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何影響大腦?(2/2)

分享至

科技如何影響大腦?(2/2)

撰文/Jo Carlowe│譯者/王怡文
轉載自《BBC知識》2017年2月第66

社交技巧

「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洞穴、茅屋或房子,轉頭看看剛進家門的父母,幾乎是一種反射。」席格曼博士說,但現代兒童的眼睛緊緊「黏著」螢幕,連頭也不抬一下。

儘管有些父母會為螢幕帶來的喘息時間感到高興,但研究顯示,過度使用螢幕似乎會傷害我們的互動能力。席格曼解釋,「在實驗中,過度上網者比較不容易解讀人臉。」

有研究發現,經過五天完全不碰任何數位裝置後,孩童解讀臉部情緒的表現顯著改善。在另一項實驗中,中國心理學家讓「普通」以及「過度」上網者觀看人臉與物體,同時掃描他們的腦,發現網路沉迷者對人臉的腦波反應相對較小。

Sigman的看法是,科技就如甜食,使用它並不會造成傷害,只要確保孩童不要攝取太多、太頻繁就好。此外,美國社交技巧加州大學的伊藤瑞子教授相信,合理地提供新媒體,其實對青少年的腦部發展有益。

她主張,「善用搜尋、論壇、開放教育資源及複雜遊戲等線上工具的年輕人,學習速度更快,而且可學到從未接觸過的專業。」

然而,她補充,對於生活困苦而疏離社會的兒童來說,數位媒體的吸引力可能不利於正向學習和融入社會。

「決定因子不是接觸媒體的難易,而是他們在生活中能否得到機會、正向的同儕影響,以及成人的關愛支持並指引他們正確運用媒體。」

判決:新媒體只是一般民眾「廝混」的地方,但是對疏離社會者來說是有危險性的。

睡眠

我們現在花在數位裝置上的時間比睡覺還多。英國通訊管理局(Ofcom)2015年8月的調查報告指出,我們每天花8小時41分鐘從事傳簡訊或打電動等媒體或通訊活動,睡覺則是8小時21分鐘。

科技妨礙睡眠有兩個原因。首先,數位內容帶給我們刺激;再者,發出藍光的LED螢幕會阻止大腦產生「睡眠荷爾蒙」(褪黑激素)。Sigman博士解釋,藍光是日光裡的其中一個頻段,「手機或平板發出的藍光,會使松果腺(pineal gland)認為現在是白天,應該停止分泌褪黑激素。」

研究者人員在2016年《預防醫學期刊》(Preventive Medicine)指出,使用社交媒體與睡眠障礙之間有強烈關聯性,並警告睡眠不足與憂鬱症亦有關聯。睡眠不足也被認為與肥胖及學業表現不佳有關。

判決:就寢時間看螢幕,會改變你的睡眠模式。

閱讀

我們閱讀時,會在心裡建構文字的心智表徵,就好像我們觀察實地時,會在腦袋裡創造內心地圖。但專家警告,閱讀螢幕上的文字是不一樣的,我們會傾向略讀、掃視及點擊超連結,而非舊式的「深入閱讀」。

挪威專家為了測試這個理論,把學生分成閱讀技巧相當的兩組,一組看紙本,一組看液晶顯示器。隨後閱讀測驗的結果發現,電腦閱讀組的表現略差於傳統閱讀組。而瑞典的研究也有類似發現:比起紙本測驗組,電腦測驗組得分較低,心理壓力也較大。

加州聖荷西州立大學資訊學院的劉子明教授(Ziming Liu)相信,數位螢幕讀者較常走捷徑,例如瀏覽關鍵字;他的研究也發現,使用螢幕閱讀時,通常只會看一次文章,並且花較少時間深入閱讀。

判決:尚需更多研究,但科技可能使我們較少細讀。

一心多用

心理學家Glenn Wilson把我們「永遠開機」的文化稱為「資訊狂躁症」。他讓受試者待在安靜房間,或手機作響、不斷收到電子郵件的房間裡,並測試他們的智商,結果發現科技干擾讓智商下降了10點。

無獨有偶,一項美國研究發現,在閱讀作業期間和朋友傳即時訊息的學生,得多花22%到59%的時間才能完成作業(已排除傳訊息所需時間)。

從腦造影研究可知,一心多用時使用的腦區與專心做一件事時不同。專一學習用的是海馬迴,這是儲存概念和創造豐富靈活的記憶之處;這個區域讓我們可比較舊概念與收到的資料,以便將所學結合背景知識,有效促進更深入的理解。相較之下,多工時使用的是紋狀體,這個腦區儲存的是程序與技巧。透過紋狀體習得的新資訊比較不靈活,無法觸類旁通,表示多工時習得的知識比較不容易深嵌在記憶裡。

倫敦大學學院研究者最近發現,經常性的一心多用,和前扣帶迴皮質(ACC)灰質密度較低有關;ACC是同理與決策時用到的腦區。然而,究竟是因為ACC較小而傾向多工,還是多工導致ACC縮小,尚待釐清。

但有些專家說,科技已讓我們所有人更擅長多工。香港研究者指出,多工者較擅長整合多種感官訊息,而2016年微軟的一項研究則發現,我們多工的能力自千禧年以來已有「長足進步」。

判決:科技可能使我們成為更熟練的多工者,但或許得付出代價。

導航

200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熟記「知識大全」(The Knowledge,內容為成千上萬條倫敦街道)的倫敦計程車司機,海馬迴後側的灰質較厚,前側則較薄,使得他們較擅長處理與地標有關的記憶,而較不擅長回憶複雜的視覺資訊。這為成人腦部的可塑性提供了證據。

依賴GPS會不會也改變大腦的運作方式?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研究者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掃描比較GPS使用者和非使用者。他們發現,比起依賴GPS的人,不靠GPS導航的人,海馬迴較活躍、灰質也較厚。

在另一項研究中,使用衛星導航的駕駛人,對途中景觀的記憶不如未使用導航的人,也較不能光憑記憶「倒帶」。「仰賴資訊有可能造成某些腦區成長,而其他腦區縮小。」倫敦大學學院的吉伯特博士說,「類似情形也出現在原本的計程車司機研究中。但偶爾使用衛星導航對於大腦的影響,大概不會像熟記工作所需的知識大全那麼強。」

判決:在導航方面,科技可能會改變我們的大腦。(完)

(圖片來源:Getty)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取得網路轉載授權)

(Visited 10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