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牠們改上夜班——動物為躲避人類威脅的生存策略
■隨著人類一步步侵占野生動物的棲息空間,動物們或許逐漸發現,最好的生存策略是 – 避開人類的活動時間,當個「夜貓子」;然而,這樣的改變,也可能為牠們帶來其他風險。
撰文|莊宇真
人類在世界各地拓展疆域,因此對於野生動物造成的直接傷害,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過去不少研究都記錄了當棲息地被破壞時,在那片區域裡,野生動物物種(species)與族群(population)消失、或是生物個體數量下降的情形,這種情形被稱為「去動物作用」(defaunation)[1,2]。不過,除了像是棲地遭破壞這種直接傷害以外,其他來自人類間接的、非致命的,對大自然可能造成的影響,則不容易以量化的方式記錄。
人類的存在,對野生動物而言,很可能象徵著捕食者(predator);如同一點一滴滲透進血脈裡的恐懼,逐漸地改變牠們的活動方式,建立起盡可能避開與人類接觸的生存法則。就像是大自然裡「捕食者-獵物」(predator-prey)的互動關係,當補食者捕捉到獵物,除了飽餐一頓之外,同時也是對獵物所屬物種族群密度的一種制衡(減少個體數量、密度降低),間接影響該物種的資源、競爭、甚至是其他捕食者。而除了直接「吃掉」獵物之外,獵物為了躲避、因此產生「代價高」的抵禦策略,則是另一種捕食者影響獵物族群密度的途徑;這些高代價的抵禦策略可能使獵物因此:減少能量攝取、為了抵抗而消耗大量精力、減少交配成功率、曝露於其他捕食者風險中、或遷徙等[1,3]。
近年來,隨著野生動物追蹤、遙感探測(遙測, remote sensing)、與計算方法的快速進展,推動了有關動物為躲避人類而發展抵禦策略的研究;最初的研究主要關注在「空間躲避」(spatial avoidance)策略。不過,隨著人類足跡深入世界各個角落,能讓動物躲避的地方也越來越少。因此,在野生動物與人類共同存在的地方,開始有研究觀察到,動物發展出「時間錯開」的策略來避開人類。這種以時間區隔來躲避捕食者的策略,在生態社群裡並不罕見[1]。今年(2018)六月,這項刊登於Science期刊、由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團隊進行的系統性回顧研究裡,則描繪了身為食物鏈頂端的日行性超級掠食者 - 人類,正迫使多種哺乳類動物轉往夜間活動的景象。
研究人員分析了76篇已發表的文獻,包含對六洲大陸62種哺乳類動物的監測紀錄,其中有些原本就是夜行性的物種,並以體型大於1公斤為限。研究人員比較每個物種在有高度人類干預的區域(例如打獵季、有道路穿越的地區等)以及在較少人類干預的區域,夜間活動所占的比例。研究發現,在高度人類干預的地區,大多數的哺乳類動物平均增加了20%的夜間活動[4]。
以郊狼(coyotes, Canis latrans)為例,郊狼原本是日間與夜間活動各占一半的動物,而在美國加州聖塔克魯茲山脈(Santa Cruz Mountains)登山步道附近的郊狼,夜間活動的比例則增加到70%。本篇研究的第一作者Kaitlyn Gaynor表示,有些案例更為極端,以黑馬羚(sable antelopes, Hippotragus niger)為例,原本應該是以白天活動為主的,然而生活在有遊獵(game-hunting)活動的非洲辛巴威萬基國家公園(Hwange National Park)的黑馬羚,則有50%的活動移到夜間進行[4]。
根據這項研究的回顧結果,從動物為躲避人類而產生「時間區隔」的抵禦策略看來,動物很可能將人類干預視為如同「捕食者」一般的威脅,與十多年前研究的推測吻合[5]。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的跨領域(環保與社會)學者Chris Darimont副教授認為,這項研究還提供我們另一項重要啟示:即使是一些看似對動物而言不具生命威脅的活動,例如爬山或務農,其實一樣會帶給哺乳類動物與打獵相同的影響。Darimont說:「不管我們是在公園裡野餐或砍伐樹木,對野生動物而言,都是對牠們生存的一種威脅。」[4]
這些哺乳類動物將活動時間改到晚上,或許能避開與人類的致命相遇;然而,這種改變也可能為牠們帶來一些不利的後果。荷蘭奈梅亨大學(Radboud University)的Ana Benítez-López博士後研究員表示,例如許多掠食者是透過視覺來打獵的,因此在日間能有最佳的獵捕結果,當獵捕活動大幅改至夜間,成功率則會降低;此外,物種若因此無法獲得理想的食物來源或配偶,也可能對該物種產生長期的危害[4]。因此,雖然動物看似已經透過改變活動時間來避開人類,但這不代表牠們已經不會再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6]。
這項研究除了讓人類瞭解,動物改變活動時間,是為了與人類盡可能更和平地共處一地;對於未來的自然保育規劃,或許也提供了一些不錯的想法。例如,在某物種活躍的特定時間點,限制該地區的人類活動,像是美國紐約的阿第倫達克山脈(Adirondack Mountains)會在遊隼(peregrine falcon)的繁殖季節,封閉部分登山道路。Gaynor(第一作者)表示,瞭解人類活動會如何改變動物行為是十分重要的,她呼籲:「只因為我們沒看到野生動物(在白天),不代表牠們不存在。」[4]
參考文獻
- Gaynor KM, Hojnowski CE, Carter NH, Brashares JS. The influence of human disturbance on wildlife nocturnality. Science 2018;360(6394),1232-5.
- Dirzo R, Young HS, Galetti M, Ceballos G, Isaac NJB, Collen B. Defaunation in the Anthropocene. Science 2014;345(6195),401-6.
- Preisser EL, Bolnick DI, Benard ME. Scared to Death? The Effects of Intimidation and Consumption in Predator-Prey Interactions. Ecology 2005;86(2),501-9.
- Guglielmi G (June 14, 2018). Mammals turn to night life to avoid people[Nature News].
- Frid A & Dill LM. Human-caused Disturbance Stimuli as a Form of Predation Risk. Conservation Ecology 2002;6(1),11.
- Gamillo E (June 14, 2018). Human activity is causing more and more animals to embrace the night[Science News].
--
作者:莊宇真,畢業於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