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發明】實驗室限定--人造肉

分享至

■為解決日益見增的肉類需求,科學家們正努力研發人造肉(schmeat or in vitro meat), 希望能取代傳統的畜牧肉品。不過等等!這可不是調味過後的仿肉類豆腐製品,這是利用動物幹細胞所培養出來如假包換的「肉」。

4510482559_a80e1077c3_b
photo credit: Dave Dugdale

作者|Lisa Winter
編譯|林怡德

雖然實驗室出品的肉類乍聽之下實在非常不吸引人,但環保人士、動保團體甚至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都正引領期盼幹細胞人造肉能在市面上販售。

早在20年前美國太空總署經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許可後,即著手研發人造肉以供長途任務之需。2008年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更宣布,任何能研發出幹細胞人造雞肉的人可抱走一百萬美元的獎金。雖然目前沒有人成功,且獎金已在2014年3月4日截止,但科學家們仍孜孜不倦的努力研發。

到底什麼是人造肉呢?人造肉之所以叫Schmeat,顧名思義是因為其從單細胞開始,再慢慢長成一片片的肌肉組織,且因沒有骨頭,只會長成薄片的形狀(sheets of meat)。另外,製造時不必像畜牧時會耗用大量的食物、能源與水,可減少碳排放及甲烷等溫室氣體,還可減少45%的能源消耗、96%的溫室氣體和99%的土地利用。說了這麼多,究竟吃起來像不像真的肉呢?

荷蘭馬斯垂克大學(University of Maastricht)的生理學家Mark Post於2013年的夏天在倫敦舉辦了一場空前昂貴的烤肉大會,請來兩名美食評論家和一名大廚試吃人造肉。他們表示,雖然人造肉的口感不錯,並不如名字一樣可怕,但仍有改良的空間,普遍認為缺乏天然牛肉應有的肉汁。

除了口感需加強之外,價位和口味也是人造肉商品化的兩大阻礙。一塊人造肉價格不斐,要三十八萬五千美元,還有其本身較沒有味道,無法單靠灑鹽和胡椒調味就能解決,多數的人可能也不會喜歡。且人造肉缺乏脂肪,勢必要再添加替代物進去,但這樣就成了加工肉品而非純粹的肉類,研究人員表示,可在培養階段加入動物脂肪來解決此問題。另外,抗生素的使用也是製造人造肉的一大難題,近來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一全球抗生素抗藥性的研究報告,包括美國的家畜類,幾乎攝取了80%在美國境內銷售的抗生素。但人造肉缺乏動物的免疫系統,一定要使用抗生素來抵抗細菌,如何在這之間達成平衡,讓研究人員傷透腦筋。

雖然現今大眾仍不太能接受從「實驗室」裡製造出來的肉,總覺得有點噁心可怕,但假以時日(可能需10年或20年)和教育,加上人造肉可解決全球的大量肉類需求問題,或許大眾便能克服障礙,未來人造肉也能成為人類的一大福音。
--
研究出處:Will Stem Cell Burgers Go Mainstream?
譯者:林怡德 科教中心特約寫手,從事科普文章編譯。
責任編輯:Kerina Huang

(Visited 96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