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面對倫理爭議,找出較好的解決方式——專訪陳彥元

分享至

●2019 AI嘉年華 陳彥元老師:「人工智慧對於醫師人力需求的影響」講座資訊

採訪、撰文|劉宜庭

「有時候講到倫理,大家對這兩個字比較敏感。其實,倫理學談的是比較好的選擇和比較差的選擇,而我自己對於比較好的或比較差的論辯就蠻有興趣的。」

生命倫理學領域的學者、台大醫院教學部主治醫師陳彥元老師分享赴美國攻讀生命倫理學的歷程。指出他在台大醫學系就學期間,曾有一次赴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探視就讀艾莫瑞大學親人的機會,親身體驗了美國大學優質的學術環境,當時就暗自下決心要在完成醫學系及住院醫師的臨床訓練後,一定要找機會前往美國深造。

在完成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訓練後,陳老師也通過競爭激烈的教育部國家公費留學考試,取得了生命倫理學領域的公費獎學金,如願前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公共衛生的碩士學位,及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攻讀生命倫理的博士學位。「我覺得公共衛生對我後來做實證生命倫理學很有幫助,它談了很多在醫學領域中用到的研究方法,它的訓練奠定了我的研究基礎」。陳老師目前仍維持家醫科門診的臨床工作,同時也在執行醫學教育、生命倫理、媒體與醫療相關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生命倫理談的是「比較好的選擇」

陳老師分享,「生命倫理」是一種訓練,必須要有發現爭議議題的敏感度,以及把爭議議題「化繁為簡」的結構化能力,進而找出在這個爭議議題下「比較好」的選擇。其實,這樣的能力類似醫師的臨床工作,面對病人出現一個狀況,身為醫師必須有敏銳度發現這個狀況,同時,也被須具備逐一釐清這一個複雜狀況的結構化能力,進而找出解決這一個狀況較佳的臨床處置。臨床醫學與生命倫理學在解決問題的方向上,其實有類似的脈絡。

●倫理爭議與醫病溝通

倫理問題指的是「價值相衝突」的爭議問題。陳老師舉例,要不要關掉病人使用中的呼吸器,假設一個病危的病人已經沒有做醫療決定的能力,家屬可能會認為直接關掉病人使用中的呼吸器,會立刻導致病人很快死亡,而以病人是天主教徒的立場反對直接關掉病人使用中的呼吸器。然而,醫師專業判斷認為,維持呼吸器的使用也無法改變病人即將死亡,因此這段過程不需要讓病人承受痛苦,僅維持沒有意義的心跳與呼吸。這兩個價值觀對於要不要關掉即將死亡病人使用中的呼吸器產生爭議,一個是天主教不縮短生命的價值觀,一個是不施予無效醫療介入的價值觀,這就是典型生命倫理會出現的爭議問題。

台灣的醫療環境目前還是比較信任醫師,往往會讓醫師扮演比較吃重的決策角色,於是產生了「醫病共享醫療決策」的呼聲,目的希望醫師與病人 (或家屬) 可以一起討論,找出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共同產生醫療決定。當倫理爭議出現時,醫師可以好好與病人或家屬溝通,家屬也可以把心裡的想法講出來,透過主動積極的溝通,進而產生醫療決定。

●樂觀看待人工智慧技術進入醫療場域,輔助醫療決策

科技部9月公告的「人工智慧科研發展指引」歸納出人工智慧科學研究人員所必須謹記於心的八個要點,包括人工智慧演算法使用的資料庫,在病人數據的取得和應用上的隱私權議題等,以及人工智慧輔助醫療所產生的決策,可否遵循現有醫療行為中對問責、步驟檢驗的要求等,「醫療上重視問責,每一個醫療步驟、每一個環節所造成的結果,都要能清楚的釐清,要能被檢視,要清楚、透明。可是人工智慧輔助醫療後可不可以做到這些,演算過程能否透明且可被檢視,用以讓機器學習的大數據是否清楚、透明、沒有偏差,有無能力找出演算法是在哪個環節出現錯誤,人工智慧輔助醫療勢必之後也會有誰該承擔責任的問題」。

「目前人工智慧技術要完全取代醫師在醫療上的角色幾乎是不可能,但有可能透過輔助醫療決策的方式,協助醫師提供更迅速的醫療,或是讓醫療市場不需要那麼多人力。」然而,陳老師樂觀看待人工智慧技術進入醫療場域,協助建立更準確的診斷,提供更好的醫療照護。但是陳老師也提醒,人工智慧技術對社會及專業領域的衝擊,特別是倫理、法律、社會面向,台灣目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討論與佐證,讓不僅是人工智慧專家學者,也讓相關的關係人做好準備,一起迎接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

●2019 AI嘉年華 陳彥元老師:「人工智慧對於醫師人力需求的影響」講座資訊

(Visited 9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