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科學與藝術的雙棲動物——專訪蔡振家教授

分享至

●3/27 蔡振家老師主講:「樂器與嗓音的物理」鎖定CASE直播

誰說科學與人文學科是壁壘分明的兩個領域?蔡振家教授以藝術帶出科學,結合音樂與物理兩個領域的專業知識,顛覆我們過往對於科學冷冰冰的既定印象。從臺大物理系到北藝大傳藝所,這樣的跨域學習是如何發生的呢?

撰文/黃愉芳

●青少年叛逆走上非主流的研究旅途

在高中時期深受物理定律之美所吸引,卻在大學完成物理系學業後,毅然考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如此令人難以費解的人生轉折,是因為發現自己學習物理的方式太風花雪月、太偏好對稱簡潔的東西,而且自己的物理才華並不高。會走上研究傳統藝術之路,其實早在大學期間就已經埋下種子。蔡教授除了物理系的學業之外,投資更多時間在大學社團上,參加了許多音樂性社團,鑽研歐洲古典樂與中國戲曲。蔡教授形容在第一次聽到崑曲時,就覺得自己想要嫁給崑曲,這已經無關乎天份,而是一種緣分。甚至後來在大五那年創立了北管社。對自己進行客觀分析之後,帶著年輕人的叛逆,抱著「物理界不缺我一人,但瀕臨絕種的北管戲曲可能需要我的貢獻」這樣的信念,蔡教授踏上一條非主流的研究之路。

除了大學玩社團之外,蔡教授從小就有接觸傳統戲曲,父母親的一些朋友也在藝術領域工作,使得蔡教授雖然原本並沒有想過將戲曲作為專業,但在碩士班轉換領域至戲曲時,過程相當順利。至於結合物理學的契機,則是在遠赴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攻讀博士那年。在這所大學中,音樂與自然科學相互結合的學術傳統已經深耕多年,在校門口甚至放有一尊亥姆霍玆的雕像,這位學者的專長橫跨熱力學、電磁學、生理學、心理學、音樂學等等領域,成為洪堡大學的精神指標,鼓勵著莘莘學子結合音樂與自然科學進行研究。在取得洪堡大學博士學位之後,蔡教授回台繼續嘗試跨域,從聲帶到大腦的研究,一路上遇到許多貴人,不僅幫忙做知識上的轉換,也適時指引方向。蔡教授由於思想十分跳躍,導致研究時非常好動,就如同他對自己下的註解,像一隻彈塗魚,游走於科學與藝術之間。

●科學的藝術,藝術的科學

談到跨域學習,蔡教授不禁談起「科學的藝術,藝術的科學」這個概念。科學的藝術就是透過多元的素材媒介,將科學變得和藹可親一些,當最後產出藝術作品,那就是科學的藝術。蔡教授提到自己曾與臺大嘻哈文化研究社合作,創作了一首講解演化生物學的饒舌歌曲,目前也在跟客家電視台合作,以動畫向大眾解釋音樂的物理學與心理學,希望透過藝術的形式使得科學更加平易近人。

另一方面,樂器是產生音樂藝術的物品,當我們探討其背後的原理時,關注的重點就會從音樂轉移到科學,這就是藝術的科學。從樂器如何震動、產生聲音,甚至是我們對於樂器音色的感知,都牽涉到科學。因此藝術並非如傳統文科所理解的那樣主觀,其實在數學、物理、心理學中,藝術都是可以被客觀解釋的。而蔡教授在認知心理學領域的涉略,使得他能將日常生活中的體驗系統化,在課堂中帶出藝術背後的科學原理。

●開設大學通識課 培養人文關懷

蔡教授在臺大開設有關音樂的通識課,將美國教育理念STEAM運用在課程設計當中,特別是在講述冰冷的科學時,帶入藝術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因此,有一位學生修完蔡教授的課之後,便以歌曲來呈現「數學好難」的主題,用rap念出數學算式與定義,反諷數學給人的冰冷感覺。蔡教授特別說明,創作這件事其實與會不會操作軟體不太相干。學習技術性工具只是一個過程,最重要的還是學生有沒有自己的體會與靈感。數學被死當,最終能寫首歌來發洩、自嘲,這也不失為一件美事。因此教授並不贊成大學中純粹技術層面的學習,而是盡量在自己開設的通識課中,培養學生的自我覺察能力與人文關懷。

在課堂中,蔡教授也喜歡提出具有爭議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與討論,並非只是單方向地對台下學生講解。這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讓每學期修課學生在討論版上的貼文多達一千多篇。教授認為同儕間的交流十分重要,自己有很棒的觀點,同時也應該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在不同學院之間進行對話。許多大學生頭腦十分靈活,能從各種角度切入科學與人文,老師只要作為輔助者在旁邊搧風點火,便能欣賞學生源源不絕的創意。

以下為蔡老師提供的音樂:音樂、演化與大腦 [4-8] RAP〈演化樹上的琴弦〉,歡迎大家聽聽看唷!

 

(Visited 100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