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需要知道嗎?談青少年的性教育
【CASE 報科學】新系列、全展開!
人類生活中「性」一直都在,卻也一直被掩蓋。你知道嗎?「性」的影響力遠比你想的還要大,它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身心靈,甚至是自我價值。然而,目前社會仍普遍避免討論相關議題。我們希望透過性教育的系列文章,分享性科學研究內容與發展,提供公開且透明的管道,讓大家獲得正確的性相關知識。當我們的性知識越豐富,除了更瞭解自我,也增加保護自己的能力,並期望未來大家可以更正向地看待性的議題。
本系列文章為表示性教育之目的,部分性相關科學文獻圖片可能具男女性器官,因此,本系列文章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並依網站分級規定處理每篇文章的裸露(SB)狀態分級,依序為無防護機制、警示機制、阻攔機制與嚴格年齡防護機制等,皆會在每篇文章前告知讀者該篇文章之分級程度(本文內容具正面價值且正面價值與呈現內容符合比例),請詳細、安心地閱讀相關資訊,並配合下方說明閱覽。
提醒您,本篇文章隸屬為 無防護機制,您即將進入之文章具正向意義且無任何限制級內容,各年齡層皆可閱讀本篇文章。
近年來台灣學生懷孕數量大幅增加,教師及家長們該如何拿捏性教育的內容也有所爭論。台灣的社會文化對於性教育的觀念,是以禁慾為主的教育導向;美國性教育政策的發展脈絡,也許可作為前車之鑑,透過性科學研究的驗證,探究禁慾的教育方針,並不實際防範發生在青少年的性問題。
撰文|茉莉小學堂
審定|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根據台灣教育部去年發布的統計資料〈各級學校學生懷孕事件〉在108學年度的人數為6362人,相較於107學年的3927人、106學年的1208人,近年人數有大幅增加的趨勢,大專院校及高中生的學生懷孕數也是近年來之最。
性行為年齡下降、不安全性行為及墮胎等未成年常見的性問題,是家長們為孩子所憂慮的事情之一。在推動性教育時,有的家長認為當青少年獲得越多性知識,則會促使未成年偷嚐禁果。因此,家長及老師也為是否教導性教育,以及相關內容尺度該如何拿捏而有所爭論。
減少青少年接觸性,能夠降低性行為的發生嗎?
現今科技的進步,多數青少年會使用智慧型裝置,可透過網路進入那被父母、師長所禁止的成人世界。許多人的成長過程中,較少透過學校老師給予性教育知識;成人片中的女優則成為多數人的性啟蒙老師。
成人片的劇情中,因為戲劇的效果經常傳遞謬誤的知識,不全然代表真實的性行為,多數人直到成年經由與兩性交流的機會,才瞭解對於自我身體的認知不足,以及正確性知識的缺乏
在性教育行之有年的美國,有相關的研究發展,也許能夠給我們一些解方。1960年代,美國社會開始進行性革命運動註,為因應未來社會價值轉變,美國聯邦政府針對性教育、政策及教育理念變得更加多元和進步。當時實施綜合性教育理念,教導有關節育、避孕等醫學正確的健康資訊,內容多元且涵蓋性心理、情感、身體和心理等全方面的性教育知識。
然而,聯邦和州立法的資金影響,美國的性教育在過去50年中發生巨變,近幾十年來,部分州開始推崇「禁慾」的教育理念,著重教導人們禁止發生婚前性行為,也排除教導性和生殖健康相關內容(例如:避孕和安全性行為),研究學者將不同州各自執行的教育結果,比對青少年之間的性行為年齡、性病患病率、墮胎率。
科學研究證實青少年性教育之禁慾政策治標不治本
Jemmott等人於2005年的研究顯示,在禁慾的教育政策介入3個月內,延遲性行為的發生是有成效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教育的效果在6個月後消失。2005年另一個Brückner和Bearman的研究發現,簽署守貞卡(公開承諾在結婚前保持禁慾)的青少年,雖然首次性行為年齡有推延,但實際性行為時,使用保險套(安全性行為)的機會較低。另外,簽署守貞卡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會使用口交或肛交,代替傳統的陰道性行為,也有相同的機會罹患性病。
禁慾的教育政策,或是要求青少年宣示守貞,似乎並不能降低性病的發生,而推延性行為發生的年齡也有待進一步確認。上述兩項研究,加上更多篇的研究結果,總結以下兩個結論:
1、過度強調禁慾教育理念的州,青少年懷孕和性病罹病率更高。
2、接受綜合性教育的青少年,沒有增加性活動或較早開始性行為,且懷孕的風險較低。
其實,自2004年開始,立法者發現禁慾的教育政策可能會造成傷害。美國國會議員Henry Waxman檢查課程發現80%包含虛假信息,課程不正確地介紹避孕藥的有效性和墮胎的風險,實際發生在當時的生活中,並將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視為科學事實,促使青少年面臨性病和懷孕風險(Weiser & Miller,2010)。
截至今日,沒有任何一項僅執行禁慾的教育政策,證明可延遲性行為的發生或減少青少年懷孕的機率。學者認為不給予相關的資訊,會降低青少年對性行為做出明智決定的能力,例如:課程不準確介紹避孕措施,將導致青少年不相信保險套能夠避孕,因此性行為時不使用保險套。
美國的家長們也曾擔心,接受綜合性教育政策的青少年更容易提早發生性行為。科學家調查全美國1,719名青少年,研究參與者中9.4%的青少年從未接受過性教育,23.8%的人接受過禁慾的教育政策,而66.8%接受過綜合性教育政策。結果顯示,接受綜合性教育政策的青少年,沒有增加性行為的頻率、沒有提早開始性行為,甚至懷孕的風險也較低。
結論是即便強制執行禁慾相關政策,青少年們不接觸性、不教導性甚至不認識性,都不會減少人對於性的好奇。增加多元的性教育內容,不等於鼓勵性濫交,而是教導對他人更多的尊重以及提升保護自己的能力,當獲得足夠的性知識,也能夠做出更理性的決定。
(註:性革命又稱為性解放,為1960至1970年代的社會運動,是指解放社會對性行為、性傾向等所受到的社會壓迫。一些廣泛的性革命運動包括:女權主義爭取性別平等或性賦權、破除性迷思(如處女膜的道德綁架)、避孕和避孕藥的使用、性行為的自主、同性戀權利的爭取等。)
參考資料:
- Jemmott, J. B., Jemmott, L. S., Braverman, P. K., & Fong, G. T. (2005). HIV/STD risk reduction interventions for African American and Latino adolescent girls at an adolescent medicine clinic: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 159(5), 440-449.
- Brückner, H., & Bearman, P. (2005). After the promise: The STD consequences of adolescent virginity pledge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36(4), 271-278.
- Rabbitte, M., & Enriquez, M. (2019). The role of policy on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in schools. The Journal of School Nursing, 35(1), 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