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研究靠網友?在 iNaturalist 上發現新植物的小故事

分享至

藉由公民科學平台 iNaturalist 豐富的觀察記錄,許多自然愛好者得以在肺炎疫情下探索野外植物,並在線上社群與同好互動,甚至發現新植物,從而將研究成果投稿科學期刊。本文藉由分享德州的 iNaturalist 使用者發表新歸化種貫葉山菥蓂(Noccaea perfoliata)記錄的故事,探討原生數位記錄和生物速查的可能性。

撰文|何郁庭

自 2019 年開始的 COVID-19 疫情,不只讓很多人的生活亂了套,就連出門觀察自然環境中的植物,也變成難以達成的願望。儘管如此,美國德州兩位對野生植物有興趣的有志之士,卻仍然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發現不曾出現的歸化植物,甚至還投書到期刊發表。乍聽之下讓人訝異,但實際上,很大一部份的功勞給歸功於 iNaturalist(以下簡稱 iNat )平台,以及社群的熱心使用者。

COVID-19 疫情讓出門觀察自然環境中的植物,變成難以達成的願望|來源:pexels

 

● 生物寶可夢!蔚為風潮的生物觀察平台

要交代這個故事,得從公民科學平台 iNat 開始講起。iNat 是一個可以整理及記錄各式自然發現的線上社群,所有人都可以將自然生物紀錄上傳到平台,如果你對鑑定生物有一定的能力,也可以在社群上協助鑑定他人的觀察紀錄,給予正確的名字。不論你關注的生物類別是蜘蛛、猛禽、青蛙,或是其他各式各樣的類群,都有機會在這個網站找到觀察記錄,甚至認識同好。

iNat 最初始於 2008 年,並於 2014 年受到加州科學館(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經費支援;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於 2017 年加入共同營運的行列。iNat 憑藉好上手的網站介面,搭配獨立的 app 使用,讓其成為國際上最受矚目的公民科學網站,目前(截至 2022/3/17),全世界的觀察記錄已超過九千一百萬筆。

圖一、截至 2022/3/17,全世界的觀察記錄已超過九千一百萬筆|來源:iNaturalist

 

● 在德州發現貫葉山菥蓂(Noccaea perfoliata)[1] 新歸化種的經過

理解 iNat 平台後,就讓我們來看看新記錄種是如何被發現的吧!

由於 2020-2021 年 COVID-19 疫情肆虐,大家都被關在家,不能出去的自然觀察愛好者,只好宅在家裡用電腦觀察 iNat 的生物記錄。這時,iNat 的策展人[2] Sam 發現自己家鄉的格雷森郡有一筆觀察記錄,似乎是個從來沒看過的十字花科小草,於是採了一點回家種,等著觀察它結果。

圖二、Sam 在 2019 年 1 月 31 號發現的不知名十字花科植物|來源:iNaturalist-sambiology

 

原先,Sam 以為它是薺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直到他隔年在科林郡看到另一大片族群後,眉頭一皺,認為案情並不單純,開始在該觀察記錄下方的留言區呼朋引伴,求助於愛好芥菜(mustard plant)的小夥伴來幫忙鑑定物種;德州的植物學家 Amanda 看到觀察記錄後,將照片寄給十字花科權威兼密蘇里植物園研究員 Al-Shehbaz 鑑定,才終於得到貫葉山菥蓂(Noccaea perfoliata)這個答案。

根據 Al-Shehbaz (2014)的專論,貫葉山菥蓂原生於歐洲中部與南部、西北非、亞洲西南部,歸化於歐洲北部和北美洲。而美國南部的德克薩斯州則從來沒有貫葉山菥蓂的物種記錄,德州的各種植物名錄當然也不曾記載過,所以 Sam 才會怎樣都對不出植物的名字。

圖三、貫葉山菥蓂的世界分布範圍,綠色代表原生棲地,紫色代表歸化棲地|來源: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因為這個意外的發現,所以 Sam 和 Amanda 將這個新記錄種發表至當地的期刊《Journal of the Bota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xas》,並在這篇報告中交代新歸化種的發現過程,同時,也將這些觀察記錄列為該發表的數位引證標本。

期刊發表後,他們在觀察記錄下方留下連結及標題,並在網站上另外撰寫了一篇日誌〈Paper published using iNaturalist observations! Woo hoo!〉,向所有 iNat 社群的使用者分享這個有趣的故事。

 

● 行之有年的世界生物速查盛會

綜觀以上,原生數位(born-digital)的觀察記錄可以立即上傳到雲端,供研究者交流使用;然傳統的實體引證標本,若要數位化,可能要花上好幾倍的時間與工作量才能完成。假設實體標本沒有數化建檔,那麼要取得該標本的資訊,就更加困難了。

由於這些觀察記錄深具潛力,平台端及研究機關常常會利用這類自然觀察的平台,舉辦定期的生物速查活動(BioBlitz)。以 iNat 來說,每年四月底,都有個生物速查國際盛會——城市自然大挑戰(CNC, City Nature Challenge),這個活動以城市為單位,比拚活動期間內,哪個城市的觀察紀錄最多、觀察物種數最多,以及鑑定物種最多。

圖四、2022年全球城市自然大挑戰專案|來源:iNat city-nature-challenge-2022

 

藉由特定期間的生物速查,可以讓一般民眾有一個仔細觀察自然的機會,你可以在街邊拍電線桿下的小草、昆蟲,或是走到郊山錄鳥音、找蜥蜴,看看平常沒機會探索的城市角落。對平台、參與民眾,以及蒐集公民科學資料的研究者來說,可說是三贏的活動。這個國際盛會,臺灣從 2019 年開始加入,今年(2022),臺灣將有 8 個地區參加 CNC 活動[3]。如果你也想參加,只要安裝 app[4],拿起手機拍照就可以參賽。

 

也許,下一個在臺灣發現新物種的人就是你!


註釋:

[1] 菥蓂,讀音ㄒㄧ ㄇㄧㄥˊ,同「西鳴」

[2] 策展人(curator),指iNat社群上可信賴的志工,他們能編輯分類資料庫及管理使用者的內容。

[3] 臺灣參賽的地區分別為中臺灣、嘉義-雲林、新竹、高雄、北臺灣、臺南、臺東,及宜蘭-花蓮。參賽名單可參官網清單

[4] CNC APP:Android下載點iOS下載點

 

● 參考資料

  1. Neill, A. K., & Kieschnick, S. R. (2021). Noccaea perfoliata or Microthlaspi perfoliatum (Brassicaceae), new to the flora of Texas, U.S.A. Journal of the Bota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xas, 15(1), 309-315. https://doi.org/10.17348/jbrit.v15.i1.1065
  2. Ihsan A. Al-Shehbaz (2014). A Synopsis of the Genus Noccaea (coluteocarpeae, Brassicaceae). Harvard Papers in Botany, 19(1):25-51. https://doi.org/10.3100/hpib.v19iss1.2014.n3
  3. iNaturalist
  4.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公民科學】iNaturalist使用指南大公開!人人都可成為自然觀察家(2018-12-02)
  5.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公民科學】庶民觀察也能成為科學基礎iNaturalist的應用(2018-12-02)
(Visited 86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