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質說(2)——雜質如何塑造新世代科技
從晶片運算到再生能源,推動科技進步的關鍵,往往來自材料中那極微小的「雜質」。它們能讓原本幾乎不導電的矽,變成資訊高速公路的核心;也能讓只能吸收紫外光的材料,擴展到涵蓋可見光的能量利用。無論是控制電子與電洞的N型、P型矽,還是經Ti摻雜後具備更寬光響應範圍的BaZrO3,這些雜質一次又一次地改寫材料的性能,成為連接今日科技與未來能源的關鍵橋樑。
Read more從晶片運算到再生能源,推動科技進步的關鍵,往往來自材料中那極微小的「雜質」。它們能讓原本幾乎不導電的矽,變成資訊高速公路的核心;也能讓只能吸收紫外光的材料,擴展到涵蓋可見光的能量利用。無論是控制電子與電洞的N型、P型矽,還是經Ti摻雜後具備更寬光響應範圍的BaZrO3,這些雜質一次又一次地改寫材料的性能,成為連接今日科技與未來能源的關鍵橋樑。
Read more半導體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絕大部分科技產品都是由半導體製成,而半導體中最具代表性的材料便是「矽」。矽是地球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因它獨特的物理性質,包含單晶結構及容易形成二氧化矽,豐富了半導體的應用,開啟了人類的「矽時代」。但在追求更高運算速度的時代中,矽不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因為矽是個又胖又怕熱的元素,電子在矽中有著過大的等效質量,使得電子無法在矽中間快速的穿梭,且當電子產品溫度提高後,電子便會在矽裡頭大塞車⋯⋯
Read more你聽過石墨烯嗎?一種由碳原子組成的奈米材料,質輕與極佳的導電性,一躍成為當代科技產業的焦點。石墨烯的衍生物──奈米碳管,現在更進一步挑戰矽元素在半導體產業的主導地位。
Read more■在台灣,積體電路不僅是一個科技名詞,更是撐起經濟的一大支柱,以台積電為首的產業鏈,從上到下創造了無數工作機會及GDP。2018年是積體電路誕生60周年。在這段時間裡,究竟是哪些人披荊斬棘,鋪平了人類便利的生活的大道?本系列將帶各位讀者認識積體電路發展史上的幾位重要人物。
Read more■在半導體的世界裡,矽是大家最耳熟能詳。所有課程也都從矽入門,但我們還是會不時聽到三五族化合物(或二六族),究竟三五族化合物跟矽有什麼不同呢?
Read more■矽(Si)是一被廣泛運用的材料,從生活必備的手機電腦到太陽能電池皆仰賴矽工業的成熟,雖然人類對於其性質的掌握非常全面,但科學家還是持續探索其他可能性。
Read more■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裝置日漸縮小,功能卻能增加,這全都有賴半導體產業中的摩爾定律。然而,在傳統半導體架構中,尺寸上的縮小有物理上的極限,眼看摩爾定律的末日就要到了!因應這個問題,許多半導體研究機構致力研發新的科技,搭配上二維材料,部份地解決了縮小半導體尺度時會面臨的困難。然而這些材料和長久使用的半導體科技並不相容,無法真正投入應用。近日,科學家提出一種新穎的半導體製程,能夠製造原子級厚度的二維半導體。這個技術有望併入以矽為基礎、廣為使用的製程。
Read more■一個運算晶片最重要的就是資料傳輸,光學
Read more■在光學通訊中開發新波長就等於開發新的通
Read more■積體光路與積體電路最大的不同在於光是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