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心理】勤能補拙的神話

分享至

■重點不在於你多麼勤於練習,而在於你是否能夠迅速修正錯誤,以臻化境。

圖片來源:Phil Boorman │Getty Images

編譯│高英哲

      你要怎麼登上卡內基廳的大舞台?練習、練習、練個沒完就對了。但是認知心理學家艾利克森 (Anders Ericsson) 在一九九三年,發表的一篇開創性論文中,卻給這個老笑話做了一個很重大的補充。所以你要怎麼登上卡內基廳的大舞台?「用心」練習。

      這可不是稍加修飾而已。有用的練習跟沒用的練習,箇中差別就決定了你是大師還是泛泛之輩。無論是學習外語、樂器、或是任何其他類型的新技能,如果你沒有用心練習,結果可能跟完全沒有練習差不了多少。

      有一本很棒的新書《吉他的起點:新式音樂家與學習科學》 (Guitar Zero: The New Musician and the Science of Learning) ,提醒大家用心練習的重要性。這本書的作者馬可仕 (Gary Marcus) 是紐約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專門研究大腦如何學習語言。馬可仕同時也很想成為吉他手,在三十八歲那年開始學習彈奏吉他。他在這本新書裡,帶著讀者一同體驗這段過程,探索相關的神經科學、認知科學與心理學研究。他的其中一個主要的主題,就是「正確」練習的重要性。

      「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年輕時上過音樂課,卻幾乎什麼也記不得了。」馬可仕指出這一點,這跟人們說當你還小的時候,最容易學會一項樂器的說法不符。重要的不只是練習而已,還要用心練習。「要經常保持自我評估的念頭,專注在弱點上,而不僅只是東遊西走,只玩你拿手的。研究指出針對弱點進行改善的練習,比起單純的練習時數,更能預測一個人的技藝是否能夠精進;只是玩玩而已,重複去做已經會的事情,跟有效率地更上一層樓,並不一定是同一回事。大多數的人,在大多數的時候,所做的大多數的練習,無論是學習彈吉他或增進高爾夫球技都好,幾乎都產生不了什麼效果。」

      那麼用心練習是怎麼達到效果的呢?艾利克森在一九九三年發表的那篇論文,讀來讓人耳目一新。他說得很清楚,每天行禮如儀地去練習還不夠,練習時間很長也不夠,隨意彈一彈鋼琴,或是呆呆地去俱樂部揮個幾桿,當然更是不夠。他很斬釘截鐵地宣布,用心練習是需要努力的,而且本身並不一定能讓人樂在其中。在給讀者應有的警告之後,他才揭露了用心練習的奧祕:無情地專心致志於我們的弱點上,然後發現一些新方法根絕這些弱點。練習結果要經過精心監控,最好是有教練或老師協助,然後練習結果就會在下一輪殘忍的自我評估中,成為你的優勢。

      聽起來很簡單,甚至有點理所當然,但我們大多數的人卻避而不為。我們會去彈鋼琴,像馬可仕那樣學吉他,打高爾夫或學法語,那是因為我們喜歡。我們經常達到某種程度之後,就自我感覺良好,卻不會刻意去看那些我們搞砸的地方,再努力改掉那些瑕疵,直到它們全都不見為止,然後再去找出更多我們做不好的地方。然而近二十年的研究卻指出,這正是「還不錯」跟「了不起」的區別所在。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杜克 (Robert Duke) 等人,在二〇〇九年發表於《音樂教育研究期刊》,一篇叫做《不在於練了多少,而在於怎麼練》 (It's Not How Much; It's How) 的文章中,錄下了高級鋼琴學生練習一段非常困難的蕭士塔高維契協奏曲的情況,然後以他們最終上台演奏的質感給個排名,結果發現一場優秀的演奏,跟學生練習這個作品多少次,或是他們花了多少時間練習,沒有什麼關聯性。杜克等人寫道:「排名最高的那幾位鋼琴手,跟其他人在練習時最顯著的差別,反而是在他們應付錯誤的功夫上。」

      他們認為表現最好的鋼琴手,馬上就會發現他們的錯誤,找到每個錯誤的確實位置與源頭,然後反覆排練那個部份,直到錯誤修正為止,在這之後這些表現最好的學生,才會繼續去練習作品的剩餘部份。「排名最高的鋼琴手,在他們剛開始練習時所犯的錯誤,並沒有比其他鋼琴手來得少,」杜克指出,「但是一有錯誤產生時,那些排名最高的鋼琴手,似乎頗能加以修正,不會重蹈覆轍。」

      沒有用心練習的話,即使是最有天份的人,也會到了某個程度就不過爾爾了。對我們大多數的人來說,這樣也沒啥不好的,但就別自欺欺人地覺得你會有多大長進,除非你像是準備好要迎接成功一樣,也已經準備好了要應付你的錯誤。
--

 研究出處:The Myth of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延伸閱讀:【社會心理】難讀卻學得好

責任編輯:Nita Hsu


(Visited 76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8 thoughts on “【認知心理】勤能補拙的神話

  • 2012 年 02 月 11 日 at 19:57:10
    Permalink

    感謝貴站經常許多科學新知,增進大家視野
    想請問貴站是否可以加個print friendly的功能
    方便將文章分享給沒有上網的朋友
    謝謝!

    Reply
  • 2012 年 02 月 13 日 at 00:09:53
    Permalink

    正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
    這篇文章真的很棒!

    Reply
  • 2012 年 02 月 16 日 at 04:29:49
    Permalink

    不過傳統講的「勤」可能還是重要的,因為有可能就是要多練習才有可能察覺到自己更多的錯誤,而就錯誤的地方進行修正本身也多少需要下功夫的?或許所謂的「頂尖人士至少都下一萬小時的功夫」指的是用一萬小時的時間修正自己的錯誤,而不是單純的練習而已?若然則傳統的「勤能補拙」的說法可能和這裡講的不相衝。

    另這可能也是為什麼人需要拜師學藝的原因?因為有時自己未必能察覺自己的錯誤?

    Reply
  • 2012 年 02 月 16 日 at 04:41:25
    Permalink

    另外我倒在想,一個人的年紀是否與其察覺錯誤和確實修正錯誤的能力有關,因此年紀不同的人是否需要不同的學習策略之類的?似乎年紀較輕的人比較容易修正錯誤但較不容易察覺錯誤,而年紀較大的人較容易察覺錯誤但較不容易修正錯誤?

    以上是我個人的意見,如果我這番話有涉及年齡歧視的狀況,先說聲對不起,也歡迎大家提供自己的意見。

    Reply
  • 2012 年 02 月 16 日 at 04:53:39
    Permalink

    雖然說隨著年紀的成長,學習能力(修正錯誤也算是種學習吧?)似乎會下降,但另一方面,「活到老,學到老」似乎也是可能,甚至是重要的,那位馬可仕先生學吉他的事,或許可和數學界的卡爾‧魏爾史特拉斯(Karl Weierstrass)相比擬?也許該把馬可仕寫的那本書找來看了?

    Reply
  • 2012 年 02 月 18 日 at 16:13:49
    Permalink

    這篇似乎變成勵志的文章
    我提出一些看法給讀者參考

    事實上 這篇有著"學習"的定義的問題
    還有許多相關的重要觀念的釐清
    一是學習過程到達穩定系統
    另外是大量的關於"天才/專家"的學習與"記憶"的研究

    Repl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