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積如山的囤積物背後-儲物症也與情緒調節有關聯?

分享至

相信多數人都有自己所熱愛或是鍾情的物品,諸如特定款鞋子、包包或是公仔等,但你知道嗎,倘若那些在家中的物品因為過度的收藏、囤積造成了起居空間雜亂,甚至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學業或是工作那可就不妙了!

圖片出處 @pixabay

撰文|蔡岷哲

●無法割捨的是物品還是情感?

在2013年,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被正式納入了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MS-5)中,症狀包括持續地無法丟棄物品、丟棄的困難來自於自己認為對其有所需求,以及這些堆積物已影響到了生活空間等。儲物症的盛行率在中高齡族群身上比年輕族群來的高,此外患者也常共病情緒相關障礙症。2008年時,學者Tolin也發現這些症狀所影響的除了儲物症患者,與其同住的家庭成員也會受到衝擊,顯現這是個影響許多層面的問題。

近年來一些研究的論點與證據則發現,儲物症患者對身旁物品的想法,很多時候蘊含了過度的情感連結以及依附關係的困難。患者會在物品上賦予近似在與人際間所建立的情感依附。儘管這樣的行為是安全的,可以避免遭遇在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時的焦慮或是迴避感,但卻導致了個體在割捨、丟棄物品時感到不適,甚至伴有強烈的負向情緒。

2017年時,來自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及麥覺理大學的Grisham、Martyna、 Kerina、Baldwina和Norbergb 學者在 Journal of Obsessive-Compulsive and Related Disorders 發表研究,他們鑑於上述的現象,以及嘗試以多元的方式檢驗儲物症在依附問題以及情緒調節(包含認知再評估(cognitive reappraisal)、表露壓抑 (expressive suppression))的表現差異。研究的分組相對嚴謹,除了招募健康組也納入了臨床控制組-未患有儲物症的臨床個案。研究者為了瞭解在各組間負向情緒變化的差異,在實驗中要求參與者回想並寫下與重要他人之間在過去曾發生並持續困擾著自己的衝突以誘發情緒變化。除此之外,研究者在實驗的回想階段中也以儀器測量心率、心律變異度及皮膚導電指標,來瞭解過程中個體的生理變化。

他們分別招募22、24及26名的儲物症組、臨床樣本控制組及健康組實驗參與者。進行完初步的儲物症狀篩檢後,參與者完成了一系列的研究問卷,以了解他們所使用的情緒調節方式、憂鬱症狀以及儲物的症狀細節等。實驗的第二步驟則是進行回憶衝突的任務,在這個階段,他們依序休息、進行回想並寫下事件,最後則有一段情緒復原的時間。與此同時,參與者需要評定他們的情緒變化並接受量測各生理指標。

●囤積物背後的複雜心理議題

研究結果顯示,比起健康組,儲物症組在依附的相關焦慮和迴避的困難程度明顯較高。在日常的情緒調節策略上,則是發現健康組使用較多的認知再評估;反之,儲物症組以及臨床控制組則是採取較多的表露壓抑-在過往研究中被認為是較不具適應性的調節策略。在回憶作業中,儲物症在負向情緒上的表現明顯比健康組較高,但與臨床控制組相近。最後,在生理反應的結果則沒有發現到明顯的不同。

情緒調節表現在儲物症組與臨床控制組似乎沒有顯著的不同,顯示這可能是個跨診斷的表現。儘管如此,研究結果顯現了儲物症的患者確實在人際議題及情緒調節的困難上明顯異於健康組。過去一些研究發現情緒反應可能與患者在捨棄物品以及後續的情緒變化有關連,而依附的相關議題,則可以在患者與其對於物品的需求與情感連結中可以發現,顯現這兩項可以做為臨床應用上努力的方向。作者提到,對於儲物症的患者,可以朝向人際、依附問題以及情緒調節的方向去治療,如辯證行為治療(DBT)等。

儲物症是個牽涉多種困難的疾病,症狀的影響也會隨時間從個人層面擴展到家庭,甚至社區層面。鑑於與情緒障礙的高共病率,近年來部分學者也朝向情緒調節以及人際議題等面向著手探討施力點,顯現出外顯可見的層層堆積物品背後,或許暗藏的是許多內心深處難已觸及的困難。

 

參考資料: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4)。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灣精神醫學會譯)。台北:合記。(原著出版:2013年)
  2. Grisham, J. R., Martyn, C., Kerin, F., Baldwin, P. A., & Norberg, M. M. (2018).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in Hoarding Disorder: An examination of attachment styles and emotion regulation in response to interpersonal stress. Journal of obsessive-compulsive and related disorders16, 43-49.
  3. Tolin, D. F., Frost, R. O., Steketee, G., & Fitch, K. E. (2008). Family burden of compulsive hoarding: results of an internet survey.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46(3), 334-344.
(Visited 442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