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AI所扮演的角色

分享至

後疫情時代,AI所扮演的角色

彙整/羅佳音|整理自2020.12.13 「2020 AI嘉年華」達人論壇.同名

 

主持人
林守德(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與談人
柯乃熒(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主任)
楊明德(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任)
孫民(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Appier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
黃從仁(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數位轉型

適應、推陳出新,是從事AI研究的必備能力。當年不被看好的電腦視覺,到2012年反而成為深度學習的重要突破。疫情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迫使大量企業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數位轉型。數位轉型可分為兩個層級。第一個層級,是對內利用遠端科技交辦員工事項,對外應用AI撮合顧客,找到適合的商品或服務。第二個層級,則是進一步利用社群媒體和瀏覽紀錄,來預測市場方向,強化生產線,從製造端就站穩優勢。即使是已經推動數位轉型多年,但成效有限的教育界,也因為疫情被迫走上雲端。線上課程不僅是遠距,也讓人開始思考、探索不同的教育方式,促進個人化教育。

 

生產自主

面對一場看不到敵人的戰役,戰勝的重點不外乎充足的人力和物資。因為疫情,國際原料與糧食供應斷鏈,使得各國政府開始回頭審視自主生產的重要性,反省過去一味追求跨國競爭力的產業政策。在避免人員群聚的前提下,企業也開始推展自動化、數據化與雲端化,透過機器與人的協作、分析產銷資料快速排除產線問題,以提升產能、即時反映需求。除此之外,AI可以活化閒置物資,讓資源發揮最大效益。例如:口罩配置系統成功分析、預測各間藥局每日的口罩銷售量;精準農業則可以追蹤植株生長、定位肥料、農藥的澆灌位置,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達到永續農業的願景。

疫情中的心理健康

相較之下,由於缺乏足夠的學習資料,一旦出錯又會衍生出許許多多的倫理與法律問題,AI對此次疫情在醫療上的幫助有限。「可解釋性」是一個可以努力的目標,透過決策的透明化,人類(無論是醫師或病患)可以更加信任AI的預測與判斷。即使出現錯誤,還可以用作醫生養成教育的負面教材。生理之外,群眾的心理健康則是此次疫情中經常被忽略的一環。每個個體面對壓力時有不同的抗壓性與應對機制,小至過度關注疫情而產生的購物囤積行為、因為社交距離、封城等防疫措施而產生的社交孤立,大至街頭或家庭暴力案件,科技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腳色。

一方面,社群媒體可能助長了假資訊的傳播;但聊天機器人,例如臉書和史丹佛大學開發的woebot,則可以透過認知行為療法舒緩患者的負面情緒。有些手機上的app宣稱可以透過收集、分析各項數據,在憂鬱症患者活力下降時介入。相對於臨床心理師,AI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最後,千萬別忘了:AI始終只是一個輔助者。「成功不必在我,但我絕對不要成為那個破口!」無論站在什麼位子上,只要扮演好自己的腳色,相信任何人都可以為防疫做出貢獻。

 

 

 
(本文為教育部「人工智慧技術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成果內容)
(Visited 83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