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一個好的科技產品?從心理需求看起

分享至

撰文|王冠云

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在2018年底揭露了2019年以後的心理學發展趨勢十大排行,和科技有關的議題就佔了這個趨勢排行榜的其中三個位子。這三個位子包含如何利用數位科技作為適當的心理療法、如何處理科技濫用或成癮的問題、如何設計出「更智慧」的科技工具。在當今這個越來越講究智慧科技的時代,心理學家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科技對於心理層面的生活福祉之影響

科技產品和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變得密切,不少相關研究都已經證實科技產品的各種正面或是負面的影響,例如在和他人談話時,因為手機擺在旁邊而影響到面談的品質;由於不停地重複確認電子郵件,使人的焦慮感提升等。因此,在人機互動(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HCI)領域的專家不由得思考,儘管在科技使用上有非常專注的投入感,就那個科技本身而言,可說是產品設計的成功,但是卻造成了真實生活福祉的品質下降──到底該如何不再讓科技產品變成只是「享樂」的工具,而能創造更深層的意義與幸福呢?

社會心理學的重要理論「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的提出者Richard M. Ryan和資訊工程的專家合作,結合心理學理論,由Dorian Peters, Rafael A. Calvo和Richard M. Ryan在2018年提出了一個新的人機互動模型:Motivation, Engagement and Thriving in User Experience (METUX)。這個模型提供了使用者經驗工程師一個重要的心理需求架構,在進行產品設計的實務時,也應該將心理需求有關的相關概念放到產品中。

自我決定論提供了一個取向來檢視可以維持動機和生活福祉的因素,該理論提出了三個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autonomy)、勝任(competence)、關聯(relatedness)。自主是一個人感覺得到可以按照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觀來行事;勝任是感覺得到自己很幹練、有效能;關聯是感覺得到自己和他人有連結、擁有歸屬感。如果科技產品能夠滿足這三項需求,就會讓人對於該產品更有投入度(engagement)、更有使用動機(motivation)、更能提升生活福祉(wellbeing)。也就是說,在產品和最終想要達到的投入、動機、福祉之間,心理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中介。

●考量了心理需求之後的使用者經驗設計

藉著自我決定論,我們把心理需求釐清之後,我們在進行使用者經驗的設計時,就不能把那三項基本需求拋諸腦後。研究者將使用者經驗分了六個範圍:採用(adoption)、介面(interface)、任務(task)、行為(behavior)、生活(life)、社會(society)。

採用(adoption)指的是下了一個決策,開始注意到一個新的科技的時間點。在心理需求方面,衡量科技採用可以自動激發動機到什麼程度,以及使用者可以藉由使用這項科技擁有哪些潛在的勝任感。

介面(interface)指的是當使用科技的時候,和科技界面互動時的經驗。在心理需求方面,要考量的是在這樣的直接互動中,如何支持了心理需求的滿足感。

任務(task)是使用科技來完成特定任務時的參與經驗。在心理需求方面,就是去衡量那個特定任務如何支持了心理需求的滿足感,例如計步、傳訊息。

行為(behavior)指的是投入整個行為時的經驗(尤其是在有科技提供支援的時候)。在心理需求方面,得去檢視科技多大程度的改善了那個科技企圖去輔助的行為,例如運動、管理慢性疾病、和朋友溝通、學習第二外語等。

生活(life)指的是不論有沒有科技,一個個體整體的生活經驗。在心理需求方面,要去衡量科技在使用者的整體生命中,多少程度的影響了心理需求滿足的使用者經驗。

社會(society)指的整個使用該科技的使用者社群們對於產品的經驗。在心理需求方面,檢視因為這個科技的引入,影響了多少社會福祉

而藉由使用者經驗的範圍、思考背後的心理需求之後,再加上一些做研究時的評估工具,可以獲得的結果從最初步的使用者採用(包含購買、下載該科技產品)、參與其中、獲得滿意感、獲得生活福祉的經驗一直到增加整個生命的滿足感、福祉、繁榮感乃至於整個社會。從範圍一步步擴大,也一步步思考更大的心理需求,往好的方向發展,就有可能讓科技產品的影響結果更正面更廣大。

●別忘了心理學!讓我們做出更好的產品吧!

總結來說,當我們要設計產品並且優化使用者經驗時,別忘了有許多基本的心理需求要被滿足。人類不應該被科技產品操控,儘管智慧型科技產品很有智慧,身而為人,應該要能更智慧的駕馭科技。使用者經驗的優化不是只是停留在要讓人們投入在其中,而是要以增進生活福祉為最終目的,甚至擴及到整體個人的生命經驗以及整個社會。

根據自我決定論,基本心理需求包含自主、勝任、關聯,我們不只是希望可以達成個人的目標與價值觀,我們還有與人連結的需求、感覺到自己很幹練又有效能的需求。

 

參考資料:

  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hat are the Top 10 Trends in Psychology for 2019, YouTube, 2018
  2. Peters, D., Calvo, R. A., & Ryan, R. M. Designing for Motivation, Engagement and Wellbeing in Digital Experienc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8.

加入好友

(Visited 180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