面上總會出現相似的推薦商品,或適時提供一些讓人心動的折扣活動?你可能也有找景點與飯店的經驗,是不是也意外地發現在那陣子跳出來的廣告,都與搜索過的景點相似呢?這些都拜大數據與AI之賜。當消費者的生活因為貼心與精緻的服務而更加智慧化的同時,業者的利益也隨之最大化。

Read more

 v=5/2 量子霍爾態之謎(上)

■v=5/2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是研究霍爾效應的學者們近年來最關切的問題之一。
筆者曾用了三四篇文章來討論霍爾效應。從經典的整數量子霍爾效應(IQHE)、分數量子霍爾效應(FQHE)、複合費米子(Composite Fermion)到最近重新掀起討論的 v=1/2費米液體態(Fermi Liquid)。在本文中筆者想延伸這些故事,討論另一個實驗上被觀測到的著名的偶數分母的量子霍爾態—— v=5/2,以及它所牽涉的謎團。

Read more

運用酵母菌窺見人工智慧的黑盒子

現今許多人工智慧系統所應用的深度神經網路(Deep neural network, DNN)還是有些神秘,機器內部的運作往往就像是個黑盒子。一篇發表在 Nature Methods 期刊上的研究論文,來自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團隊開發出一套「可視化神經網路」(visible neural network, VNN)模型,他們把酵母菌的基因等分子階層網路映射到深度神經網路的基本架構,讓研究人員能夠觀察人工智慧系統的運作情況,並透過機器洞察細胞的內部運作,由此產生的技術期待未來可以尋求新的抗癌藥物或是應用在個人化治療。

Read more

AI 攜手 BI:雙智慧重新定義人與機器分工 (2/2)

有別於多數媒體引述已故理論物理學家霍金 ( Stephen Hawking ) 與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 Elon Musk ) 看法的報導,一個失去控制且能徹底顛覆人類主導權的強人工智能 ( strong AI ),或稱通用人工智能 (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 ),在諸多概念性問題仍有待解決,且相應支援技術依然付之闕如的情形下,至今不過是理論上的假設性問題。相較之下,隨著自動化的普及與AI應用愈趨多元,產業結構與勞力市場需求的改變,反而是眼下人類社會更應正視的問題,且亟需一個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甚至於徹底改革。而在此之前,我們必須釐清:哪些職缺或產業終將為AI所取代?而人們又應何去何從?(續前文)

Read more

從一張2D影像直接建構3D資訊

■面對一張影像,我們「得到」的比起我們實際「看到」的豐富許多。我們的大腦在理解影像時,會將常識應用在其中,解讀影像沒有包含的部分。例如:看到桌子的三隻腳,我們能推論出被擋住的第四隻腳的形狀和顏色。要訓練人工系統達到相同的空間認知能力,需要大量手工標記的數據。對此,DeepMind公司近日發展一種人工智慧,能蒐集數據並訓練自己,突破數據不足的限制。對於一張2D影像,它能建構出3D的空間資訊,並且對從未看過的場景做出正確的預測。

Read more

AI 攜手 BI:雙智慧重新定義人與機器分工 (1/2)

有別於多數媒體引述已故理論物理學家霍金 ( Stephen Hawking ) 與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 Elon Musk ) 看法的報導,一個失去控制且能徹底顛覆人類主導權的強人工智能 ( strong AI ),或稱通用人工智能 (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 ),在諸多概念性問題仍有待解決,且相應支援技術依然付之闕如的情形下,至今不過是理論上的假設性問題。相較之下,隨著自動化的普及與AI應用愈趨多元,產業結構與勞力市場需求的改變,反而是眼下人類社會更應正視的問題,且亟需一個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甚至於徹底改革。而在此之前,我們必須釐清:哪些職缺或產業終將為AI所取代?而人們又應何去何從?

Read more

提升到類量子的高階人工智慧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的理論與技術也不斷推陳出新,取代既有的認知與操作模式,難免有長江後浪推前浪之歎。即使是新興的人工智慧領域,亦不能倖免。在這篇文章中,由傳統以電子電腦為基底的AI開始,而後近年來向「類量子運算」的過渡,以期有朝一日能實現實質意義上的量子運算,許炳堅教授串起人工智能的過往與未來,娓娓道來AI的發展脈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