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科研】COVID-19剛來襲時,你相信「反正不會是我被傳染」嗎?

分享至

還記得2020年的過年後,新聞轉播畫面中那架從武漢回來的飛機嗎?還記得那些佔據新聞版面的封城封院、瘋搶口罩、東京奧運延期等報導嗎?在疫情剛爆發的時候,社會上充滿各種不安與慌恐,當時一連串政府的對應以及民眾的反應與防疫行動,和現在的「後疫情時代」可說是截然不同。

撰文|王冠云

你相信「反正不是我」嗎?|來源:MotionElements

 

儘管疫情來勢洶洶,人們還是樂觀相信「不會剛好是我」

COVID-19目前正名為「新冠肺炎」,和2003年令人聞風色變的SARS相同,都是由冠狀病毒所引起的傳染病,伴隨發燒和咳嗽等症狀。國立台灣大學以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研究團隊在COVID-19疫情來襲初期(2020年2月至3月),針對全國民眾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其中一連串的問卷題目問到「你認為自己可能被傳染新冠肺炎」、「你認為你的鄰居或同事可能被傳染新冠肺炎」及「你認為別人可能被傳染心冠肺炎」,並請填答者以1到6分,分別針對這三項敘述進行評分,越高分表示越認同敘述發生的可能性。有趣的是,結果顯示填答者們出現了一種「他人比自己更容易遭遇不幸」的偏誤,認為他人比較容易感染新冠肺炎,而且還會產生親近度的差別,廣泛的「別人」比起自己的「鄰居和同事」,被認為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要來得更高。

當一個群體面對不幸事件時,產生「他人比自己更容易遭遇不幸」的想法,心理學上稱之為樂觀偏誤(Optimistic Bias),最早提出相關概念的學者是Weinstein,於1980年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發表,在文章中描述這樣的現象為「不切實際的樂觀(unrealistic optimism)」。舉凡被離婚、心臟病發、被炒魷魚等各種負面事件,人們都傾向認為他人比自己有更高的機率會遭遇那些不幸事件。

也許單一個體抱有這樣的想法生活,可以稱為一種樂觀的表現,但實際上人生際遇難以預測,當所有個體都樂觀相信自己遭遇不幸的機率比較低時,就會產生「群體的偏誤」。而面對新冠肺炎的「樂觀偏誤」程度,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岳修平特聘教授,其研究團隊的調查發現(Yueh, et al., 2022),男性的樂觀偏誤程度隨著年齡越大,程度越高,越相信自己比起他人更不容易被傳染新冠肺炎;女性則相反,隨著年齡越大,樂觀偏誤程度越低,越不相信自己比較不容易被感染。不過,以社會心理學者的角度而言,希望能減少大眾的樂觀偏誤程度,如此才能使大眾更能客觀且理性的判斷大型不幸事件所可能帶來的影響。

 

除了樂觀之外,民眾亦相信「有政府、請安心」?

疫情發生初期時,除了瘋搶口罩之外,社會上充斥著不少謠言,或有些民間抗疫偏方在社群媒體上轉傳等,諸如此類的假消息、假新聞,弄得人心惶惶,嚴重則可能引導民眾產生錯誤的行動。

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其實也影響了民眾對於疫情的認知以及資訊獲取的行為。在岳教授等人(Yueh, et al., 2022)的研究調查中發現,在疫情剛發生時,比較各個資訊管道,民眾對於政府所提供的資訊信任度最高,甚至顯著高於學術研究機構,並且高於家人、親友、電視等其他資訊獲取管道。回顧當時社會狀況,衛生福利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日下午兩時的記者會,收看人數也相當高,也反映這個研究的成果。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在COVID-19疫情來襲之際,關注政府或學術機構的訊息,有助於減輕焦慮感(Ho, et al., 2020)。

此外,研究也調查了當時民眾所採取的不同防疫行動,在新冠肺炎尚未問世之前,防疫行動包含個人的防疫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等)、避免人群接觸、提升個人免疫力等等方法。研究調查不同性別、職業、居住地區、年齡的人群,整體而言,不論是哪種防疫行動,女性都比男性還要更積極行動。而值得深思的是,公教人員這個群體所展現出來的防疫行動產生不同居住地區的差異,居住在北部以外地區的男性公教人員群體的個人防疫措施及避免人群接觸行為都少於北部地區,而女性群體的趨勢則相反。然而,男性公教人員群體在於「提升免疫力」這項行為方面,則隨著年齡升高而增多,女性則反而略微下降。

繪圖:本文作者,資料來源:Yueh, Wang, & Lee, 2022。註:本圖為參考論文數據後重新繪製,僅呈現趨勢,並非實際研究結果數值。

 

最後,研究團隊指出,由於該研究範圍所指的公教人員包含政府官員以及各級學校教師,他們對於疫情的態度勢必會影響到社會上的其他群體,至於為什麼公教人員呈現出來的防疫行為具有不同性別、居住地區、年齡的差異,有待進一步的驗證。儘管研究結果還存在著許多難解的現象,該研究仍驗證樂觀偏誤確實存在於群體之中,並且也體現,因為疫情,民眾對於政府的態度產生某種程度的改變。

 


參考文獻

  1. Yueh, HP., Wang, GY. & Lee, T.SH. The cognition, information behaviors, and preventive behaviors of Taiwanese people facing COVID-19. Sci Rep 12, 16934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2-20312-6
  2. Weinstein, N. D. (1980). Unrealistic optimism about future life ev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5), 806–820.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39.5.806
  3. Ho, H.-Y., Chen, Y.-L. & Yen, C.-F. Different impacts of COVID-19-related information sources on public worry: An online survey through social media. Internet Interv. 22, 100350 (2020).
 
(Visited 11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