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革新的信仰──專訪李百祺

分享至

採訪、撰文/湯淨

人生中往往面臨許多抉擇,猶豫、搖擺不定、甚至懷疑經常是大家共同的反應。如何消滅這些忐忑不安,去做自己也不確定結果的事?對李百祺來說,在同個領域持續做自己做得到、又兼具創新性的事就是答案。

●人生最佳解:信任當下的選擇

在網路還不發達、沒有Email的年代,甫從臺大電機系畢業的李百祺,和當時他多數的同學一樣,決定出國繼續深造。但在資訊不流通的當時,申請國外哪所大學只能透過學長姐們的口耳相傳,跟隨哪位教授、哪種研究方向都是不能預知的事,連自己是否對未來研究的領域有興趣也難以推斷。即便如此,他仍選擇到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電機碩、博士,跟著指導教授的腳步,以電機工程原理為基礎,就此跨入生物醫學這個未知的領域。

以超音波影像為論文主題取得博士學位後,李老師進入矽谷的知名醫學影像公司Acuson,成為一名系統設計工程師。工作的三年間,從產品開發到測試市場反應,而後修改產品的過程,使他對醫學影像技術、產業需求有了更全面的掌握。李百祺察覺到台灣發展生物醫學的潛力與自己發揮的空間,因而在母系——臺大電機系通過聘任審查後,便決定回台,投身學術與產業界。

「心裡的方向就是最好的選擇,從事新事物就是會遇到困難,但理所當然事情就是這樣。」談起處世哲學,或許是工程師的訓練,李百祺很是豁達但也很務實。無論是出國深造、接觸新領域,抑或返台教書,都是抉擇的結果,無從知道好壞,也無關後不後悔。因為所有的選擇,都是當下那個時刻,根據擁有的資訊,所做出的最好選擇;其他條路的未來無法預知,既然不知道,就不需要後悔。

●跨領域交流:說些別人聽得懂的話

當然,從電機領域到生醫的過程並不是全然的坦途。但對李百祺來說,最困難的,反而不是了解醫學專有名詞、生理機制,而是與不同領域的人溝通時,要先懂得他們的邏輯思維,再用對方可以理解的方式說明。舉例來說,在矽谷工作時,跟有臨床背景的夥伴溝通、與臨床技術員交換意見便需要不一樣的說話方式,也因此鍛鍊了他跨界溝通的能力。李百祺打趣地說:「若是自己的研究可以讓媽媽聽懂,那就成功了。」

●創新與堅持:做能夠做的事

身為產業的多項專利持有人,又是臺大研發處的研發長,李百祺始終堅信應用與革新在工程領域的價值。不管是學術還是產業,創造「有價值的改變」都是共同的核心:若是技術無法應用,便失去針對的目標;倘若一成不變,則淪為抄襲。而兩者的差別僅僅在於開發的階段不同,學界的探索性質較強,即便失敗多次,成功1次便足以撰寫論文和同儕分享;產業界則追求穩定的生產與高度統一的品質。儘管橫跨學術及產業,但他並不特別定義自己屬於哪一方,而是以「做出創新事物的人」自許,站在革新第一線。

追根究柢,支持李百祺不斷追求、探索新事物的原動力,來自於對自己研究負責的態度——持續在同個領域耕耘,專注於自身的研究,做自己能力可及的事,便會帶來成果。其他外在的成就、認同都需要長時間的累積,唯有堅持下去,才有機會被看見。秉持著這樣的初心,李百祺在醫療影像上埋首研究二十多年,方於2020年獲得教育部學術獎的肯定。

●研究的本質:不同角度看世界

用眼睛接收光線、用耳朵接受聲波看似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也因此「看」光線、「聽」聲音成為一種未經思考的直覺,但這就代表光線不能用「聽」的、聲音不能用「看」的嗎?懷孕時照的超音波雖然是聲波的一種,卻可以在電腦螢幕、照片中被捕捉下來,這難道不是一種「看」聲音的方式嗎?本次的講題是「看」見聲音「聽」見光,說的便是在超音波的基礎上,結合光波的優點。傳統超音波影像在傳遞訊號時,往往無法分辨一些細微的資訊,因而產生不夠清晰的影像;到了現在,光聲技術的發展已可透過聲波與光波互相影響的特性,更加清晰地描繪人體內的情況,在未來協助醫生做出更精準的治療。除了學理上的應用,李百祺特別強調跳脫框架的重要性,從不同角度詮釋,才能找到創新的視野。

 

(Visited 64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