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LK-99再次出現,你可以怎麼判讀?來認識超導體伴隨的獨特物性
2023年8月,韓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宣布取得物理材料領域的「聖杯」——「室溫超導體」。這一突破性消息成為全球焦點,引起各地新聞媒體報導。超導體具有電子無阻礙流動的特性,可實現高效率和零汙染的科技理想。然而,迄今多數超導現象僅能在極低溫環境下發生,限制了日常生活應用。除零電阻外的獨特特性,本文將介紹觀察超導體的重要實驗指標。當下一次又有人宣稱製作出「室溫超導體」時,或許我們就有更多的判讀能力!
Read more2023年8月,韓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宣布取得物理材料領域的「聖杯」——「室溫超導體」。這一突破性消息成為全球焦點,引起各地新聞媒體報導。超導體具有電子無阻礙流動的特性,可實現高效率和零汙染的科技理想。然而,迄今多數超導現象僅能在極低溫環境下發生,限制了日常生活應用。除零電阻外的獨特特性,本文將介紹觀察超導體的重要實驗指標。當下一次又有人宣稱製作出「室溫超導體」時,或許我們就有更多的判讀能力!
Read moreiPhone 15 Pro推出,搭載航太級鈦金屬外殼,為智慧型手機注入太空科技的魅力。每年九月,「果粉」期待著蘋果公司的最新發布會,而2023年iPhone 15 Pro的亮點之一,在於其採用了太空科技常見的鈦合金外殼。這款智慧手機旗艦版將挑戰「最耐摔又最輕盈」的頂尖地位。鈦金屬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優異的強度重量比,輕量且強度高,成為航太工程的首選材料,同時也能有效降低太空科技的能源消耗。透過鈦金屬,iPhone 15 Pro不僅突破了外觀與手持體驗的極限,更是夢幻般的太空科技體驗,令科技迷為之著迷。
Read more我們有可能作一個轉扭,就使材料在絕緣體、超導體、鐵磁狀態自由切換嗎?當石墨烯以魔法夾角堆疊時,可以產生超導狀態;若是和六角硼氮組合成「三明治」時,竟然可以產生鐵磁性。二維材料結構簡單,藉由扭轉產生的特殊物理現象,可以幫助科學家更瞭解背後的生成機制。這類的研究進一步被歸類為「轉角電子學」,這樣的材料組成就像一個轉扭一樣,透過旋轉就可以切換其物理狀態!
Read more「登陸月球」近年來再次成為太空科技發展的重要目標,而試圖減緩撞擊力道的「軟著陸」比起直接砸在地上的「硬著陸」,有著更多的技術門檻要克服。2023年8月24日,印度的「月船3號 (Chandrayaan-3)」成功以軟著陸的方式登陸在月球的南極,讓印度成為第四個有能力派遣無人探測器軟著陸月球的國家/組織!「月船3號」同時也是人類史上第一個成功登陸在月球南極的探測器——而幾天前才有人挑戰失敗而已……
Read more2023年七月,「超導體」報導引起媒體大量關注,Google搜尋熱度暴增。超導體對科技發展與環保平衡至關重要,無電阻傳輸能夠大幅提高資訊處理速率,且大幅減少對環境的汙染。石墨稀擁有高導電性、高彈性和硬度等特點,身為近代最夢幻的材料,石墨稀也具備有超導特性。雙層石墨稀的1.1°「魔法夾角」堆疊可展現超導與絕緣特性,成為絕佳的電子開關。雖此狀態僅在極低溫出現,但這項發現仍有助於科學家理解超導機制。全球科學家們持續致力於克服障礙,期待實現無損耗能源使用,使科技與環保不再是矛盾。
Read more白石墨稀 (h-BN) 作為石墨稀的好朋友,不只與石墨稀有相似的特性,還能使石墨稀有更卓越的表現。h-BN具有高硬度、高彈性和高導熱性,並擁有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和抗氧化能力。h-BN絕緣的特性可作為原子級的能障,被視為應用於量子穿隧元件的理想材料。此外,它在電子元件製造中可作為堅固的保護層,防止侵蝕。作為石墨稀的基板材料,h-BN的結構與石墨稀相似且表面平坦,能提升石墨稀的導電性達三倍之多。然而,製備高品質的h-BN需要在高溫和高真空的環境下,科學家們正致力於開發新的製程方法以實現商業化生產。
Read more來探索一下氧化鑷如何左右坡莫合金的「性格」吧!坡莫合金是一種鐵磁性材料,對外加磁場非常敏感。你可能知道,這種材料在磁場下會產生磁滯曲線,也就是磁性效應不會立即消失,這種特性使得坡莫合金在記憶元件中有很好的應用潛力。但是,當我們將氧化鑷與鐵鑷合金堆疊在一起時,事情變得更有趣了!這種堆疊會導致磁滯曲線產生偏移,也就是磁滯現象更難被消除,這意味著記憶體可以更長時間地保持信息,同時減少外部磁力對其的影響。還有一個有趣的概念——電力充磁,當我們為氧化金屬充電時,材料內的氧空缺會捕捉單一電子,使得材料帶有磁性,這樣的現象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來調整材料的磁性。
Read more鑽石可不只在人類社會中被賦予了多種涵義,奈米鑽石亦在科學領域中點燃了量子革命的火花。量子電腦利用量子位元的疊加態,能同時探索所有可能的路徑,大幅提高運算的速度,而量子傳輸則提供了絕對安全的通訊系統。然而,量子系統易受到干擾,需保持在低溫環境下運作,因此運行成本非常高昂。此時,奈米鑽石所具有的特性成為了突破困境的曙光。奈米鑽石因為保有鑽石的高穩定性,因此若以其作為量子系統的替代材料,便可以讓系統能夠在室溫下操作,再加上NV缺陷中未成對的電子可以呈現自旋和糾纏的量子特性,使得奈米鑽石成為量子科技發展的關鍵材料。
Read more過去的人們總認為眼見為實,對於肉眼不可見的微小世界,是完全不瞭解甚至是不知其存在的。當放大鏡發明之後,我們終於可以看清昆蟲、花朵等的細微結構;延伸應用光學元件進行組合,光學顯微鏡的誕生為我們開啟了微觀的大門;而突破瑞利準則的電子顯微鏡、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更是使我們進入奈米世界。可以這麼說,是顯微鏡的發展推動了科技的進程。
Read more酷暑即將來臨,在戶外是否開始擔心烈陽帶來的肌膚問題?在室內打開冷氣又開始煩惱電費太高,使荷包大失血。其實,這兩個問題可能有一個共通的解方—— 氧化鋅。具有隔絕紫外線的功能,同時也能抗炎和殺菌。此外,氧化鋅還是太陽能科技中極具潛力的材料,因為它能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自旋是電子的一種特性,也可以對物質造成磁性。自旋的控制可以讓電子元件的應用更加多元化,與以往電子充放電為基礎的電子元件不同,當具有磁性的物質與非磁性的物質接觸時,它們能夠互相影響並產生各種不同的物理特性,就像群體影響個人的行為,這個特性稱為「磁鄰近效應」。這樣的特性目前正被廣泛研究以及應用於磁性記憶體中。
Read more每天幾乎不可能避免使用到塑膠相關的產品,實際上,塑膠更是難以想像地滲透人類生活中。不只是日常用品,它也是先進奈米材料的幕後推手之一。同為塑膠產品的 PMMA 成為奈米材料的模具,也能夠將奈米材料轉移至不同材料上進行堆疊,使得科學家可以探索不同物質的交互作用,還能為高科技材料保鮮。儘管塑膠再高科技或便利,實則難以被自然分解而成為破壞環境的頭痛材料,需透過回收的過程才能進一步再利用並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Read more量子物理、量子糾纏,不少與量子有關的酷酷名詞充斥我們的生活,不僅如此,隨著影音串流平台的發展,越來越多人講究顯示器的品質。量子點電視(QLED)成為許多影視消費者熱愛的產品,它宣稱能夠精準控色,且能發射色彩更鮮明的影像,究竟量子點電視是廣告噱頭還是真有其事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Read more生成型AI藉由原始資料訓練,進而有所產出,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會衍生智慧財產權的爭議?這篇文章區分兩個層次的問題:「輸入」層次上使用原始資料是否經授權,以及「輸出」層次上AI產出是否將與原作者競爭。
Read more水是清潔中最重要的元素,它能溶解髒汙、帶走顆粒。自己洗車過的人都知道,殘留的水份若不盡快擦乾,反而使車子看起來更髒?其實是因為水裡頭的礦物質沉積在車身表面。在半導體製備的清潔過程中,水一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更高的要求,水中的礦物質對於奈米級的材料,簡直是龐然大物,需透過多道手續除去水中的礦物質,並以氮氣迅速吹走殘留的水,才能確保最終的電子元件效能不受影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