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的治療嘗試:以即時功能性磁振照影為本的神經回饋介入
當個體長時間出現情緒低落,並且有其他方面的日常功能出現大幅度的減退,我們往往會開始思考他/她是否處在憂鬱情緒,甚至患上了憂鬱症。而憂鬱症的其中一項元素,即是出現重複性的負向思考,或者被稱為反芻。今天,學者Tsuchiyagaitoa團隊嘗試瞭解一項神經回饋介入,是否能夠減少這些受憂鬱症所苦個體上述的負向思考困擾。
撰文|蔡岷哲
憂鬱症與神經生理回饋
憂鬱症的是一項廣為人知的心理疾病之一,其帶來的思緒、情緒困擾,以及對於病人日常學業、職業,或是人際互動能力的減損,是憂鬱症對個體最常見的衝擊之一。常見的症狀,包含感到心情沮喪與低落、對於平時喜好的活動或興趣的興致降低、食慾與睡眠出現明顯波動/異常,或是記憶、專注功能下降等。
目前,有許多不同取向的治療運用於憂鬱症的治療,以藥物而言,有許多不同藥物機轉的抗憂鬱劑經常被使用來治療憂鬱症狀,如SSRI、SNRI等。關於非藥物治療,不同取向的個別或團體心理治療,也都常見於臨床場域,像是針對負向思考等認知型態出發的認知行為治療,或是針對病人所遇到各式人際情境出發的人際取向治療等。過去不少研究更指出,即使上述的治療有其效用,但合併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的方式,是相對於任一項目進行介入來的更為有效的選擇。
然而,對於部分藥物效果不佳、不反應的病人而言,現有的治療方式對他們的幫助卻是相對有限。在今年刊登於Psychotherapy Psychosomatics期刊的一篇文獻中,由來自美國與日本不同學術單位所構成的Tsuchiyagaitoa等人研究團隊,針對憂鬱症中的重複性負向思考,瞭解即時功能性磁振照影的神經回饋治療的成效。
Tsuchiyagaitoa團隊希望可以透過即時功能性磁振照影神經回饋治療,減少憂鬱症患者的重複性負向思考的思考模式。在他們的研究中,43名具有憂鬱症診斷的參與者以及團隊研究人員,均經過隨機分派的程序(雙盲試驗),分配到實驗組 (active group) 與對照組 (sham group)。在實驗中,參與者觀看一系列有關描述自己的負向詞彙,而他們則透過不同的認知策略來調節自己的負向重複思考;與此同時,他們的楔前葉/後扣帶迴皮層 (precuneus/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 與右側頂顳葉交界處 (right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的連結變化,會經由功能性磁振照影蒐集並以圖像的方式呈現在他們的面前。對照組與實驗組接受的實驗操弄差異在於,他們雖也會看見自己神經變化的圖像回饋,但這些回饋並非他們真實的楔前葉/後扣帶迴皮層與右側頂顳葉交界處的連結變化,而僅是研究人員隨機提供的圖像。
以即時磁振照影為本的神經回饋治療與重複性負向思考之關聯
在經過分析之後,Tsuchiyagaitoa團隊得到三項主要的結論。首先,與對照相比,以即時磁振照影為本的神經回饋治療的實驗組,治療對於參與者楔前葉/後扣帶迴皮層與右側頂顳葉交界處的連結所產生的效果,並沒有顯著影響。但值得一提的是,實驗組在實驗後的一段時間,他們主觀感受的負向思考程度卻顯著下降了。最後,Tsuchiyagaitoa團隊發現,負向思考的變化,與後壓部皮質 (retrosplenial cortex) 與右側頂顳葉交界處的連結變化存在顯著關聯。
對此,Tsuchiyagaitoa團隊表示,當我們檢視神經迴路時,比起將特定的迴路或連結與特定功能進行對應,將每一個迴路或連結視為一個與特定功能有關的集合體中的一份子,可能會更為恰當。此次的研究則指出,以即時磁振照影為本的神經回饋進行介入,確實對憂鬱症患者的負向重複性思考的出現產生效果,但究竟在治療與目前症狀中間的神經迴路角色是由何處擔任,則仍有待後續的研究與分析進行持續探討。
參考文獻
- Kamenov, K., Twomey, C., Cabello, M., Prina, A. M., & Ayuso-Mateos, J. L. (2017). The efficacy of psychotherapy, pharmacotherapy and their combination on functioning and quality of life in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7, 414-425.
- Tsuchiyagaito, A., Misaki, M., Kirlic, N., Yu, X., Sánchez, S. M., Cochran, G., ... & Guinjoan, S. M. (2023). Real-Time fMRI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Neurofeedback Reducing Repetitive Negative Thinking in Depression: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Sham-Controlled Proof-of-Concept Trial.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92, 8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