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日」、「月」與商代晚期的日食、月食占卜

中國古代有許多太陽與鳥的神話,在戰國時期便已見傳說的結合,並反映在西漢時期的墓葬圖像。太陽與鳥的神話可追溯至仰韶時代,而甲骨文「日」字中間的筆劃過去也曾有即為日中之烏的看法。商代晚期有祭日神之俗,人們也有粗估日食發生的計算能力,但卜辭的告祭貞問也反映著對日食的惶恐。甲骨文的「月」與「夕」字同源,皆象月牙之形,僅在其內的裝飾點有所差異。早期「月」字無點、「夕」字有點,而晚期則「月」字有點、「夕」字無點,顯示文字處於分化階段。目前見有月食紀錄的卜辭共計八條,分別記述商王武丁時期的五次月食,其中一次應為月全食,其餘則為偏食。對月食發生的確切時間,學界仍沒有定論。

Read more

【探索29-6】淺談探月

第29期「探索」系列講座「The New Ocean——太空時代再起」第六講邀請到國家太空中心林新發博士,為我們說說人類與月球的浪漫故事。古今中外,人們就對月亮有無限的嚮往,在各地的神話當中,也都有著月神這個神祇。在科學方面,從伽利略發明望遠鏡以後,人們便從以管窺天一步步走到踏上月球表面。本次講座林博士為我們細細介紹歷史上重要的三波探月熱潮,從美蘇冷戰的太空競賽,到1990年代後的百家爭鳴,最後也會談談近期的「太空時代再起」,分析各個摩拳擦掌準備探月的國家們,它們各自的短期與長期性的目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