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戟的源流與東周金文的「戟」字(兼談「柲」(必)字)(上)
戟是結合戈、矛的裝柲長兵,雛型在商代出現,西周時期周人可能在先周文化的基礎上使用十字形通體合鑄的原始戟,但多作為儀仗器。春秋開始有真正的戟,為戟體、戟刺分鑄,再以木柲聯裝。在萌生階段它並沒有相應之名,直到東周才有各異的書寫方式和專名。自名戟的「戟」字目前計有十三種,今日之「戟」字則源於秦系文字一脈的「」,並在後來簡化為「戟」。
撰文|江柏毅
青銅戟是一種結合戈和矛的裝柲長兵,木柲前端是帶有直刃的戟刺,用於直刺、扎挑,側邊是帶有橫刃的戟體,一端帶胡的戟援可用於擊啄、勾割,功能性與殺傷力均比單純的戈、矛來的更強。戟的形態是直到春秋時代才逐漸定型,並於戰國時代臻於成熟,而從考古發現推測其雛型在商代便已出現。
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原始(proto)戟發現於河北藁城台西遺址商代中期偏晚的十七號墓,整體由戈、矛聯裝而成,戈為直內帶一穿,長21公分,矛則為窄葉形,僅有18.2公分。木柲殘長85公分。這件兵器的安裝方式為戈內插入鑿有長方形凹槽的柲,柲頂端插入矛骹,後再以繩索穿過戈內圓穿至上下欄,綁縛成人字形固定(圖一)。從其構造簡易、迄今僅發現一件來推測,這件兵器只是對戈進行改良的嘗試,既未形成定制,也不曾廣泛流行,畢竟當時流行的作戰方式是步戰,以戈、矛分開武裝士卒比將戈、矛合而為一作戰更能有效發揮攻擊力。
四川彭縣竹瓦街青銅器窖藏坑也發現有三件由戈、矛聯裝的原始戟(圖一),但其年代因埋藏環境屬窖藏坑而有爭議,推測略晚,大致在西周至春秋時代以前。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晚期墓葬也出土一件編號XDM:133,稱為「勾戟」的兵器(圖二),是直內戈和裝柄長刀的結合,頂端的戟刺朝向戈內方向反捲,呈勾狀,而不具有矛的直刺、扎挑功能(註一)。它的出現有學者認為是當地與先周文化人群經漢水水系交流下的產物,而與黃河中下游商文明的文化傳播無關。
西周時期的周人可能在先周文化的基礎上使用一種外形略呈十字形,皆以一次性通體合鑄的原始戟(註二)。根據裝柲方式的不同西周原始戟又可分為兩類,一類以矛為主體,旁伸短小橫刃,木柲裝於矛體骹部。這種戟直刺力強,但勾啄時容易從木柲脫落,目前僅發現三件且造型各異,如山東膠縣西菴車馬坑與墓葬出土的類型(圖二)。另一類發現數量達百餘件的則以戈為主體,前伸鋒刺,多以戈體的長胡多穿來綁縛木柲,較不易脫落,如河南濬縣辛村、甘肅靈台白草坡西周墓出土的類型(圖二)。整體而言,西周原始戟是將當時流行的青銅戈與柳葉形矛或背脊帶穿的裝柄長刀合鑄,製作工藝較為複雜,所以無法有效率大量生產,且除了少數器體厚重可用於實戰外,大多數都有戟體單薄、容易脆折的問題。從原始戟多集中出土於高等級墓葬、常與車馬器共出、發現數量偏低,以及戟上的銘文來(註三)推測,可能是作為貴族的儀仗器使用。另從出有原始戟的遺址年代來進行檢視,原始戟的使用在西周中期以後便急遽衰落,晚期則已全面消失。
西周時期的兩種原始戟過去分別為學者命名刺戟和鈎戟,但若檢視部分出土器物上的自名,如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所出為「匽(燕)侯舞戈」(圖二),可知在周人眼裡這些被歸類為原始戟的兵器極可能實質上仍稱作戈(註四),周人只是為了強化戈頂部的推摏殺傷力,將戈援的上刃上折、延長成矛、裝柄長刀,或非矛非刀形的鋒刃,並不是刻意要創造原始戟,而是要改良戈。春秋時代取代西周原始戟,並確實能夠用於實戰的,是將戈形的戟體與矛形的戟刺分鑄,再以木柲聯裝的戟。這種戟不僅直刺力強,勾割也不易脫落,成為春秋戰場上車兵的主要兵器之一,甚至有取代青銅戈的趨勢,《左傳》中提到戟便常與車戰有關。
從春秋到戰國,戟的形制演變是因應著作戰方式由車戰轉為步戰的轉變而來,年代越早的戟,戟援平直,戟刺較長,年代越晚的戟,戟刺漸趨短小,戟援由平直轉為弧曲形,有些中段顯得細窄,另有些還在胡上設計有倒勾、鋸齒(圖三)。春秋戰國之交位於長江中下游、漢水、淮河流域的楚、曾、蔡、吳、越等國還見有一種特殊的戟,其最大特點為長柲上聯裝有二或三個戟援,戟刺則裝或不裝都有,均稱為戟(圖三)(註五)。湖北隨縣戰國早期曾侯乙墓內棺壁板便繪有守衛武士持戟圖像(圖四),同墓出土的三十件戟中便可見到由三戟援一戟刺,或無戟刺但由二戟援或三戟援所組成的戟,且戟體自上而下戟援長度依次減短。另從墓中出土遣策(也就是古人在喪葬活動中記錄隨葬物品的清單)可知,帶有二戟援的戟稱作二果戟,三戟援的稱三果戟,果、戈均屬見紐歌部,古音相通。
商代與西周沒有真正的戟,自然在甲骨文和西周金文裡見不著「戟」(註六)。東周時期自名(器物在銘文中的自稱)戟的「戟」字計有、丯、、㦴、、等十三種(圖五),又以以下四種較常見:
第一種是从戈从倝的會意字,从戈是因為戟由戈演化而來,而从倝則表戟主要用於車戰,因倝即戰車上建旌之形。這種字體主要流行於三晉、秦等國,如十三年大良造鞅戟。第二種从戈从丯,主要流行於齊、楚及鄰近小國,是以丯為聲符的形聲字,其中楚稱戟為孑,孑、丯古音同聲同部,以孑借為戟;齊國的「戟」也見丯左側加金旁的字形。第三種从戈从各的「㦴」僅見於安徽舒城九里墩出土春秋晚期蔡侯戟和傳世品滕侯戟,从各當是取之於(格),根據《說文解字》:「,枝也。从丯各聲。」蔡與楚近,而滕與齊近,故蔡、滕二國文字可能與楚、齊相近,从戈从各的「戟」字可能是从戈从丯的「戟」字變體,从各有表戟之狀如枝格之義。第四種从戈从建的「戟」字見於淅川下寺楚墓王子午戟和王孫誥戟,以戈為義符,建為聲符,建與丯古音相近,可能是以楚地方言造字。今日的「戟」字源於小篆「」和更早的秦系文字,再經秦隸、漢隸簡化而來(圖六)。
「戟」字的演變概括而言,在戟仍處於萌生階段的商代與西周,人們並沒有為這種從戈進行改良的新型態兵器創造出相應的名稱,但到了東周時期,戟的發展漸趨成熟並相當盛行,而針對這種新型態兵器的稱呼也已出現,只是不同地區的書寫方式各有不同,但主要的共通點為諸字皆从戈,畢竟當時人們清楚地知道戟是在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而在秦翦滅六國推行小篆,文字規範化後,僅有秦系文字一脈的「」字保留下來,並在後來簡化為「戟」(圖六)。
註釋
註一:自郭沫若在1930年發表《說戟》一文,專論戟的形制特徵,並提出戈、矛合組為戟之說,曾普遍獲得學界認同,但1977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自名為戟的兵器中,可見無矛的多戈戟,便有部分學者認為戟的主要特點不在於刺擊而是勾割,只要符合《說文解字》所述「戟,有枝兵也」的解釋,凡鋒刃多枝生即稱作戟。
註二:根據目前資料,通體合鑄式戟的出現年代大約在商末周初,典型器出土於寶雞峪泉墓、涇陽高家堡和旬邑下魏洛等地,多為陝西省中、西部,在商末屬於先周文化區域。
註三: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出土的西周原始戟,其上自名「匽(燕)侯舞戈」,所謂「舞戈」屬軍事舞蹈,可知西周原始戟作為儀仗器使用。在西周墓葬中出土兩件以上的原始戟,往往同規格、型制成對,其上銘文也成組,如濬縣辛村戟上的「衛」、「侯」。
註四:目前考古出土自名為戟的兵器年代均不早於春秋中期,而傳世文獻中記載戟的最早紀錄也僅見於《左傳・隱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為春秋早期。
註五:《釋名・釋兵》云:「戟,格也,旁有枝格也」,強調戟是外形呈枝格狀的兵器,並不一定非要有戟刺才可稱作戟。
註六:西周金文中有個从戈从肉的字,隸定為「」,在宋《嘯堂集古錄》、《考古圖》、《宣和博古圖》等都釋為「戟」,但清吳大澄始以為是「戛」。該字常見於西周冊命金文的賞賜戈後多綴「琱」,均為賞賜戈的附加說明文字,經學者長期研究後「」應指的是戈頭而非戟。新見青銅兵器龍伯於內部可見自名「龍伯作奔」,而從晚清金石學家柯昌泗《謐齋金文拓本》可見龍伯為戈形,但龍伯是否確實為戈又無法進一步確認,原因在於它也有可能實為一柄戈、矛聯裝戟,只是戟刺在出土時便因發掘者的疏忽而遺漏了,如此「」也可釋作戟,那麼西周時期便有「戟」字。
參考文獻
- 山東省昌濰地區文物管理組
1977〈膠縣西菴遺址調查試掘簡報〉,《文物》第四期,頁63-71。 - 王家佑
1961〈記四川彭縣竹瓦街出土的銅器〉,《文物》第十一期,頁28-31。 - 王寧
2014〈說「戟」及相關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工作隊
1984〈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發掘簡報〉,《考古》第五期,頁405-416、404。 - 井中偉
2009〈夏商周時期戈戟之柲研究〉,《考古》第二期,頁55-69。
2011《早期中國青銅戈・戟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 甘肅省博物館工作隊
1977〈甘肅靈台白草坡西周墓地〉,《考古學報》第二期,頁99-130。 - 江西省博物館、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干縣博物館
1997《新干商代大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 成東、鍾少異
1990《中國古代兵器圖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 朱鳳瀚
2009《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李少一、劉旭
1985《干戈春秋 – 中國古代兵器史話》,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 - 沈融
1998〈東周青銅戟的一種形制及其相關問題〉,《華夏考古》第二期,頁86-92。 -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1985《藁城台西商代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 - 范桂杰 胡昌鈺
1981〈四川彭縣西周窖藏銅器〉,《考古》第六期,頁496-499,555。 - 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旬邑縣博物館
2006〈陝西旬邑下魏洛西周早期墓發掘簡報〉,《文物》第八期,頁19-34。 - 宮肇南
2019〈兩周兵器自名「戟」字彙釋〉,《文獻語言學》第七集,頁191-227。 - 郭妍利
2014《商代青銅兵器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郭德維
1984〈戈戟之再辨〉,《考古》第十二期,頁1108-1113。 - 郭寶鈞
1964《濬縣辛村》,北京:科學出版社。 - 陸敬嚴
1993《中國古代兵器》,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 湖北省博物館
1989《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 楊泓
2005《古代兵器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 葉磊
2022〈古文字中的「戟」字異體及相關問題研究〉,《古籍研究》(總第七十六輯),頁264-272。 - 裘錫圭
1979〈談談隨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資料〉,《文物》第七期,頁25-32。 - 劉旭
1986《中國古代兵器圖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鍾少異
1995〈試論戟的幾個問題〉,《文物》第十一期,頁55-60。 - 黨士學
1987〈戈戟小議〉,《文博》第一期,頁67-69。
✨延伸閱讀:《商周時期的青銅矛與金文的「矛」字》、《甲骨文的「戈」字與商周時期的青銅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