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問題與答案」的人生曲線——專訪黃從仁
●2019 AI嘉年華 黃從仁老師:「相較於愛情與佛法,AI更具可解釋性」講座資訊
採訪、撰文|何艾玲
黃從仁老師推開了科教中心沉重的大門,踏著輕鬆、愉悅的步伐走進了大廳,他自信的笑容藏不住他的率真。但我在這個當下,還不夠敏銳去察覺到這笑容背後,已經開始在回答我想問的答案。來跟老師見面之前,我閱讀呂方雯寫手專訪老師的專文,十分喜歡他描繪出老師的人生輪廓,不僅是透過遊戲的意象來生趣的捕捉老師的特質,同時也讓我注意到黃從仁老師的路程,比起一般的學者多了些許多的徘徊、曲折之處。於是,我想更深入的了解老師走在這條路的心路里程。
●人生的種子深根在知識的沃壤中
「今天我走到這裡,就只有一個原因,因為我很喜歡念書。」小時候黃老師住的高雄大寮,就只有賣參考書的書局而已,真正賣書的書店只有在城市有。每當假日,父親帶著他進城逛百貨公司,將留他在百貨公司裡的書店。到百貨公司要關門時,老師還是對書店流連忘返,所以他父親就會幫他買2、3本書回家。但是回到家的隔天一早,這些書又會被消化殆盡。一直以來,老師對知識總是懷抱著豐沛的好奇心跟滿腔的熱忱,特別是在科學這一塊領域上。人生一路走來,自然而然就一直走在求學的道路上,雖然自己從未想過會遇到這麼多荊棘與波折,但對求知的初衷讓他堅持走到現在。
●柳暗花明又一村
面臨人生的兩個重大轉換期時,都選擇了跨領域的道路。但黃從仁老師並非刻意尋求跨領域的道路,而是在年輕的時候想追求可以待上一輩子的領域。豐富、廣闊的心理與神經科學領域成為他的人生方向,但也因著自己過去的學習背景,在跨越領域的隔閡,讓黃從仁老師都遇到了重重挑戰。當他從物理系畢業,想申請類神經網路、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時,需要面對美國名校強烈的競爭。大多被錄取的學生同時具有潛力加上經驗。對黃從仁老師來說,一直以來「計算」為本的研究經歷,無法寫出具體的申請動機。雖然是個有潛力的學生,但因為沒有這領域的研究資歷,所以申請了20間的博士班都被擋在門外。
然而,姍姍來遲的一封碩士班錄取通知扭轉了老師的一生,但在那個絕地重生的當下,心中真的有非常多的猶豫跟掙扎。因為碩士班是完全沒有獎學金的,究竟是否要賭上一把出國念書,讓他十分苦惱。他就去尋求資工系劉長遠教授的意見,當時教授說的一句話「見面三分情,古今中外皆然。」讓他帶著這份緣分遠渡重洋到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念書。之前在台大打下深厚的數理基礎,加上個人的努力拚到班上第一、二名的位置,過了一個學期就順利的轉到博士班就讀。當時想說馬上就可以減輕經濟壓力,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博士班的獎學金是一年度的,需要等到第二年才有錢拿,所以又得啃自己的老本。老師笑笑地回想起在吃速食店的吃著dollar menu的漢堡(約一兩塊美金)果腹的日子。
博士班畢業後,申請了三次教職,才終於回到台灣擔任教授。但申請教職的阻力不只是,系所在每個時間所需要的人才不同,像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概念,所以需要等待自己的時機來到;還有來自於非本科系出生的背景,需要不斷的克服別人對他是否勝任這個職位的質疑。所以在求職的時候,需要特別花心思在說服心理系為何需要自己這個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就如同一個新產品問世時,要說服消費者為何你需要這項新產品,來開創新的消費市場。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思考如何展現自己在哪方面的經驗是勝任這個職務,所以儘管在外流浪、等待的日子都在不斷預備、提升、開拓自己的道路。
●增加「生命的厚度」
當老師回過頭看這些人生中的挫折,都覺得這些經歷都是好事。像是當初20封的申請信被拒絕了19次,直到最後一封才被接受,或是在國外流浪多年的博後生活,都讓單調的直線人生,增添了起承轉合,使生命變得更加有趣。雖然在現實中,走跨領域的道路需要克服的東西比較多,但可以走出一條獨特的道路,老師很享受這條研究新路。「若我一路上都非常順遂,博士班一畢業就來台大心理系任教的話,我的研究、教學會很快就乾枯掉,因為只有博士班做那特定的方向。但因為我在國外做博士後研究,在不同實驗室所接觸到的事物打開我的視野。讓我現在在做研究時,這些點子、靈感就像噴泉一樣十分豐沛。」黃從仁教授如此說。「就是因為當時申請教職一直不順利,給我這個機會在外面繼續流浪,有這些的人生經歷增加『生命的厚度』。其實,現在回過頭來看,真的沒有什麼好或是不好的事情。到頭來就是自己認真過好每一天,有學習成長就好。」
我看見老師這些生命中「問題與答案」形塑出他的人生曲線。儘管問題會讓人頭痛,但是若沒有問題的話,就不會有因著這問題而來的行動,也不會有所獲得,只能在原地踏步,人生因此也無法得到提升。在老師身上看見,不管在平時還是患難中都展現出認真、積極的過好每一天的精神。儘管在這些曲折、問題中,人生的道路被打攪,但依然坦然的接受一切,以著行動來解決人生問題,來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
●2019 AI嘉年華 黃從仁老師:「相較於愛情與佛法,AI更具可解釋性」講座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